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非遗小窑头

作者: 云清2022/06/03生活随笔

阳春之际,风和日丽。我们在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杜颖娜女士的陪同下,到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游览参观。

几十年来,这里变化巨大。以前弯弯曲曲的坡坡沟沟、窑洞草屋已无踪迹。而今高楼林立,立交桥四通八达。

小窑头位于太原东山杨家峪一侧,四面环山,古称九龙头,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优越。村口墙壁上小窑头非遗文化旅游小镇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环村通道清洁雅观,沿街店铺、楼舍、院落古色古香,别具风味。这里乡村建设是以著名的胡家大院为榜样,几十处特色庭院,顺地势自然排列,高低交错分布有序,曲径通幽。既具古韵又合新潮,给人以穿越古今美妙通达之感。我们顺道缓缓而行,迎面见到预约而来的武俊敏女士。她是三晋文化研究会晋绣艺术研究院院长,非遗“武氏绣法”传承人。“武氏绣法”是将丝绸和棉布通过缩水、上浆等一系列方式处理后,上绷、刺绣,再不断地加以剪、贴、补等程序,把传统的刺绣技艺反复运用进行创作,集立体美、形象美、色彩美、布局美为一体。在她的特色小院展览室里,展示着人物、花鸟、配饰、文书等几十样精品,琳琅满目。

我们又到临近一处小院,是板笔书画家、非遗文化传承人于龙江先生所在的特色区。于先生是中国北京水墨年华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民俗艺术家。所谓板笔书画是由古代的飞白书、鸟书、意匠、文字等演绎而来的,用特制的多彩“板笔”进行创作。其中“飞白书”的创始人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最先用于宫廷匾额题字。板笔书画经几千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提升,制作多种多样,画中有字,字里藏画,有字、有意、有画;飞龙,舞凤,山水,花草……变化巧妙,的确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奇葩。

出了小院,我们在“西华门舞狮”区域看到正在排练的舞狮学员,他们上下翻越,动作难度非常之大。“西华门舞狮”属于中国北狮民间社火,现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了好几代传人。

“品味酿造,鉴赏非遗,小窑头大文化”已经集中形成十几家非遗项目的特色小院。比如早有所闻的“贾氏泥塑”。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突出的是面部表情,惟妙惟肖,生动可爱,幽默风趣,活灵活现。

小镇里还有“三晋第一埙”的艺术传承发展人赵遥,古法手斫古琴制作演奏传承人张浩,清式传统家具制作大师崔跃等等。众星荟萃,各有所长。

小窑头,大作为;文惠天下,前景可观。这正是:阳光明媚春满楼,万象更新展风流。中华文化非物质,盘龙卧虎小窑头。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