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百年春秋慎独情

作者: 李新耀2021/04/17心情随笔

桥溪村,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小山村,因为有阴那山五指峰,从东向西流淌的一弯清溪,文人骚客笔墨所至,那山那水不胫而走,昔日的偏僻山村一时声名远播,游客纷至沓来。

丙申大年初一,春风桃李花开日。我又一次踏进桥溪古村新筑慎独楼,迎面而来的是百岁阿婆那充满沧桑而又灿烂如花的笑靥。此情此景,令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慨。如果说大自然的美是上天的恩赐,可遇而不可求,那么人世间的美应该是本性的善良和真诚,相识相知靠的就是缘分吧。

走读桥溪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每一座古老深沉的房子,都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记得前几年初到慎独楼,我盛赞这老房子翻新得不错,在众多小洋楼和老屋之间显得有点特别的味道。楼主的回答却让我倍感意外,这是仿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世德楼而设计的新建楼房,或者说就是祖屋的缩小版。我问为什么不赶时髦也修建小洋楼,而是传承祖屋风格呢?朱先生笑而不答。带着这个疑惑,我下意识地四处探究,楼主的百岁老奶奶吸引了我的目光。老人姓杨,出生于1911年,虽然百龄高寿,但除了一口牙齿光荣退休以外,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活跃,相当健谈,更可贵的是生活还能基本自理,上下楼梯行动自如。杨阿婆18岁那年从邻村石楼嫁到这里,两年后丈夫便随同乡下南洋谋生。面对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她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可是丈夫这一走便杳无音信,她在含辛茹苦中坚守等待,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同去的人都先后回来了,有的还盖起了大宅子,唯独不见自己丈夫的影子,生死不明,阿婆黯然神伤,特别是农忙时节,家里缺少劳力,加上这里本来就人多田少,一家老小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每当夜色阑珊,哄睡年幼的儿女,疲惫的身子却难以入睡,她经常半夜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星空发呆,任泪水流淌,她多么希望这泪水能随着桥溪水流向大海,捎去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月圆之夜,劳作归来,她总是不自觉地徘徊在村口七彩林下,希望能够出现奇迹,突然见到外出荣归的丈夫。不知有多少回,她梦见丈夫衣锦还乡,盖起了继善楼一样的大房子,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梦醒时分,只有泪水沾湿的枕巾。村里不少好心人替她担心,劝她改嫁算了,但她总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她始终不离不弃,依靠自己的毅力和好心人的帮助,把子女拉扯成人,坚强地撑起了一片蓝天。今天,站在世德楼门前,我们都难以想象杨阿婆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每当回忆起辛酸往事,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会飘过一丝淡淡的忧伤,偷偷地抹去眼角的泪花。听村里人说,老人乐观人缘好,善良和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左邻右舍谁家有点什么困难,只要自己有能力她都会帮上一把,村里的公益事业也总是少不了她的参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才能地灵。桥溪优美的山水,与杨阿婆淡泊名利、勤劳俭朴、乐善好施的品格,可谓是相得益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老人的子孙后代均事业有成,非常贤孝,动议要接她到城里享享清福,可是她舍不得这一片青山绿水,不愿意离开记录着自己青春年华的世德楼,也不习惯城里的热闹生活。为了让劳碌一生的奶奶安享晚年,朱先生专门在祖屋旁边修建了现在这幢慎独楼,并高薪聘请专职保姆陪伴照顾老人,子孙们也不时回来看望老人。杨阿婆一生虽然没有出过远门,但是非分明。尽管住上了新房,她还是经常移步隔壁祖屋,流连在厅房、巷道和一草一木之间;有时坐在门坪晒晒太阳,静静地回味过去的时光;有时拄着手杖,步履蹒跚在青石板上,听流水潺潺,小鸟欢歌,笑迎八方来客,为子孙守护着这片温馨家园。对客人她总是劝茶甚至留吃留住。记得有一次,我到她家作客,吃饭喝茶到晚上10点多才返城,老人睡醒一觉从屋里出来,责怪孙子说,路途那么遥远(其实回城30多公里),这么晚了路上不安全,为何没有留住客人?后来听说她为此还埋怨孙子好长一段时间,令我又感动又内疚。

岁月能让人的容颜变老,但无法改变一个人青春的心。有许多人不明白杨阿婆大半辈子的生活那么艰辛却能如此长寿,问及秘诀,她孙子朱先生笑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奶奶这一生清心寡欲,粗茶淡饭、为人善良,唯一的优势也就是这里的好山好水而已。我说最关键的是还有子孙的孝顺,正如欧阳修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这偏僻的小山村里隐藏着大乾坤,小人物身上承载着大哲理。看着杨阿婆在明媚春阳里眺望远方的目光,也许她那不老的心灵深处还在期待着什么,而我也似乎读懂了慎独楼里隐涵的百年情怀。

更多心情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