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心情文章 > 正文

今夜秋思落谁家

作者: 李文华2021/12/29心情文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诗中咏诵中秋的最美诗篇,当属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最为有名了。这首诗虽然寥寥四句,但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朴素,营造出了感人肺腑的情感氛围。

在明刊本的《唐诗画谱》里,给这首诗配了这么一幅画面——小小的庭院中,栏杆边上,有文人雅士数人,他们或执扇或背手,但皆在抬首望月,脸上似乎都有忧郁之色。人群中夹杂着两棵树,树上有寒鸦几只,远山空明简洁,一轮明月孤悬当空。景也好,人也罢,都仿佛蒙着一层淡淡的凉意。

从唐到明,再到今日,岁月沧桑,时空巨变,不变的只是中秋这个节日,以及由这个节日而引发出的望月怀人之情、思乡怀归之感。

当年的王建写作此诗是寄给他的一位姓杜的朋友的。当时的诗人正怅然于家人的离散,中秋月圆夜,本是家人团聚时,可是诗人却孤身在外,由此引发的乡愁当然是刻骨铭心的,写作此诗遥寄朋友,或多或少都是希望能引起朋友的共鸣,并借此聊以慰藉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吧。所以,诗人笔下的景物,色调是素淡的,意境是凄冷的,“人尽望月”,看似一个热闹的场面,其实各人的内心感受又怎么能够是别人可以体会的呢?在作者看来,那些望月的人中,“秋思”最浓的无疑是自己了。

现在交通很方便了,通讯也很方便了,不像古代,山水迢迢,音讯全无,阻隔了亲人之间的来往。但现代人却更忙了,很多时候,为了梦想、前途乃至只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离乡背井去寻找自己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每到中秋,便会生成另一种肌骨寒凉的“秋思”,那是一种貌似热闹之中的孤寂,那是一群寂寞之心的狂舞。今夜秋思落谁家?恐怕也就只有各人自知了。

中秋就要到来了,今年的中秋之夜有没有月,还是个未知数,但不论有还是没有,“秋思”都不会因阴晴圆缺而改变,“秋思”依然会洒落在每一个在外的游子以及他们亲人的身上。

中秋之月,明在心中。

更多心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