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思维的文章

2022/12/05经典文章

思维的文章(精选14篇)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成长型思维

文/辛弃子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声音是不是经常围绕在你的周围:“人生不公平”“都是某某人的错”“所有人都看不起我”……

有些人遇见一点困难就想赶快撇清一切,最终陷入抱怨——失败——再抱怨——再失败的死循环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位心理学家将人的思维分为两种模式,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拒绝改变,他们想时刻证明自己的能力,却不会从失败中学习,甚至容易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

相反,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他们热爱挑战,相信努力,面对挫折仍可以重新站起来。

虽然即使拥有成长型思维也不一定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相比于固定型思维那漫无目的的努力,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也更容易取得成就。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所有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要素都归结于我们的思维习惯模式。”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自己之前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写文章只写一种风格的,即使朋友三番五次地劝说我尝试另外类型的文章,我都不敢涉足。

“我不行。”“那太难了,我真的做不到。”

渐渐地,我开始不自信起来,我真的适合写文章吗?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差劲?

后来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急着否定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勇于尝试。虽不能说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至少每当面对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时,我会把它当作一种学习方式,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不少提升。

天赋、勤奋会让一个人走得更高,而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让一个人可以走得更远。

如何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

首先,要拒绝“标签效应”。这个标签,无论是好是坏,它都会给我们强烈的心理暗示,使我们想成为或者被迫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个样子。

当失败找上门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换种角度想想,这不正是自我提升的好机会吗?

从失败中找到出路,才能迎头赶上。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然后战胜自己的懦弱,不被固定型思维模式控制,才能迎来全新的自己。

当一个人深陷困境的时候,换种思维方式,也许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改变思维模式很难,成长型思维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咬着牙走过很远的一段路后,回首发现,已经抛却了曾经消极、胆怯的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

数字思维

文/许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儿歌是启蒙的一种方式,从数字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对的。虽然这里的数字既不代表老虎的数量,也不代表松鼠的数量,和数字的本意无关,只是为了押韵。古代的孩子,也要学习数字,正如《三字经》所言“知某数,识某文”,十、百、千、万……数字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数字是个符号,本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远看不如山,近看不如甲骨文。看着数字展开联想,很难。不过,有时也不一定。

纸上财富。房价低迷,你买了房。房价飙升,你的财富水涨船高。以前“万元户”让人艳羡,如今,“百万元户”和“千万元户”满街走。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身价百万、千万?市场上的房价。既有如此身家,是不是可以整日里神清气爽、走路趾高气扬,并视金钱如粪土?万万不可。纸上财富不能当真,有一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该怎么生活还得怎么生活,该点头点头,该哈腰哈腰,该吃盒饭吃盒饭,该挤公交挤公交。房子与现金的距离看似咫尺,实则遥不可及。除非你一鼓作气把房子卖了,换成现金——如果你不欠银行的钱,你吃香喝辣一阵子,游山玩水,闲庭信步。但从此之后,你居无定所。世间没有什么财富比纸上财富更不堪一击,更摇摇欲坠。

0。这个数字,比其他数字好看。俏丽女子惊讶的嘴。画地为牢的圈。一湾碧水。陷阱。无底洞。如果你的银行账户上有一串“0”,6个“0”,8个“0”,更多的“0”,你可能要笑掉大牙。但是,如果第一个“0”前还是“0”,打头的始终是“0”,你拿给俏丽女子去看,你看到的便是一张“惊讶的嘴”,而不是“一湾碧水”。

数字简单。数字的组合、变异却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

一加一等于二。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未必是两个人。一支枪加一支枪,不一定是两支枪。一盘散沙,聚拢起来不一定有一盘。一鼓作气,不代表只凭一口气。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只有一个,臭皮匠有一堆。一石二鸟,既没有石,也没有鸟。

人生实为数字。某年某月某日生,某年某月某日死。活的是时间。草木一秋,百花争妍,争的是时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靠的是时间。人心隔肚皮,到底隔了几层,薄还是厚,要看时间。

数字是一种思维。

你几斤几两,那是数字;你到底几斤几两,那是若干次计算的结果。你有一百万,那是数字;你让一百万变成一个亿,那是数字的变异。

曹冲称象,称的是思维。三足鼎立,靠的是实力。三言两语,有时候也言简意赅。一个指头,有时候是夸赞,有时候是侮辱,有时候是数量,有时候是鄙视。

少年读书时

文/从维熙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读书,很多有趣的文学名著,塞满了我的少年时代。当时读《水浒传》,感觉故事极其热闹。读《三国演义》,到处密布着明枪暗箭。赶上《石头记》,全部看懂书里的东西,肯定是不可能的。后来,随着一步一步阅读层次更深入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就从精读《史记》开始了。

