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话说安澜桥

作者: 刘昌谷2019/11/13生活随笔

凡居住在龙岗场周边的人要乘车外出,那座位于箭滩河上游的安澜桥则是必经之路。每当我乘车经过这座桥时都会浮想联翩。在不算太长的时间里,它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要谈这里交通的巨变,首先要从桥的昔日说起。有关史料载,安澜桥始建于清光绪32年,即公元1906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加之又有“中大路”从桥上通过。在那个年代“中大路”算是从重庆通往綦江的唯一通衢要道,路边的客栈,幺店子为络绎穿行的客商、马帮提供了诸多方便早已成为佳话流传,桥附近的“陈善人”因乐善好施大家都能耳熟能详。

安澜桥这座单三孔的拱桥在一百多年前就建成,它经历了漫长的风雨剥蚀,霜雪熬煎,依然坚固如磐,真佩服我们的祖先工匠技艺的精湛和一丝不苟的责任担当。

安澜桥的两端过去与现在不相同,只有那桥拱丝毫未变,依旧是那样宏伟、壮观、典雅。桥端的石狮虽然看似孤寂,但它能与桥存亡与共,赞誉共享,可算自感无尚荣光。

倘若你到此桥一游,却就见这桥颇有元代马致远《天净沙》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足以品味半天。我把安澜桥说成小桥也是相对而言,至于马致远笔下的小桥到底多大多小,恐怕很少人见过,把安澜桥当小桥看并无多大谬误 。安澜桥原先的桥面比两端的桥头堡要高出4米左右。桥的一端与“小桥”“人家”搭配。桥的另一端也有住户,更有农田。在这里朝夕不乏鸡鸣狗吠,秋来可闻稻谷馨香。更有风吹河边竹影婆娑,水流桥下潺潺有声,这难得一闻的天籁之音令人流连忘返。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时,龙岗至安澜的公路毛坏形成后,桥的两端低矮处也码砌得与桥面一样高了,小学虽然搬迁,但住户人家未动,依旧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

最让我难忘的是当年挑粮从桥经过的事。

1974年前,龙岗至安澜没有公路,社员必须把粮挑到安澜粮站入库,来来往往都得从安澜桥经过。龙岗到安澜有将近5公里山路,小路弯拐多、路陡峭,挑着担子更加艰难,眼见一座安澜桥连通了目的地,但近在咫尺的路却更加难走。因为到了桥码头,还得连续上十多步的石梯才能到桥面,走到桥的另一端又得下行十多步石梯才算走完。紧接着,还有绵延而上的青石板。虽然扁担压在肩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汗珠一滴一滴往下淌,肩上的重担得像针刺一样令人难受,但辛勤的运粮人仍然要忍着疼痛大步向前迈。

那段时光里,运粮人的形象太过深刻,桥上的脚印接踵而至,那噼噼啪啪的脚步声不绝于耳,吆五喝六的喊声频频传来,偶尔彼此还发生口角,都想到排在前面,尽快过磅返回挑二次。那激烈的场面虽然远去几十年,但至今还记忆犹新,一看到安澜桥就又在心中泛起。

抚今追昔,今非昔比。由于国家早已免征农业税,再也不会有人挑粮从安澜桥经过。非但如此,由于龙岗至安澜通了客车,公路又得到了全面硬化,汽车四平八稳地运行,不再颠簸摇晃,乘客们非常舒适,就连闲逛的人都是乘车经过安澜桥。更可喜的是2016年7月1日还通了公交车拿着公交卡在车上收费装置上一刷,“嘟”的一声就完事。

现在就连在桥上行走的人都少见了,只有车在桥上熙来攘往还可见那桥头的石狮默默无闻的守护着这历经百余年的桥,见证着它的嬗变。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