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马趵泉随想

作者: 张景录2022/05/07生活随笔

一个夏雨濛濛的日子,我走进你——千年文化古村马趵泉。

马趵泉位于吕梁山晋家峪中段。北依蟠龙山,南临栖凤岭,群山巍峨,风景秀丽。这里曾留下马夫庙、佛佑寺、珍珠窑等许多庙宇寺院和美丽的传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马趵泉淙淙的泉水像似讲述着秦王烈马趵泉涌水的神奇故事。这清澈见底的泉水流淌了几千年,见证了唐风宋雨、元末明清的风云突变。那隋唐古槐旋转了1600多个年轮。干年的树杆,粗壮的枝桠,春来花发,抽出新芽,夏至晨露,绿荫一片。树冠枯荣繁茂形成了硕大无朋的伞形,为马趵泉人遮风避雨,就像一茬茬山民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多少代,多少辈,黄土高原上的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庄稼、娶媳妇,一年又一年。父辈们头顶烈日,在黄土高坡上苦苦劳作。一双双布满荆棘的手掌紧握犁耙垦写出生生不息的壮丽诗篇。

站在马趵泉的高崖处,眼望这座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古山庄,我仿佛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两棵古槐见证的是马趵泉永驻的人文厚土。一座明代舞台曾演绎出山民与饥饿、贫穷、战争、瘟疫抗衡的故事。

马趵泉的大槐树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纯朴、善良的山民。明末韩霖举家从绛州隐居此地,习文练舞,崇尚宗岳太极,使其发扬光大。那时的马趵泉村已形成“进村一条道,环村五座庙。一门两举人,西北韩字镖”的新格局。清乾隆至道光近百年间,“马趵泉韩氏票号”生意做到云南、贵州、甘肃、青海一带。光绪三年闹饥荒时,韩家舍饭、舍粮,由富变穷,却彰显出民族大义精神。

夏日的马趵泉村,山山岭岭,路边村巷,到处开满了金灿灿的野花,芬芳四溢。有着特殊地理环境的马趵泉村,曾是抗日战争的军事后方要地。一座座明清古民居内,驻扎过抗战时期稷山、闻喜民主政府和八路军军事指挥司令部。他们运筹帷幄,指挥着闻喜、稷山抗日前线和后方武装。村中的碌碡、碾盘曾磨砺出游击队的长矛大刀,老槐树下传颂着抗日健儿英勇杀敌的故事。嗡嗡的纺车声讲述着拥军爱民的缕缕情谊。

啊,马趵泉,历史的根脉在此,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此:羲和登高观日,始有夏、冬之至,春、秋之分。晋文公藏身修道,始成春秋霸主。李世民躲敌避难,终成大唐盛世……睹物思古,思绪翻滚,马趵泉村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厚重的人文历史,更重要的是留下一笔十分可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