对我而言,什么都可以舍弃,但是古书绝不能放手。正是因为这种偏爱,所谓的“偏科”,随之越来越明朗了。那时,我潜意识里认为远离理科以后,自己必定从文。这种想法暗示着我,使我对理科越来越不适应。我的兴趣全然沉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显然,我的童年跟青年暗藏着的最大缺憾,便是理科成绩实在太差了。

我当然有另外一面,思维比较活躍,感性思维则是跳跃型的。记得爷爷曾对我说:“你说话,这句没说完,又跳到另外一个主题上去了。”这种思维的膨胀,像跨栏似的跳跃,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在文学上比较富于联想。看一滴水,可以想到大海;瞥一粒飞舞的萤火虫,可以想到漫天的朝霞。所谓一叶知秋,老树掉了一片叶子,会引起不同人群的多愁善感。

在农村生活时,南燕北归,也能引起我很多悲凉或与年龄不相称的思绪。这算不算文学里面必需的东西呢?自己感觉,应当是算的吧。仔细想想,古代《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话中的前两句是说,有一只水鸟在河滩上鸣叫。这就是诗歌发挥的想象,绝非鸟儿在那里。毕竟,鸟儿是没有思维的,作家、文人却把它具象化了,把它变成一种感情的媒介,促使它更感性化、更人性化,它的活动也变得有趣起来。

20世纪80年代,我跟陆文夫和张弦一起游览长白山,参观著名的天池。当汽车在长白山里穿梭时,忽然看到有一种很别致的松树,名叫落叶松。落叶松长得不够粗,但是树挺高大。旁边还有好多白桦树。大家知道,白桦树的外貌非常温柔,像身穿白衣素裙的少女。我跟文夫随即有感而发。我说:“看那些落叶松,像不像一艘海盗船上的强盗?”陆文夫接过来说:“白桦林就是一群身穿素装的少女。”这是我们俩各自对形象的具体描述,当然,也联想、升华到了人。张弦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他说:“这就是一艘海盗船,到这里来,把这白衣素裙的少女,全装上船以后带走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文学构思与升华的过程。看来,文学离开联想是不行的。人们可以读到李白那首短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只不过看见了飞泻的瀑布,想到的却是天上的银河决堤,瞬间流到地下了。显然,这种艺术细胞并非是人人都有的。在文学这片广阔的天地当中,包容着人类精神的想象,实在是太多、太庞杂了。

比身体自律更重要的,是思维自律

文/洞见Allergy

真正的自律,不是往外,而是往里。

一切的自律,本质上都是思维上的自律。

唯有思维上自律起来,外在行为的自律,才会变得水到渠成。

做到思维自律,首先要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有人曾说:“白鹭立雪,愚人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

不同的人,处境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

真正自律的人,往往都是成熟的,理性的。

他们深知,不必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专注提升自己才是最有力的回击。

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身边一位朋友是小学教师,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辞职考研。结果,她没有考上。

第二年,她仍然坚持继续考研,但又失败了。

这位姑娘仍然没有放弃,她扛住了身边的冷言冷语,第三次考研终于成功了。

她说:“在等待和煎熬的日子里,我越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

我们的人生,从来就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你人生的价值,得由自己去实现。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就像把自己置身于一只没有船桨的木船,摇摆不定,随波逐流,永远也找不到前进方向。

别把他人的质疑,背负在自己身上。也别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他人。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不担心树枝会突然折断,因为它的底气来源于自己的翅膀。

一个心中有光的人,从不害怕别人会突然冷淡,因为他的温暖来源于他的自信。

要学会给内心减负。

有时候,一天下来感觉心力交瘁,特别累。

细细想来,似乎又没有做很劳累的事,总有说不出的疲倦感。

想太多,就是折磨自己。

很多时候,阻碍人行动的,往往不是未知的困难,而是内心多余的想法。

每个人生阶段,都要经历漫长的积累期。一个人,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了瞎想上,自然就没有力量走出第一步。这样永远达不到触发机会的条件,只能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圈层里。

而人生就像脚下的路,走下去才会有延伸。所以,做人心大一点,别总是为难自己。

有这样一段话:“自律的意义,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与坚持,去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原则,去建立稳定、规律的节奏和秩序。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自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思维上的自律,比身体的自律更重要。

