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上山采药

作者: 薛铁所2022/05/05生活随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大力开展“一根针、一把草”活动。部队更是从战备出发,要求解决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如何就地取材保证部队伤员救治的问题。所以,也大力开展中医药学习活动。

部队每年都有部分卫生员退役,要从新兵中挑选一些文化知识较高的战士进行培训,补充卫生员队伍,中医药知识是培训内容之一。培训完后,用10天左右的时间上山采药,一方面实习认识中草药,另一方面采回来的中草药可供部队使用,一举两得。

上山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地处边疆,要带武器,以防不测,另外也可以对付黑熊、野猪等猛兽。因为大山深处没有路,需要披荆斩棘,开辟通道,一些药材用树皮、树枝也需砍刀剥取,所以要带几把砍刀。镰刀是割草本药材的专用工具,锄头挖根类药材必不可少。箩筐每人一个,背在肩上十分方便,麻袋几十条用来装药材,以便运输。还要准备一些药品和卫生材料。山上森林茂密,蛇虫较多,蛇药和驱蚊药必不可少;翻山越岭,难免外伤,消毒、包扎材料必须带上;山上生活环境较差,还要准备一些治疗伤风感冒、胃痛腹泻的药物。

上山后,一般要和当地村干部联系,住在党员和比较可靠的贫下中农家中,和老乡同吃同住,按当地生活标准交纳伙食费。

白天上山采药,虽然跋山涉水,不顾蚊虫叮咬,在深山老林中艰难穿行,十分辛苦,但是当大家亲自认出一种中草药时,心里十分高兴。特别是发现如天麻、三七、草乌、黄连、石槲等一些名贵的中药时,更是兴高采烈。如果找到一些特殊的品种,大获丰收,更是令人兴奋不已,疲劳顿消。

在草丛中发现一条细藤,几片碧绿的心形叶上,浅绿色的叶脉整齐规则,不时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这就是“百部”。顺着细藤找到根部,用锄头从二尺外的地方开始挖掘,挖一个环形深沟,再小心翼翼地把中间的土一点一点抠去,一大嘟噜又肥又大的百部出现在眼前。一条百部就有好几两,几十条百部都连在一根细藤上,足有二三十斤,能装满一个箩筐。

还有一种叫“金不换”的药,更是离奇。它长在石崖上,远远看去好像石崖上放着一块圆圆的大石头,一个就有一二十斤重。当你抱起它时,才发现它有一根细细的藤藏在附近的草丛中,有几根细细的根扎在附近的石缝中。有时候,一处石崖上,就会捡到十几个“金不换”,我们都背不动了,只好把小的留下,让它继续生长。

有时候,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天,我们发现在一颗大树上,有一个雨伞大的蜜蜂巢。一位少数民族战士,爬上大树,用火烧死蜜蜂后取下了大蜂巢。从蜂巢中取出来一脸盆蜂蛹,也倒出来一脸盆蜂蜜。老乡将蜂蛹用油炸后,大家美餐一顿。蜂蜜带回部队,用来炮制中药。

我们还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看病、宣传防病知识,深受群众欢迎。一天早晨,一位老乡下沟去挑稻谷,扭伤了腰,将稻谷丢在沟底,被家人背回家来。我们听说后去他家给他针灸治疗,当天下午他就感到腰痛大大减轻,于是下到沟底把稻谷挑了回来。还有一位妇女,月经淋沥不断,十多天出血不止,我们就用采回来的草药配方为她治病,三天后血止病愈。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一盆鸡蛋,盛情难却,我们只好按市价付款。10天时间一晃而过,院子里堆满了辛勤劳动换来的丰硕成果——几千斤中草药,部队派了十几匹军马来运输。为了感谢村干部和房东的帮助和照顾,我们花20元钱,买了一只羊和一些蔬菜,还有病人送来的鸡蛋,会餐一顿,共叙军民鱼水情。

十几匹军马驮着几十个装满药材的麻袋,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下山。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和老乡告别。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