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书香漫绕天一阁

作者: 李笙清2021/06/18现代散文

平日里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那些墨香浓浓的古籍善本,常常令我为之酣醉。近日到宁波出差,早就知道当地的天一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3座私人藏书楼之一,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还入选了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心里顿时痒痒的,忍不住忙里偷闲前往游览了一番。

天一阁素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称,在我看来,它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上。一个一个的院落,独具匠心的布局,古老的戏台,青砖长墙,渗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这些古老的建筑,或飞角翘檐,古朴凝重,或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美不胜收。

天一阁大门是一座门楼式的木制建筑,古朴素雅,布满青苔的小青瓦,高高翘起的马头墙,檐下的几盏红灯笼,烘托出几分吉祥的气氛,而大门外两侧扭颈相对的一对清代石狮虎虎生威,更是给天一阁藏书楼增添了几许庄重肃穆的氛围。大门两侧书有柱联:“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书体为钟鼎文,古色古香,联为曾破例登上天一阁的清末民初著名学者黄宗羲所撰,描述的是天一阁藏书的浩瀚无穷,以及天一阁藏书管理严格外人难得登上的感叹,言简意赅,意味深长。门楼外的“南国书城”匾额为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所书,书风雅逸,漫溢着一缕书香气息。

进得大门,迎面是一座范钦右手持书、目视前方的铜座像,神态安然慈祥,掩映在繁茂的树木之间,仿佛在笑迎来自四面八方的爱书之人。他身后长长的照壁上,是《溪山逸马图》的堆塑,刻画的是八匹骏马在溪边嬉闹、嘶鸣的情景,各具其态,生动传神。

天一阁藏书文化区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天一阁藏书楼、尊经阁、北书库、明州碑林、千晋斋等众多景点。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以他的号“东明”命名,其后随着藏书的增多,草堂不敷其用,范钦又在其侧建起闻名天下的天一阁来藏书。过去的东明草堂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荡然无存,现在的房屋为1980年重建,青砖灰瓦,看不到半点“草堂”的影子。庭院中,一块石碑上记载着关于东明草堂和范钦藏书的简要经历,照壁上的獬豸堆塑栩栩如生。室内宫灯高悬,几案洁净,方桌绣墩太师椅,一一摆放整齐,壁上挂着的一轴轴字画,弥漫出一缕馥郁的书香味道。

范氏故居是范钦为保护藏书而精心构建的生活区域,清道光九年重建,屋舍轩敞,林木蓊郁,环境优雅别致。室内仿明代书房的场景复原场面逼真,书柜上、几案上笔墨纸砚井井有条,瓷坛里插着字画卷轴,书架上、书桌上整齐地摆满书籍,漫步其间,让人突然感受到满室的书香。

一路上,曲径通幽,楼榭相连,林荫竹秀,旗杆石雕,风景宜人,真是一方读书的绝佳去处。由173通石碑组成的明州碑林,铭刻着自元代至清末的几百年间重修府学的碑记;在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室内,一张张图片,一架架藏书,从中可以看到古代藏书楼的一个缩影;范氏余屋建成于明代后期,原为范氏家族附属用房,经过多次修缮,现在被辟为“智者之香——— 天一阁发展史陈列馆”,除了用图片和文字讲述天一阁主人藏书的历程,还陈列有范钦的诗作手稿、著作《天一阁集》,和天一阁的部分阁藏古籍珍本、善本图书;院中的一组铜雕,生动展示了范氏家族几代人每年夏天晒书防蛀的辛勤画面。还有尊经阁、千晋斋、司马第、水北阁、抱经厅、花轿厅、云在楼、八狮亭、平和堂、德和堂……几乎一步一景,到处弥漫着厚厚的文化气息,令人怡然陶醉。

冬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青石板地面上投下历史斑驳的光影。此时的天一阁,长廊曲巷,楼阁亭台,令人赏心悦目。玲珑假山间,罗汉松、沙朴等古树绿荫匝地,“九狮一象”怪石嵯峨;明代百鹅亭上,一众白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凝眸堂中,神龙兰亭碑帖遒劲有力,入石三分。漫步长墙边,幽篁丛生,园林清幽,壁画雕窗,古老的戏台演绎着岁月的沧桑。每一处都环境清雅,宁静得就像睡梦中的孩子,置身其间,我的心变得恬淡安然,仿佛已远离喧嚣红尘,鼻端上全是化不开的书香。

走出天一阁后门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久久回味着郭沫若先生1962年游览天一阁时留下的一副对联,回眸夕阳下的天一阁:“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心里不禁充满了无限的敬慕之情。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