思维里有双眼睛

文/物语老竹

此念一出,率先想到的尚还不是“思维”,竟然会是“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俗语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异性相吸。大热天的,阳气无疑旺盛。一只雄性的蝉(雌性无此功能)急于吸引异性前来相亲交配,紧贴于树干之上,将腹部的“发音器”拧到了最大音量,不断振动着发出“吱吱”的蝉鸣;那声音震耳欲聋、旁若无人,似乎就连耳有点儿聋的雌蝉都能听到……

殊不知放大了音量叫唤了半天,雌蝉貌似睡着了似的咋也不见踪影;倒是震得另个树干上的那只螳螂随声瞪圆了双眼,磨着一对长而锋利的刀爪跃跃欲试,瞅准机会准备如箭离弦般扑将过去,把那可劲儿叫春的雄蝉给一爪刺住,之后饱餐一顿!

而就在螳螂双目圆瞪地死盯着雄蝉,随时准备实施致命一扑的时候,殊不知在它背后不远的树梢之上,一只黄雀正心花怒放:“哈!老爷子教授的‘该随着蝉音去捉螳’,果真是个妙招!这不?一只双眼死盯着可劲儿叫唤的雄蝉准备随时出手的螳螂,怎么也没想到咱正在身后紧盯着它呢!到头来谁成谁的‘美餐’,还是另外一说啊”……

这故事讲到黄雀就嘎然而止了。黄雀的背后呢?还会不会有蛇啊、鹰啊、雕啊、鸮什么的,此时正把黄雀给死盯着呢?没说。但估计很有可能会有。

这个故事,与“思维”有啥关系呢?为啥说道“思维”率先想到的会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仔细想想,还是有关系的。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这首《断章》,从“俗”了去看去说,偶想恰该就是一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生动写照?

有心的,望眼欲穿,众里寻她千百度也总是不见其踪影;殊不知无心的正站在自己背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面对着的涌入胸襟了的“风景”,与悄悄立在背后“看风景”的同样也涌入胸襟了的“风景”,岂不大有一种“黄雀在后”的味儿?

此情此景交相辉映,蔚然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十分生动且有点儿好笑的“生活”风景!

你正满怀遐思地欣然“摘”来月儿用作“装饰”自己的窗子;“窗子”是什么?是“眼睛”。是对“心灵的窗户”。

而殊不知,就在你欣然细腻地去“摘”来月儿用作“装饰”自己的窗子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你(却又)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来这“思维”与“螳螂”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然不论事物间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项(甚至多项)彼此如何在发生着人们常常出乎意料的“联系”,然它们都没法离得开一个至关重要的东东——眼睛。

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思维”源自一对五官上的“眼睛”;而真正得以“深沉”与“升华”的“眼睛”,并非存在于“五官”之上!而是那对潜藏于大脑与内心深处、几乎的人一概都看不见也始终感觉“莫名其妙”的“眼睛”……

由此回头再去品味卞之琳的《断章》则会很容易就发现,“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靠的是一双明摆在“五官”表面、人人都能看到的“眼睛”;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说的则是另一双潜藏在大脑与内心深处的“眼睛”!

所谓“眼睛与耳朵是最容易惑人心智的”,偶理解指的只是明摆在“五官”表面的那双眼睛。而所以这对眼睛容易让人受骗上当,正因为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潜藏在大脑与内心深处的那对“眼睛”。

思维里有双眼睛。这双眼睛的功用,常常会比明摆在“五官”表面、人人都能看到的那对“眼睛”更加“深不可测”!

试想,不论是“你在桥上看风景”也好,还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也罢,其基本情势,不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

对于当事人而言,因为一心都在“朝前”、“朝高”、“朝远”,不光是没注意以至忽略了“身边”、“身后”与“不远处”,还总是显得有些困惑,有点儿无奈。

这“困惑”与“无奈”的大致反映,大都是只能去“‘摘’来月儿用作‘装饰’自己的窗子”,抑或是“无声拽来在其背后看到的风景,将它装饰成自己的‘梦’”……

由此再去回看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不能不令人为那些正劳心费力地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干着急、捏着把汗。

“真呆板,傻里吧唧的!非要在一棵树上去屌丝吗?咋就不知去轻松自如地‘蓦然回首’一下呢?!”

