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雨水帖

作者: 彭鑫2023/02/21生活随笔

一河的桃花,令我震撼。

清亮的水,绯红的花;一个波涛推动另一个波涛,一瓣桃花推动另一瓣桃花,一种柔美推动另一种柔美。这是昨夜春雨的作品。或许只有桃花源,才有这么美的桃花水。

读初中时,在一本小说里看到这桃花水三个字。一见而惊艳。每次读到它,我总是很慢,一字一顿,桃——花——水。练字的时候,也会无意识地写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今天,我终于见到了。

几十股山泉,从悬崖峭壁的石缝中涌出,汇成了这条河。这个悬崖峭壁,有来头,叫秀才看榜。清时,三年一大考,学子们一出酉州考棚,就来这里看石壁,看自己的命运。

河水几乎是透明的,仿佛是大地的眼泪。因此,我看见了许多的美。一株水草摇动另一株水草;一只白鱼惊醒另一只白鱼;一种记忆晃动另一种记忆。

我清晰地看到,故乡屋后的青松。一个少年,躺在碧绿的松针上,看着白云,看着炊烟。他在构思写一封信,一封到广州的信。信里有他的秘密。这个镜头,每次冒出我的心头时,我都是赶忙掩盖。今天,我却轻轻地打开了。

雨又下起来了。雨打在绿叶上,打在红花上,也打在我的思绪上。

这个时节的雨,很了不起。雨生百谷呀。而百谷养人。每一个人,都是一滴一滴的雨间接养大的。所以,说雨对人有养育之恩,不为过。

但是人好好养雨了吗?因为人,有些雨浊了,有些雨酸了,有些雨苦了。人该告诫自己了。不要让雨的味道,和自己眼泪的味道一样。

雨应该喜欢桃花源。在这里,她永远清爽,一尘不染。她洁净得如深秋的月光。它可以洗净眼睛里的俗尘?

雨越下越大,我躲进大酉洞避雨。这里雾气茫茫,令我想到了电视剧《西游记》。天宫仙境有个标配,就是雾气。

童年放牛,喜欢在稻田里烧稻草,烧出一阵阵的烟雾。然后冲进冲出。虽然很呛人,但是有在仙境中穿梭的感觉,所以跑得很欢。此刻,走在这片水雾中,我步履轻盈,仿佛依然是放牛的孩子。

雨停了,我走到"九氏嘉谷".一个银须老人,在木架子上绞土糖。每绞一下,糖就白了一分。绞糖和绞心是不是等同的。我称了两斤回家。我知道带糖回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小时候姐姐每次上街,都会带几块大白兔奶糖给我。那些糖纸,至今夹在我的相册里。

一位大嫂在煮豆浆。雪白的豆浆,在锅里泛着热气,滚滚腾腾,竟有点像幅画。一碗豆腐脑下肚,五脏六腑暖暖的,有一种初夏的感觉。

我还看到了九谷:黍、稷、秫、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黄的、白的、红的,煞是好看。大米外的八谷,我各买了两斤,以后煮饭掺点。多吃杂粮,这是养生之道。养心是否一样?

心是至灵之物,以书养之。书不妨读杂点。职业之书是米是面,自是主食,万万不可不读。娱乐之书,是蚝油与大酱,不读似乎生活少点滋味。而文学之书,是酒是茶。不读少一分沉醉,少一分旷远,也少一分闲情。

这里的九谷,都是天然的,有机的。自然养人。书不也应读元典原著吗?坊间的名著节缩本、梗概本,滋味寡淡,营养稀少,还是少看为佳。

坐在吊脚楼里,我看着草木清华,仿佛在看旧时光和新时光。雨在游人和风景之间,制造了一份距离感。有雨的风景,更加迷离。

桃花源的雨声,似乎特别清脆,声声入心,好像在讲人生禅。生活的乐趣,也常在于制造距离。有了距离感,就有了新鲜感。普通的日子,也就有油有盐了。读书与旅行,就是制造距离感的两种方式。

雨还在下。我想起宋人林逋在《省心录》里说:"心可逸,形不可不劳。"天空装下鸟,装下风,装下云,装下日月星辰;但是静默、旷逸。雨纷纷扬扬,下在大山上,下在大河里,下在田野中;从远古下到今天。

何时,心如天空身如雨?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