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 > 亲情文章 > 正文

父亲的“名言”

作者: 刘红廷2020/07/11亲情文章

农历四月二十八是父亲的生日。父亲离开我们六年多了,这些年,冥冥之中觉得父亲在不远不近地看着我。他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至理名言”,总是萦绕耳畔,成为我做人做事的准则。

打我有记忆起,我们就从爷爷的老宅搬出来,另外建房独住。那时候父辈六兄妹,人口多了生活压力大。为了减轻生活负担,父亲与爷爷分家后,得自己建房,为了建房,父母常常是劳作到深夜,有时白天劳动,晚上就去找日子好过一点的亲戚借粮食。遇到同情父亲的亲戚,还能借上一点,要是遇到不理解的人家,就会婉言拒绝,经常是满怀希望去,带着失望归。为此,父亲常跟我们几兄妹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这是什么意思。父亲打小就教育我们要勤劳,母亲就是一位特别勤劳的人,我们每天早上一下床,她就给我们的家务活安排得满满的,一项接一项根本没得我们玩耍的时候。看到别家的孩子玩耍,内心对父母还是有几分怨气。但现在想来,还得感谢父母对我们从小勤劳节俭的教育,我们几兄妹无论在哪儿工作生活,都是很勤劳的。随着年龄渐长,我也真正懂得了“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真正意思。但每逢遇到困难,还是有很多的前辈、同学、朋友愿意帮助,这个社会上的多数人还是挺善良的,让我、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

高中毕业,我成为了一名代课教师。父亲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是啊,我们村有一位孩子,他爹在外混得好,左邻右舍碰到了总是夸他聪明可爱,即便是几个孩子一起,有什么好吃的果子总是只给他一个人递,谁让他的父亲出人头地呢?这些事让我感受到了“看父敬子”的真正含义。作为父亲的儿子,年少时我虽然没有享受到他带给我的荣耀,但他的勤勉、他的智慧,给了我一笔精神财富,我有他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工作后,父亲常给我说:“变成了牛,就不要误了人家的春,要做一行爱一行。”我牢牢记住父亲的话,在代课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始终不敢拿学生的成长和前途开玩笑,变成了“牛”,就要认真给人家耕好田。我虽不能光宗耀祖,但能让父亲有我这个好儿子深感欣慰。我用我的仁爱,我的勤奋,我的感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他们如蒲公英般遍及各地。

父亲常说:“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父亲十二岁就辍学,十四岁当生产队会计。他只上了六年学,就走上社会。经历了多次苦难,三年困难时期,一家人分得一小盆稀饭,父亲顶在头顶,大伯想抓一点吃,跳起一掰,全倒在了地上,一家人就饿了一顿。每当他回首这些人生经历,总是云淡风轻。受父亲的影响,在困难面前,我很少畏惧,坚信咬咬牙就会挺过去的。那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代课那点微薄的工资已远远不够家庭的开销,我和妻子把家里的责任地起早贪黑地认真耕种,送孩子读小学、初中、大学。重重艰难困苦,我总是对自己说,没事的,没有受不了的罪。只要坚持扛,那些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了。

父亲身患心脏病主动脉瓣闭合不全。当我拿到诊断书,犹豫着该不该告诉父亲时,父亲察觉我们的异样。他很淡定地跟我们说:“你们不要瞒我,我知道我这次没有好兆头,我已经预感到了。”接着,他微笑着对我说:“我是没有享福的命啊!”是啊,我们几兄妹刚刚起步,都在不同的城市买了房,看到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没想到上苍跟他开了这么个大玩笑。想想他这一生命运多舛,几十年来,他一直在挣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了我们这个家,养育了四个儿女,节衣缩食供我们兄妹读书。对于他自己,他很苛刻,就连住院吸氧他都不吸,说费用太高了。

这些“名言”彰显了父亲一生的处事之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是父亲的生存智慧;“背后不要谈他人长短,论他人是非”,父亲教育我做人坦坦荡荡;“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坐席坐上头、走路走前头”,大年三十最爱说的“一家人要牢头没犯人、路上没行人”就是幸福,父亲用这些告诉我无论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都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生命是坚韧的,任何困难都能承受得了;“吃得亏才同得堆”,是教育我们要懂得为人要大度、懂得奉献、懂得谦让、要不记得失。

父亲去了,他没有给我留下物质财富,但给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父亲的这些“名言”,凝聚了他对生活的理解,是他在人世间行走的法宝,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我尝试着拿这些名言教育儿女,希望儿女也成为父亲希翼的那种人。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一个饱受苦难的农民,但也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摆脱困境的农民。他在这人世间行走了66年,他用他的勤勉,他的智慧来教育影响孩子。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好父亲,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写的“人”。

更多亲情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亲情文章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