无疑,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始终不见踪影且苦寻无果的时候,轻松自如地转过眼神去“蓦然回首”它一下,指不住就能见到“惊喜”:“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不懂得或脑瓜子犟着偏就不知去“蓦然回首”一下呢?会是个啥风景?只能继续去“众里寻他千百度”,继续去无可奈何地只能“‘摘’来月儿用作‘装饰’自己的窗子”了!

毋庸置疑,懂不懂适时去“蓦然回首”它一下,实质却是知不知道不光是依仗于“五官”表面的那双眼睛还要随时注重去启动一下潜藏在大脑与内心深处的那对“眼睛”。

所谓“思路决定出路”,依偶看来,这“思维”(尤其是思维里的那双“眼睛”)不光能够“决定出路”,而且还能也确实是在“决定生活”、“决定心情”、“决定品质”、“决定成败”、“决定命运”的!

“你没有能力或办法去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但你理应不该放弃了‘改变自己’(特别是‘改善自己的心情’)的能力和办法。”

这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懂得去随时启动原本一直都长在自己身体里的那双“思维眼睛”。

这双“思维眼睛”理应不该去一味“众里寻他千百度”地苦于“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善于调整定势,去适时地“蓦然回首”;虽然依旧还可以“站在桥上”,但“看风景”的眼神却不止仅对着一个方向,而会将那悄然立于身后在看自己“风景”的那只“黄雀”,一并全都收入眼底……

差异

文/兰草ygl

走在维也纳的街头,很自然很认真地联想起差异两个字时,是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我们看见两辆小轿车一前一后疾驶而来,赶紧停住脚步等它们开过。这时两辆小轿车也嘎然而止,前面车里那位金发女郎从车窗探出头来,冲我们笑着说了声英语,我虽然不精通英语,但“请”这个意思我还是听懂了。后面车里那位满头银发的男士也一个劲地挥手让我们先行。

在欧洲,汽车礼让行人,很多没有红绿灯的街头,你也能体会到一种行人优先的礼遇。即使没有斑马线,你与汽车狭路相逢,司机都会停下来。这或许源于欧洲人深厚的人文教养,或许汽车礼让行人成为 一种社会道德。每个人行路的权利是平等的,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理念的形成和持久,是靠行人和汽车司机共同维护的。当时我有点感慨,也有点感动。不知为什么,一下子联想起离家不远经常经过的那条马路口,人与车、车与车常常互不相让地挤在一起。一天我坐在出租车里,一位老大娘迈着蹒跚的步子欲过马路,开出租车的小伙子把车刹住。等老大娘慢悠悠地走过马路,身后已是一片报怨声和汽车鸣笛声。

看来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高速公路、洋房、汽车上,还有那些瞬间发生的凡人小事,它无形中让人看到了一种人文的反差。

文明修养方面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感受更多的还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我知道,思维方式受地域、历史、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民族深层次文化的一部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

一次,我们去拜会奥地利绿党的一个妇女组织,拜会即将结束时,为了表达谢意,我们送给对方一份小礼品,对方立即打开欣赏。我身边的同伴不解地问:是不是礼品太簿了,还是不放心?我因为有过出国的经历,知道这是欧洲人的习惯。反过来如果对方送给我们小礼品,我们不习惯当面打开欣赏,他们反而认为不大礼貌,这就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开,一位小伙子走进来,冲着给我们介绍情况的金发女郎说了几句英语。翻译说,原来约定的时间已到,也就是提醒我们拜会该结束了。过去只听说欧洲人时间观念很强,但绝没想到认真到这样一丝不苟的程度。决不像我们研究问题、商量工作所习惯的那样,约定一个小时的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我想欧洲人守时讲信用,绝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非常自然接近本意,也决非是刻意追求的那种。

或许是我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的缘故,自古以来非常讲情讲义,人与人相处常常讲缘份,但据说缘份两个字在英语词典里是翻译不出来的。在欧洲人眼里,友情是友情,生意归生意,二者不是一回事。我们几进几出维也纳,每天坐着大巴车沿着阿尔卑斯山的高速公路不停地跑,有时为了赶路,常常要贪黑起早。司机是个脑门光光的挪威人,跟中国导游合作了好多年,照样一本正经地提出:要按规定的工时、里程计算报酬,有时还把怒色挂在脸上。我的同伴说:“不是给他小费了吗?”原来报酬归报酬,小费归小费,超里程如被查出要付罚款,超时加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天,我们从奥地利开车到德国达巴伐利亚新天鹅山下那座小镇时已近黄昏,还不到返回的时间,大家便沿着那条清新而又美丽的小街随便转转。当时大部分店铺已关门,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窗观赏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时一位西装革履的老者从对面走过来,我的同伴用英语打听,附近有没有正在营业的店铺?老者一边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一边含含糊糊地回答:“不清楚”。当时我们以为是他很傲慢,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他经询问清楚后又返回来,很耐心地指点着告诉我们,前面几十米的地方有家不小的店铺还在营业。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位老者因为没有亲眼目睹,不知道店铺是否营业,据此可以看出欧洲人说话办事的认真性和严谨性。

