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我们这一代人

作者: 张菊2022/09/18心情日志

前不久,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微博“80后们:‘中年人’这个称谓,你真的接受吗?”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瑟瑟发抖,掐指一算首批80后1980年已经38岁,最后一批1989年也已经29岁,即将都跨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行列,也就是互联网上统称的“中年人”。原来意气奋发的80后,转眼间成为了叔叔阿姨,上有老下有小,过着油盐酱醋的生活,青春即将不在,作为80后的我们,真的要用“中年人”这个称呼? 80后的我,不会接受“中年人”这个称呼,毕竟我们的“前半生”可不是这样。

小学时,我们上课唱着“一闪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下课我们玩的是沙包、跳皮筋、弹球、洋片;中学时我们一边学唐诗宋词、天文地理,一边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琼瑶言情剧,放学我们骑着自行车去河边、去公园放肆呐喊;高中时我们一边做着黄冈模拟题,一边传着纸条,看着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韩寒的《三重门》;大学时学着马哲、邓论、毛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看着《浪漫满屋》《越狱》,讨论着狂热的世界杯、振奋的奥运会,在没有ipad、没有苹果手机、没有4G的年代,我们-80后,童年如此多娇。

我们玩过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也会玩王者荣耀各种网游;我们用信纸联系,也会用QQ、微信、微博联系;我们用卡式录音机听过张震讲鬼故事,用MP3听过流行音乐,用收音机听过FM89.6《长安夜话》、FM91.6《光阴的故事》、FM98.8《走过听过夜光版》,也会用各种软件听音乐;我们能躺在沙发上听一天周杰伦的歌,也能疯狂追逐他,去看他的演唱会;我们能安稳的在事业、企业单位上班,也能在繁华街边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不在乎赔与赚,我们80后,性格如此多面性。

2010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80后回忆节目《生于80后?而立之年》,对80后的生活进行了全面地回忆,学过的李雷、韩梅梅经典英文对白,追过的明星,看过的国产动画片、港剧、韩剧,周星驰的电影,最纯真时代的回忆,回忆我们的青春,不是学会了多少化学方程式,也不是是不是做对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而是想读书可以读书,想玩可以玩的年代。我们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金钱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特别珍贵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的少年时代,我们80后,特殊的新一代人。

“中年人”这个称呼,象征着在重压下过着的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我们只是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只想让青春永驻,我们虽然结婚生子,我们依然独立,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有出色的表现,与其说是时间产生了80年代,不如说是生于80年代的我们创造了80后。

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心情日志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