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家乡的龙眼

作者: 毛勇强2020/02/28生活随笔

盛夏时节,正是岭南佳果龙眼成熟的季节,有朋自家乡来,给我带来了一箱正宗的家乡特产——广眼。这是龙眼中的上品,看起来赏心悦目,闻起来清香缕缕,尝起来清甜爽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晚饭后,在柔和的灯光下,边和家人品尝龙眼,边和朋友聊天,使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关于家乡龙眼的故事、趣事和轶事。

龙眼树是亚热带乔木,华夏南方是它的故乡。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种植龙眼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上了年纪的人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家乡到处都可见苍翠挺拔的龙眼树,有的树龄高达200年以上,要两三人才能合抱。

令人遗憾的是,1958年开始的“炼钢铁”运动,使家乡的大批“广眼”树惨遭厄运,被狂热的人们大动干戈,塞入人造高炉,炼出一块块奇丑无比的“铁屎”。每当回忆起,亲身经历过那场运动的人在心有余悸的同时,深感惋惜。

我上小学时,家乡部分村庄仍依稀可以见到幸存的“广眼”树,就在墟边的缸瓦栏、山子坡和五美居等村庄,还有几十棵“广眼”树,这些树饱经寒风冰霜,有的树心已空洞,显得老态龙钟。那时,大力号召“以粮为纲”,因而没有人对“广眼”加以研究、繁殖,也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管理,但这些老树却依然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每到龙眼成熟时节,主人采摘送一些给亲朋分享外,大部分拿到市场上零售或者加工圆肉,虽然价钱低廉,但儿女的学费、家庭的日常支出,往往都依赖这些老树。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广眼树还是小孩子的“朋友”,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每次“捉迷藏”时,广眼树的洞是我们的藏身之所,往往令那些年纪略小的小朋友老半天也找不到。有一次,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岁的伙伴,为了不让小朋友找到他,爬上一棵高大的广眼树藏匿,令我们费尽心机也没有找到。傍晚时分,已筋疲力尽的我特发奇想,朝浓密的广眼树大吼一声:亚胜!我已看见你了,还不快点下来!亚胜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不小心竟从树上掉下来!幸好广眼树下是一口大鱼塘,不然可闯大祸了。还有一次,晚上我们结伴偷龙眼,差点“偷鸡不成蚀把米”。墟边一户人家的一棵广眼树,生长在田边,由于生命力特别强,果实挂满枝头,大人们伸手可摘到,我等小朋友用“托高佬”(即让一个小孩子坐在肩膊上)也可摘到。那天晚上,我和几个特别要好的小伙伴“行动”。正当我托起一个小朋友偷摘龙眼时,由于发出响声而被主人发现,我们被吓得大惊失色,心慌脚乱,肩膊上的“同伙”跌进稻田里,弄得浑身是泥浆,爬起来落荒而逃!而在紧张逃跑时,我的一只木屐却掉在了稻田里,真是狼狈极了……

参加工作后,我长期从事农业工作,对果树情有独钟,对水果生产作了一些研究。据我所知,高州“储良广眼”,与我家乡的“广眼”同属一个品种,只不过是“储良广眼”首先被农科人员发现,加以研究、繁殖和推广罢了。如今,“储良广眼”已儿孙满堂,遍地开花、结果,还落户海南、福建和广西等省区,为广大果农创造了数以亿计的收入,还为国家赚得可观的外汇。更可喜的是,“储良广眼”已注册商标,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固然,这些都是好事。

类似“广眼”这样的优良果树品种,全市很多地方仍有少量留存。为此,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保护优稀果树 造福万千百姓》的稿件,被《人民日报华南版》和《南方日报》等报刊采用。如果有关专家能够再次发现和推广像“储良广眼”这样的特优果树品种,将给人民群众带来福音,创造一笔巨额的财富。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