欧洲人终日行色匆匆,他们驾着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似乎生怕丢失生命的每一分钟。人事倥偬之余,他们总是忘不了喝咖啡、听音乐、伴随着华而滋乐曲翩翩起舞,还有外出旅游。

年轻人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为获得学位的拼搏精神和奋力工作的竞争心态让人折服,可对生活的享受欲望,又让人不可思议。他们把超前消费视为常事,很坦然很惬意地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这与我们平日里量入为出,手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持家准则相径甚远。提及此事,他们也很少有人这样想。

从哲学和文化角度讲,我们和欧洲人因所受教育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千差万别,虽然各有优劣,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有很多方面应该向对方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能缩短差距,使之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木匠:换一种思维更重要!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多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木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拴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拴;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上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然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当一个人形成了某一根深蒂固的习惯方式之后换一种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从中能获得何种启示呢?成功的基本原理大多是有共性的,是没有国界的。为了不被国家的界限封闭自己,为了不被“行业上的造诣”关住自己,为了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我们需要敞开心扉,需要交换彼此的观点。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优点所在以及与他人的差异与差距,并在寻找与弥补差距的过程中完善自己。

最难的自律,是不断打破自己

文/洞见·Elm

当人们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同样的方法会一直奏效。

其实许多事情表面相似,内在却有不同的机理,照搬经验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只有打破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一件事的语境逻辑,才能找到恰当的方法。

就像那句话说的:“有时阻碍我们脚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断被证明有效的思维方式。”

固守经验主义的藩篱,就会不断地封闭自我,在困境面前束手无策。

当你打破固有思维,每推翻一堵墙,人生的格局就会有所不同,人生便多出了一条路。

一株树苗生于旷野,就算没有刻意打理,也有机会成为参天大树。

如果被栽在花盆,哪怕按时浇水、施肥、修剪,最终只能收获小小的盆栽。

人无法拽着头发将自己提起来,也无法在原有格局中改变自己。

想要做成大事,就要打破固有思维,打破格局,站在高处看问题。

看世界的高度够了,人生的高度自然有了。

一位哲学家曾说:“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很难超出周围人的群体共识,长期处于一个圈子里,无异于困守人生的瓶颈。

当一名学生进入很好的学府,听教授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学霸讨论前沿的课题,他会充满学习的动力。

有些人的可悲之处,不是不愿努力,而是所处的圈子,给他一种不必努力,也能过得很好的错觉。

想要成就非凡的人生,先要突破眼前的圈子,领略前所未有的世界。

躬身入局,方知世事。

只有不断拓宽生活半径,才能知晓世界的变化,紧跟时代的脚步。

一直在熟悉的领域打转,如果没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应对每天的工作,等于没有积累抵御风险的能力。

技能可以学习,经验可以复制,到最后人与人之间,其实是在拼认知。

当一个人带着局限去看问题,如同自困井中的青蛙,拼命求索也改变不了命运。

看过一句话说:“人,即使饿着肚子,也不能让眼睛饿着。当你看到越多,生活的边界不断拓宽,未来也会更清晰。惟有如此,你付出的努力才不是原地打转。”

突破认知黑点,看到事物表象背后的区域,才能见大通简,迎刃破局。

自律的意义,不是重复,而是改变,是主动撕裂生命的茧房。

请相信,每次打破自己的过程,虽然会伴随阵痛,却能让你重组升级,成就更广阔的人生。

最好的工作状态:能力标配,思维高配,人品顶配

文/洞见ciyu

哪些特质是最应该具备的?

有人总结三个关键词:能力、思维、人品。

每一个能成事立业的人,既重能力,能人所不能;更重思维,有非凡远见;而最后的结局,还要看人品。

能力标配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他在什么位置上工作。

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意,领导不重用,不如先好好打磨本领。

当一个人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做到别人难完成的事情,即使身处任何环境,也能凭本事安身立命。

一个工作室招聘剪辑师,负责人对一个女孩颇为欣赏,觉得她作品质量不错。可工作室对剪辑师要求很高,单单“不错”还难以满足需求。

于是,他就问女孩:“有没有想过换一个岗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

女孩摇了摇头说:“我不会啊。”

他继续问道:“那你还会什么?”

