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短文 > 正文

麦元岁月

作者: 阳天舒2021/05/19情感短文

在衡南,有一个镇因境内曾有座石拱桥叫“花桥”而得名花桥镇,而在花桥镇高新村,有一个小平原麦元町,在麦元之上,生活着一个大家族,叫蒋氏家族,因而也称麦元蒋家。

走进麦元,只见灰墙高耸,鸳瓦黛青,屋檐飞翘,雕梁画栋,尽显湘南水乡建筑特色的民居鳞次栉比。

据蒋氏六修族谱载:六百年前,蒋氏先祖元亮公自祁阳落籍衡阳,路过麦元,见地势平坦,环境优雅,即生筑舍而居之意,其子孙遂于此生息繁衍。麦元古建筑系砖木结构,硬山顶,马头墙,青瓦盖顶,圆木为柱,白灰勾线,古朴的窗棂,精美的木雕,生动的石刻,封火山墙连绵成一体,村落内小巷纵横,板石铺路,民居前有禾坪,坪前有半环形水塘,塘水四季清澈,蓝天、白云和民居倒映水中,好似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镶嵌在明镜里。

木门槛、大院门、青砖墙,这些都是麦元蒋家民居最简单的建筑元素。幽静小巷里的寻常人家,依然保有祖辈的风雅。而清朝年间的三益书屋,让人仿佛听见童子琅琅的书声……满怀着对麦元蒋家民居的敬仰与向往,笔者专程走进麦元,去探寻这片典雅古朴的民居。

麦元蒋家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90亩,至今仍有十多户村民在其中居住生活。其中蒋氏宗祠墀头顶部灰塑12个龙头,更彰显蒋氏家族地位显赫。宅内各进既独自成院,又能通过廊道与其余各进相通,院落之间以风雨过道相连。在这里,你可品味那雕琢精美的隔扇、天窗、柱础、斜撑、云托、挂落、垂柱的清代民居细节。风火墙上多绘有两方连续彩画,意蕴高雅。这些彩画至今仍绚丽清晰,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令人不禁为古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优质颜料叹服不已……

麦元蒋氏族人自祁阳迁徙而来,崇文尚武,求和睦,明礼仪,事农桑。涌现出进士、举人十余人,官至将官、翰林者多人。他们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贫,制定了十二条族规,十八条族训,以忠孝传家,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贞祥”的百年家风,是我国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民居厅堂里大多挂着牌匾,如“学海渊源”、“淑德流芳”等,无论是将梅、兰、菊、竹四图案隐藏于“尊亲堂”三字中的厅堂,还是“披雾读书”的宽阔空地,抑或是高高在上的“梅阁”,都令走近她的人,为古人的博学多识而赞叹。如果时光倒流,沐浴着晨雾霜露,闻鸡而书、而阅,该是世间少有的快事了。而似水流年,那些谈笑风生都已沉寂。只留下这四壁的墨痕,隐约间还激荡着当年的书生意气。

穿过一条青石板路,笔者来到墈头湾大厅,打开紧闭的宅门,一个古朴、高大的宅院映入眼帘。虽然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这座三进二横的民居仍保存较为完整,建筑布局严谨,房子用料粗实,做工精细。这里古香古色的窗户、长着青苔的瓦片,带给后人的是时光的留痕,是穿越百年历史的华美与沧桑。镇干部告诉笔者,麦元清代民居建筑群有着高超的雕刻、建筑工艺,如今是我县民居旅游热线,现正在抢救保护维修,即将申报传统村落。然而,在风雨飘摇和岁月淘洗中,这些清代民居有的已坍塌损毁,亟须加强保护,不能让它们湮没在时光的尘埃中……

漫步麦元,放眼望去,民居布局错落有致、古朴雅洁。当笔者推开一座座老宅吱吱作响的木门,呈现在眼前的雕花窗棂、青瓦屋顶,伴着深院和天井,都在演绎着专属于这座村庄的历史。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宅院已经成为魂牵梦萦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乡愁,成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尽管一些老宅有些破旧不堪,甚至遭到损毁,但抚摸着这些残垣断壁的角角落落,让人仍然能够感受到这些老宅曾经有过的辉煌。

每日、每月、每年在这里不断地轮换着麦元的看景人,来来往往的人群,在麦元看来不过是一个细微的片段,就如那些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灰尘,泛出淡淡的白光,划过时空,然后又缓缓的散落在古巷之中。麦元就这样转换着,成长着。阳光也眷恋这片古村落,越过屋檐倾泻下来,把麦元的倩影投在青山绿水中。

风静谥的拂过,心思也跟随着风儿飘向了远方。六百年的村落,六百年的往事,麦元的确不再年轻,然而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麦元还是旧模样——恬淡、宁静、纯朴、平和,并将这种气质世代相传。

麦元的民居如一坛密封的老酒,在时间里酝酿。当你的足音叩响在那深幽的古巷里,青瓦灰墙的老房子让你沉浸在古典淡雅的美感中,远离了喧嚣与烦恼,思绪也随着飘进了遥远的历史记忆深处。

更多情感短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短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