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百味消融小釜中

作者: 胡胜盼2022/04/21生活随笔

“不是在吃火锅,就是在去吃火锅的路上。”寒冬腊月,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吃火锅成为了当下许多人的首选。其实,爱吃火锅不仅受到今人青睐,也是古人冬日里的钟爱。

火锅历史,甚至可以溯源至陶器时代。浙江余姚出土的陶器中,就有锅灶同体的小陶灶,经考古学家鉴定,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火锅使用痕迹。商周时期,出现了一种名叫温鼎的小青铜鼎。温鼎内有夹层将其分为两部分,上面是鼎,下面是炉灶。炉灶可以填入煤炭,并且炉壁钻有通气孔。到了汉代,温鼎进一步发展为染炉。相比较于温鼎,染炉的进化在于器皿整体分为了三层。除了上有锅体,中有炉灶,底下还设置了可以收取灰烬的装置。染炉制作考究,功能齐备,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火锅。

火锅文化的盛行,始于唐宋时期。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的小火炉就是一种陶制的火锅。之所以使用陶制火锅,是因为唐人知道不同器皿烹制出来的食物味道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见,唐人对于火锅的烹制要求,是相当高的。宋代,民间有“暖冬”风俗,每到农历十月初一,时人便认为入冬了。这一天家家都举办“暖炉会”,过节般地围着火炉吃肉喝酒。所以,宋人还称火锅为“暖冬锅”。元代,火锅的吃法相应得到了发展。因担心肉片厚薄不均,火候不好把握,煮出来的肉偏老,“火锅粉”们就用筷子夹着肉片在锅里涮两下即食用,于是“涮火锅”应运而生。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沿袭了早期清朝贵族冬日饮食的习惯,吃火锅成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清代皇宫内院“火锅派对”不断。《清代档案史料丛编》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而到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使用1550个火锅用来承办筵席。”宫廷垂范,上行下效,火锅很快“飞入寻常百姓家”。火锅也因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锅,例如,四川、重庆的麻辣香锅以及北京的老北京涮羊肉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自然是相当浓墨重彩的一笔。火锅的流行,还催生出了许多来自饮食的智慧。据《魏书》记载,三国魏文帝曹丕十分喜爱吃火锅,吃一次火锅要吃好几种锅底,而一只鼎只能盛一种锅底,所以就要用很多只鼎,搅得曹丕烦不胜烦。为了彻底摆脱困扰,能够顺心顺意地大快朵颐,他发明了一种叫“五熟釜”的古代版超级火锅。这种超级火锅,在铸造时将鼎中的空间分成五部分,一只鼎里可以盛放五种锅底,这样吃起来就能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了。“五熟釜”算是现代版超级火锅“鸳鸯锅”的始祖。

明代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这位代王爷文治武功没有青史留名,倒在改良火锅方面留下了历史印记。朱桂喜欢通宵达旦宴饮,可是寒冬长夜饭菜冷得快,每每因此败了酒兴。朱桂的下属就依照主人心思找来能工巧匠,打造了一个上等铜火锅。这个火锅用上乘黄铜制成,上锅下灶,中间通风,内里涂锡,既可防锈,又可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可谓尽如人意。

清人严辰吟有诗云:“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的传统饮食方式,火锅虽已历经千年演变,器皿材质、食材等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唯有消融在那一锅里的舌尖百味,依旧醇厚香浓。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