女孩愣了一会儿,反复强调:“我剪辑水平不错的,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

负责人考虑过后,认为她虽然优秀,但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便推荐她去了另外的工作室。

女孩不甘心,当天晚上给他发了很长一条信息,委屈地询问原因。

负责人跟她解释,她远远不是行业中不可替代的水平,还有很多人比她做得更好。

最后,他送给女孩几句忠告:“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卓越,一定要无可替代。”

一个人拥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它做到极致。

思维高配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有位企业家回答:“思维方式。”

一个人若只顾着谋一时一局,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功,最后都会被打回原形。

一个人要往远处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

开阔眼界是一种成长,而成长的根本在于升级自己的思维认知。

古语有言:“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认知。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对问题的认知才是问题。

思维认知是一个人格局的宽度,也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高度。

真正限制一个人发展的,不是金钱上的多寡,而是认知上的高低。

人品顶配

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

一个人若是品行有问题,即使他潜力再大,也无人敢赏识;他能力再强,也无人敢结交。

孔子曾对学生说,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意思是,一个人想把事情做好,得先提高自己的修养。

时运盛衰难测,唯有德行可立一世,一个人拥有好人品,人生之路会越变越宽,有人为你搭桥,有人为你铺路。

管理学有个“资源配置”的概念:

在社会生产中,只有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获取最佳效益。

人在工作中,也要学会给自己设计最佳配置。

当你努力培养能力、提升思维、经营人品,工作自然会越来越顺遂。

在慢动作中看见自己

文/游识猷

人人所熟知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提的。哪三省呢?一反省替人办事有无尽心竭力,二反省与人交往是否坦诚真切,三反省老师(就是孔子)所教的东西可曾温习奉行?总而言之,就是“我今天都做错了些什么?对得起其他人吗?”但你要知道曾子是什么人——71岁临终时,突然想起自己躺的席子是高官送的,档次高过自己的级别,不合“礼”,当即病歪歪地爬起来换席子,挣扎着换完席子,心满意足地死去——死都要克己复礼,没这种精神的人,还是甭每天三省了,容易抑郁,真的。

最能使人进步的反思不是“我错在哪”,是“我想做什么”“我为什么这么想”和“我还可以怎样想”。而且,你不必在一天结束时才进行反思,完全可以锻炼出随时随地将思维“暂停”以便进行反思的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其实一点不难。在每一个需要抉择的当下,对自己说——“等一下”“稍停片刻”“让我再想一想”“接下来我想说/做些什么”“我到底追求得到怎样的结果?”这些问题,像一个个减速带,能帮你将飞驰的思维减慢到可被认知的速度。一开始你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等练习了足够多次,“暂停-反思”就会内化成你的习惯,帮你在每时每刻更清晰地看到真实的心意和可能的选择。

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大卫·迪绍夫称此能力为“意识楔”。“楔”指的是一种三角形的小木块,放在地上可抵住门缝,以防门关上。现实中的楔有两个特点,一是便宜易得,谁都能拥有,二是能保持门在开放状态。意识中的楔,也同样有这两个特点,谁都能拥有,并能保持你的思维在开放状态。

面对外界刺激时,不要任由你的本能做出回应。暂停,深吸口气,看到自己的各种选择。大脑意识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大脑不但能思考,且能思考自己正在如何思考,并思考该如何思考才是更好的思考……这种对认知的认知、对思考的思考、对自我控制的控制,被心理学家称为“元认知”,是人类大脑最了不起的“超能力”。

不要浪费这种超能力。若不去认知自己的思维,又怎能控制自己的思维?若控制不了,又怎能选择自己的行为?

