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种在心里的种子

作者: 王丕立2022/06/29生活随笔

儿时,父亲挑着一对花篮,去村上过红白喜事的人家写对联,在来回的路上,父亲总是向我讲述很多读书人的故事。我感觉读书人的世界如此意趣横生,风光旖旎,让我忍不住用心一遍遍揣摩故事中的趣味。

一次,汤四叔叔娶儿媳妇,父亲带着我前去帮忙,翻过岩窝潭的那个陡坡,父亲和我歇凉在大沙岩上,父亲给我讲了梁启超儿时的一个故事。他说,梁启超10岁那年,跟他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面有一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去园内玩耍,见朵朵带露的杏花争妍斗艳,觉得十分好看,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知道是自己的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内。梁父见了,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批评他,梁父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的“挡煞”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他也即兴念出一联“推车出小陌”,梁启超即刻对上“策马入长安”,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愉的气氛中,梁父饶了梁启超的过错。

父亲声音低缓娓娓道来,让我如临其境,沉迷到故事的情景之中。爱上读书的小孩总是出尘不凡,他们腹中满是韬略,撒娇谈笑之间,便让棘手之事迎刃而解,让我特别羡慕。

那些年,在联校当老师的父亲时常有朋友和同事来我家串门,他们和父亲一起饮酒、赋诗、对对联,弹琴、唱歌、侃大山,我在旁跑前跑后送酒递烟倒茶水,座中总有人拿自己儿子的文章传观给父亲他们。父亲抑扬顿挫地念着文章,每到可圈可点之处,便两眼放光,左手拿着文稿,右手拍着大腿,连连叫绝。看着父亲的兴奋劲,我心中掀起阵阵波澜,仿佛有一粒种子,呼啦一声跳进我的心坎,我感觉生活有了奔头,周身洋溢着甜蜜。

那时没有电子产品,信息的来源非常单一,只有纸媒,书籍在我们农村是非常稀缺的物品,对书籍的渴望和期盼成了我生活中最美妙的事情。不管什么书,一旦到了我的手上,我都如获至宝,闭关一样躲在家里研读。小学毕业的时候,除所有课文能通背外,家里那几本纸张发黄的小说也能背诵,一本老掉牙的几百页的《初等代数》我爱不释手,上面的题目我做了一遍又一遍。11岁那年,在生产队上小学的我考入了县一中初中部,那年,一中初中在全县招了98个新生。

从那时起,我一直努力从书籍中获得养分,让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我知道,这一切,都源于父亲潜移默化的读书家风影响。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