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真山真水真情

作者: 高建立2021/04/08心情日志

三十三年前,在原广州军区五十五军一段为期四年的军旅生涯,让我认识了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朋友——我的老班长。

2015年11月初在老班长的邀请下,我们战友几人来到他的家乡——广西百色地区凌云县。汽车翻过一座座高高山岗,走过三省(贵州、云南、广西)交界的大牌坊,停靠在一条流淌着碧绿清澈的河溪岸边,打开车门,完全被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陶醉了,一座大山深处的小城展现在眼前。听了战友们的介绍才了解到:古时这里不叫凌云县,由于澄碧溪、龙渊溪、龙溪、西溪四条溪流汇聚一起穿城而过故曰:泗城县。乾隆年间,泗城县府第五任知府李瑜时,一天清晨他临窗远眺,只见城东青山巍巍,高耸入云;而山前云雾朦胧,姿态柔和,山风吹来,白云翻腾,眼前这青砖黛瓦的城池像在慢慢飘动,仿佛行走在云彩里的仙境。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在他脑海一闪——凌云,自此“凌云县”定格在这崇山峻岭间。

渐渐地华灯初上,夜晚来临了。满城的味道刚刚弥漫开来,战友们围坐在盛着浓汤的陶制砂锅旁,品尝着当地特色小吃,推杯换盏间,军旅几年的酸甜苦辣,寄托在这一杯杯有着百余年酿酒历史的米酒中,羊汤滚煮的米线像战友之情长长地牵挂着。此时我不禁想起部队生活,在南方军营唯一的面食就是早餐馒头,老班长为了多给我留下两个,自己却用稀饭来凑合,他知道山东人喜欢面食,吃得舒心。我的计算兵训练成绩在新兵里每次考核都是第一名,是馒头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微微透着的甜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酒足饭饱,我们沿着岸边走着说着……有人说凌云小城可与江南古镇相媲美,我默默地体味着,并期待明天后天的游览。

几天来的所见所闻,从文化上来讲,凌云县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土司制,是土司制存在最长的地方,也是澄碧河流域传承有序的典范,土司制废止于民国初年。从格局上看,溪流两岸树影婆娑,房屋错落有致,似曾相识,但城中历史的遗迹尚少,后来重建居多。春熙门、挹翠门、文庙等等都是近几十年所筑。也不是所有的遗迹都消逝了,包石门有着八百五十年树龄的古榕,虽经沧桑却仍在茂盛地生长着,蜿蜒的榕藤环抱着岸边的石头,自然形成一座包石门,当地人也颂扬为生之门,古时候人们曾在此洗衣渡船,忙碌生计。所谓遗迹,石碑、片瓦,还是残垣断壁,哪能比得上这棵近千年仍勃勃生机的古榕树更有遗迹价值?何况它分分秒秒都在生长着。

美丽的凌云小城被高高的大山所掩映和庇护。十万大山在广西,凌云县海拔在200米至2000米之间,既有高大的山峰,又有相对低矮的山丘。凌云的高山,雄浑有力,千钧力拔,英气冲天,势不可挡,一个个像是伟男子!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坚石如钢,棱角硬朗,似勇敢的战士岿然不动在保护自己的家乡。登临金字塔茶山,那些柔柔的座座青山,层层的茶树环绕在圆圆的山丘上,似绿色的罩护着母亲的乳,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子孙后代,润泽着千家万户,当地人依靠凌云这块宝地,大多以种茶为营生。初冬时节,茶农拿出特制的红茶煮上一壶,香醇的红茶就是我们浓缩的战友深情。想象着如果是清明节前到此,嫩芽初绽,白毫掩绿,雾气蒙蒙中飘着茶叶的清香,那是多么沁人心扉啊?城边有一尊象征凌云县是茶乡的硕大茶壶塑像,坐落在清清流水的河岸边上,它是凌云人的真情流露,一壶白毫,清香悠长;一壶红茶,浓浓于怀。

与山相交映与水相融。看过珠江源头之一的水源洞后,战友们开着车行走在凌云至百色的公路上,一睹浩坤湖的湖光山色。浩坤湖古称东湖,为澄碧河堵洞成湖,湖水碧波荡漾,宛若温润的绿色翡翠。荡舟水上四周湖山如洗,山奇崖秀,岸线曲折,岛渚星罗交错,水天一色,令人陶醉。史料记载三百七十五年前土司岑云汉,陪着有识之士谢子嘉游东湖三日,谢子嘉把此湖与洞庭湖、西湖、鄱阳湖相提并论。游罢叹曰:人生如隙,世事如云。仙境难遇,行乐不可极,报道以安生,尺宅微可守,寸田亦可耕,胡如乎?

凌云的山水不只是美丽诱人的,而且是富有灵气的。它的物产更是丰富而迷人的,在这群山之隅,盛产木材、茶叶、红八角,名扬四方的牛心李果,由于季节未到,只能留下未饱口福的遗憾。凌云县不仅是全国的长寿养生福地,也是全国平安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园林县城,是百色地区的后花园。

来到百色地区凌云县,我见到了真山,遇到了真水,交流了真情。战友们现在无论怎样,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一个共同心愿,为自己的家乡多奉献一分光和一分热。

凌云之行,我不虚此行!

更多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更多心情日志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