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情感驿站 > 正文

车和路的变迁

作者: 王成川2021/10/18情感驿站

1965年,我16岁,被分配到丹阳县最东北的大成桥供销社工作。大成桥是由前中后各三块共九块麻条石铺成的平面石桥,桥下是九曲河,两个乡的生产、生活资料全部由县城运入,紧挨河东边两个乡的商贸集散地就是大成桥供销社的大本营。

一条长近百米的L型土路中间零零散散铺着长短不一的狭窄青皮石,形成中间高,两边坡形的土路。每当雨水天气后,整条路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浆水塘,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雨鞋,夏天还可以赤脚行走,冬季那就麻烦多了:青年人用树杈倒过来手抓树把当高跷走路,妇女和老年人大多穿上自钉的高跟木屐选高些的路面走,稍有不慎就会弄得满鞋泥水。天好时,一起风灰尘满街飞舞,衣领脸面头发都是尘埃。

那时的农村清一色土路,晴天灰尘飞,雨天泥浆滑。下面村里的商店、双代店营业员雨天都是提着老式的单轮手推车前来供销社批发部进货,深一脚浅一脚的,弄得不好脚底一滑还会摔得人仰车翻,短短一两里路就要走上半天时间,累得汗流浃背。

两个乡除了大成桥镇上的交管运输站有几辆小板车(主要用于搬运供销社从丹阳装运来的大批化肥、农药、煤炭等笨重物品)外,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送交公粮全都是老式的单轮手推车,这也是那个年代农民最主要的运输工具。

记得1966年我们大成桥供销社新砌了农业生产资料营业大楼和一排新饭店楼房,所用的水泥全部是由职工用独轮手推车从二十多里外的建山水泥厂运回来的,17岁的我虽然个子瘦小也积极参加了运水泥的义务劳动。

在大成桥镇上如果要去县城办事,一条是走水路,清晨赶五里多路到林家闸乘五点多钟的木船,一路慢慢悠悠沿途停靠上下,赶到丹阳大运河轮船码头已是午后一点多钟了。想乘汽车的话,要在土埂路上步行十多里到高桥汽车站候车,那时县城来往的车班次每天上下午各二班次,老式客车声响大、封闭性能差、最多二十个座位,不仅界牌、新桥乡的人要在此等车,邻近的建山、后巷等乡去县城也在这里上下。要去一张趟县城,除非隔日预买好汽车票,不然要坐车去县城真是件很难的事。难得在高桥汽车站买到一张去县城的车票,大部分都是挤成一堆站着,等有人下车才好不容易候个座位。沿路停靠,到丹阳要两个半小时左右,下车时浑身上下已沾满灰尘。有时知道买不到汽车票,干脆就跟人家单位里借辆旧自行车在土路和沙石公路上从大成桥骑到丹阳,路上也只要三个多小时,比等汽车方便多了,比坐轮船那就更快多了。但借旧自行车也不容易,人家单位一辆旧自行车也当宝贝似的,一般还真不肯外借他人用的。

自行车计划每年县里一般两次分到供销社,每次一个乡一到二辆。每当自行车分配单到时,供销社都主动与乡里商量好,常用分到的自行车到福建、安徽等地,去置换些木材毛竹回来加工农具和生活日用具缓解市场供求矛盾,所以农村很少有自行车出现。

那个年代农村的路和车况让人不堪回首,县城的路和车辆也好不到哪里去。贤桥至双井巷、灯笼巷的近百米县商业繁华主干道,东门大街的露天农贸集散地直至和平桥,都是清一色凹凸不平的麻石街。主要的运输主干道,新北门到老火车站则是风吹灰飞的沙石路面,一些人口密切的地方如燕子巷、麻巷门、东河路、北河路基本是青皮石和麻条石路面,连县政府大门外也是沙石路面。

汽车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物,县政府也只有少量吉普车供领导下乡用,城里接送人都是马车,人拉的黄包车。运输工具主要是小板车,离我家不远贤桥脚下的城中交管站每天从早到晚十分繁忙,进进出出的吼叫声、哨子声常在耳边响起。

再看看现在,城市里到处是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通向各个乡镇的柏油路宽敞整洁,村里的水泥路直接通到家家户户门口。

车的变化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新颖宽敞的空调公交车,名目繁多、式样各异的轿车川流不息,大多数人家都有了私家车。城乡贯通的公交车、私家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最远的乡镇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摩托车、电瓶车更是全面开花,随用随停的共享电瓶车、小黄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世事变换令人感叹,车路的变化翻天覆地,这些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值得大力赞颂,更要好好珍惜。

更多情感驿站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驿站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