“吾日三省吾身”,于是能明心见性,在慢动作中,看见真正的自己。

一夜之间默读成风

文/蕙质兰心

昨天开车到了90公里之外的一个实验小学,去听课培训。几堂课听下来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是无法去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是最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种现象还是让我有一丝丝的不适应。那就是琅琅的读书声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默读。

为什么要默读呢?因为便于思考。可以说现在的语文课堂正刮起一股思维训练的风潮。

爱迪生说:“如果你年轻时没有学会思考,那就永远学不会思考。”苏格拉底也这样说过:“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所以思考对于人的成长来讲很重要。同样语文课上,如果学生不会思考,语文素养就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在语文课上,进行思维训练这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语文的方向不应该只有一个思维训练的中心,然后大家一窝蜂地往这个方向冲过去。于是课堂就变成了,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默读段落,圈画出关键字词;默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来讲一讲这个故事……一夜之间默读成风。

默读思考是学生安静的内在活动,不可视。所以学生是否在默读?默读的时候是否在思考?教师很难把握。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有的学生确实存在装腔作势的默读思考,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好好的默读思考,在交流的时候,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他的思维有效性很差。同时,现在的课堂教学因为大量使用默读,课堂的气氛也比较沉闷,缺少了一份生气。

“默读便于思考、朗读便于记忆。”每一种读法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课堂中的琅琅书声是需要的,这已经是几代语文人都证明的道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现思维训练是重要的,在语文要素落实的同时,加大了思维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根据年段、根据学情,根据文体特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明明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是培养语感、渲染情感的好载体,结果也去默读思考了。大家一窝蜂地朝着一个方向挤,过度的思维训练同样也会出现问题。其实人的思维发展本身也是有规律的。比如低年级孩子,这个年段的孩子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学生有声的朗读,如果我们让他们默读几段,进行思考,这是有违思维发展的规律的。当然为了培养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适当来教他们怎么默读,渗透一点简单的思维意识,这是可以的。中年级的学生思维开始发展起来,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就是论事、点对点的。你让他们透过文字去分析什么;联系各个部分,发现什么,同样也是不可取得。高年级的思维又进行了发展,学生开始走向抽象思维,因此可以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是必须的,但小学生的思维还是有限的。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思维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教师想当然的挖深难度。毕竟城市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在同一级别的思维能力上还有一定差异。小学生的思维高度和初中的思维高度也不一样,高年段的孩子依然是小学生,毕竟五六年级的孩子还会积极的举手来呼应老师,而到了初中就很少有学生通过举手来呼应老师了。学生真正从直观形象的思维进入抽象思维的模式,还是要到初中开始,那时候,你让他活跃,他也不活跃了,因为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要进行思维意识的训练,不要过分拔高学生思维训练的难度。

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还是不要太单一为好。

你的面里加几个鸡蛋

很久以前读到一则故事:一家面馆里有两位女服务员,在迎客时的问候语言不同,使得他们两个的销售业绩就大不一样:一位女服务员对进店吃面的顾客这样说:您好,您面里加不加鸡蛋?

而另一位服务员面对进店的顾客则会这样说:您好,请问,您的面里加几个鸡蛋?

就是这样简单的进店问候的话语,产生的效果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使得两人的销售业绩大有不同,每天属于后者的服务员的几百个鸡蛋,都会销售一空,而前一个服务员所销售的鸡蛋,总会剩余下很多。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店老板通过仔细的倾听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一个服务员在迎宾时候的问候语是产生这一神奇效果的主要原因:当“您的面里加几个鸡蛋?”的问候以后,进店的顾客都会至少选择一个,许多的顾客都会选择两个或者更多,不要加鸡蛋的人,多是不喜欢吃或者忌口不能吃的。而听到前面那位服务员的:面里加不加鸡蛋?的问候以后,顾客却大多选择了:不加或者加一个。如此一来,销售的效果就显现了出来。

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思维的习惯性和思维定式,当听到“加几个”的话语以后,人们的思维就会随着这“几个”的思想延伸,就会思考:是一个还是两个?抑或是几个。

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和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子,而这种销售鸡蛋的引导性语言习惯,就是充分的发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习惯——也就是定式思维,使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自己思维的“陷阱”之中。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引导自己意志的话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熟知这些语言以及思维技巧的同时,还要明了几种思维的特点:即:趋向性 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常规性 思维的习惯造就的规范性,思考就会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程序性 程序性是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

思维定势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思维定势和错觉思维定势。

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

从:“面里加不加鸡蛋?”到“面里加几个鸡蛋?”,人们通常的语言习惯中,我们是不是能悟到一些神马?

让思维转个弯

文/王世虎

闲来无事,读书看报,无意间看见这样一则充满哲理的笑话:说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去外地出差,一路上非常不顺,接连遇到好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却又遇上红灯,而且长达90秒的等候,年轻人不免牢骚满腹地责骂道:“唉,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一路红灯,老是最后一名差一步!”这时,旁边的老司机淡然一笑道:“小伙子,我觉得一点也不倒霉,老天很公平,你要这样想,今天这一路上,绿灯亮起时我们总是第一个走啊!”听完老司机的话,让人堵塞拥挤的心不由猛地明亮宽敞了起来,想必小伙子心里的怨气也会削减不少,而能脱口而出如此睿智的回答,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又岂能顿悟?

这,就是生活的智慧。老司机只是稍微让思维转了个弯,便让黯淡的生活有了另一番明媚的景象。

一个朋友,“元旦”假期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电话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火车下午六点到,于是,我五点半就赶往火车站接人,可是紧等慢等,都六点半了火车也没到,我焦急得直跺脚,心里烦躁极了,最后,火车竟晚点了整整一个小时。看见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出站口走出来,我正准备先骂几句牢骚话替他解气呢,哪知,朋友却兴奋地寒暄道:“呵呵,这次又赚铁道部便宜了,只掏了8个小时的钱却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我一愣,半晌,才平静下来。

说实话,我很钦佩这个朋友,羡慕他有如此乐观的心态,只是机智地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使自己一路的舟车劳顿消失无遗,也使我这个接车人心中的怨愤减轻不少。

翌日,陪这位朋友去市里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转悠。由于是节假日,游人很多,各商家卖场也是乘机大肆做宣传,走了不到100米,手中便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单,正寻思着找个垃圾桶把废纸扔了,冷不防发现前面路旁正放着两个敞口的大麻袋,里面装满了杂物,遂把手中的广告单页丢了进去。本以为这是广场环卫部门临时准备的应急垃圾桶,猛然发现旁边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对我点头致谢——原来,这是一个拾荒人的“智慧创举”。

惊叹之余,不免赞赏起他来:同样是捡垃圾,在别的拾荒者四处奔波甚至躬身伸手去掏肮脏垃圾桶的时候,他却巧妙地让思维转了个弯,变被动为主动,收获亦比别人多得多。

说实话,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小事,可是由于事情的主人公让思维转了一个弯,给生活加入了智慧,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使我们这些局外人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我们常常感叹压力太大,生活很累;喟叹命运对自己不济,社会对自己不公,殊不知,有时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我们能给生活加入智慧,让思维转个弯,便能柳暗花明,获得另一番蔚蓝的天空。

至今都很喜欢这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它很好地诠释了思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诠释将来的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一直以来,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当如花之玫瑰,马之赤兔,人之西施,却不曾想到,原来,生活的智慧也能如此美丽动人!

想要获得突破性成长,要打破思维的墙

文/悬悬

两个人同时入职一家公司,一年后有人快速晋升,有人仍旧原地不动。

一个地方开了两家店铺,一年后一个生意兴隆,另一个却濒临倒闭。

……

同一起点,相同的环境,为什么会这么快就拉开了差距?

一位哲学家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思维方式,是思考问题的核心点,是拉开差距的根源。

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看待同一件事,得出的结论、产生的行为往往都大相径庭。

即使起点相同,也会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过上完全不同的人生。

古语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意思是说:想要事情持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地变换思路。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想要获得突破性成长,必须打破思维的墙。

生活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行为也不能只依靠过往的经验。

摆脱思维定式,人生才能快速向上。

在不断成长的路上,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摒弃旧思维、打开新思路,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如何才能拆除思维的墙?

有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喜欢在当下的环境里思考问题,然后作出判断。

但时间和环境都是有局限性的。

当下环境里作出的判断看似是正确的,但如果放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和更广阔的空间跨度里,未必就是正确的。

遇事不要拘泥现状,把目光放长远,逼迫自己做深层次的思考。

遇事时,不妨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真的只能这么发展吗?真的只有这一种解决方法吗?

时刻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有依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才能不盲从、不武断地抓住问题的破局点,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每当你突破一个盲区,就会突飞猛进一次。”

人的视野和认知,都有边界。

多经历一些事,多读一些书,多行一段路,认知边界才会拓宽,才能为快速发展蓄能充电。

看过一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只有内心没有高墙,人生才能不可阻挡。

有人说:“没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你,除非你自己同意。” 很多时候,局限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不是能力,而是固有的思维模式。

思维决定命运。一个人能走多远、登多高,取决于他能不能不断打破思维的高墙。

正所谓:推倒一面墙,人生便多了一条路。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不在于学识的多寡、技术的高低,而在于你是否具备一种摒弃自我经验的勇气。

当跳出思维的局限,你会发现:其实很多问题并不难。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