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日记 > 人生随笔 > 正文

路口

作者: 许晨冰2023/03/04人生随笔

路口就在不远处的村头,从这里有人住、有人走就已经存在了,这个路口是出村的唯一通道,顺着七拐八扭的路走一个多小时,就能到镇上,但是在很久之前,村里很少有人去镇上,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村子,老人们说:"去了干啥,买东西,哪有那个钱哟!"

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路对他们而言虽然不算长,但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观念让他们找不到外出的理由,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便是他们一年又一年重复的事,除此之外,外界的一切与他们无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从亲戚家借来一辆自行车,当自行车出现在村头时,路口第一次迎来了用轮子连接钢铁的现代化机械。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瞧这个能架着人跑的东西,几个大胆的青年甚至想试试,但却总是不可避免地摔倒,借来车子的人满脸心疼地护着自行车,再不肯借与人试。那个时候,大家只是好奇这个有着两个轮子的家伙,但从未有拥有它的想法,甚至认为这个连立都立不起来的东西根本不会再生产。

慢慢地,因为孩子们上学的缘故,路口来来回回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自路口回来的人口中带回的新鲜事也多了起来,"包产到户""改革开放"这样的词越来越多地钻进人们的耳朵。直到有一天,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发出嘹亮的声音,通知大家去场上集合。队长拿着一个本子大声地跟大家解读着新政策,在杂乱的声音中,"分地""市场""私有"这样的词让大伙热血沸腾。

很快,路口也开始跟着沸腾起来,村里的果子慢慢走出路口卖到其他村,其他村的蔬菜也经过路口上了大伙的桌子,渐渐地,大家不仅有了余钱,偶尔还能吃上自家蓄养的鸡肉、猪肉。过年时会约上三两好友去镇子买些布料,应和新年的喜庆,年轻的女孩子还会赶时髦买些擦脸油,精美的包装和清新的香味将遥远的现代生活与村子逐渐拉近。

再后来,更远处来的水果、蔬菜等通过拖拉机进了村子,人们挤在路口处,挑选着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忍不住用手擦擦尝上一口,于是,大家也吃上了从外面进入村口的"进口"水果。

"进口"这个词,是从老李家那台村里唯一的电视里听到的。老李在开放后去镇上开了家饭馆,本以为没几个人愿意花钱吃饭的村民看着老李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还买了这个谁也没见过的东西,看着这个不需要笨重复杂的投影就能有声音和图像的家伙,大伙都忍不住去向老李取经。于是,小宋家开了小卖部,小刘和小张初中毕业后去了老李家帮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出村子,去外面看看。

曾经孤独的村口一天天热闹起来,路宽了起来,路口也阔了起来,除了往来的谈笑声、叫卖声,拖拉机、三轮车的隆隆声也充满了道路。在隆隆声中,一车一车的水泥、砂石、砖头被运送进了村子,原本的土房子被一个个楼房代替,楼房里,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自行车、缝纫机成了标配。放了假,一个个毛小子都忍不住骑上车子,比赛似的穿过村头的路口,去已经不算遥远的镇子,买一个冰棍,看几个稀奇玩意儿,洒一路欢声笑语。

在一天天多起来的迎来送往中,路口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成长。越来越多的出行让大家察觉到泥路的不便。于是,黄泥路被撒上了石子,再到雨天,便不会出现一脚陷进去拔不出来的情况。村里也有人买了能拉东西的拖拉机,从此,收庄稼、碾麦子就交给了拖拉机,这个烧油的家伙不仅解放了双手,甚至在去镇上还能拉上一车厢的乡亲,解放了大家的双脚。

由于村子地势高,吃水不方便,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从另一个路口去处在谷地的邻村挑水,当发展成为趋势,解决吃水问题就变得迫切。于是,这个存在了千百年的路口,第一次迎来了"城里人".这些有文化的城里人带着大家不认识的工具进行检验、测量、评估。不久后,村里拉了自来水,当清澈的水流出的那一刻,即便是村里最讲究的人,都忍不住凑上前对着水龙头喝上一口,赞叹几声。

千禧年前后,随着年轻人一代一代地毕业,小小的镇子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很多人选择去城里打工;当人们发现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在城里更有收益时,便选择带着整筐的蔬果进城。一大早,大家从路口来到镇上,等候着从县里到市里的班车,那时候,班车上除了人,还有各式各样的大筐小筐,甚至活跃的家禽,很是热闹。

人口的流动使得远距离沟通逐渐变得重要,村里渐渐有人开始张罗着另一个新的家电――电话。顺着路架起来的线进了村口,高高的杆子立在了路口,村里的第一部电话装了起来,大家像当年围观自行车一样来围观电话,好奇于它将百十公里外的人声传入耳际。装了电话的人家便有了一个新的业务:接打电话。全村无论是谁家有人在外,都可以通过这部电话联系,那时候,接到一个电话,能让人开心一整天,对在外的儿女亲人,因为有了电话的联系,便省了很多无端的担忧。

没过多久,在城里打工的人回来收麦子时说,外面有了一种新的机器,半个小时就能把原本需要几个晌午的地收割完,此时的大家已经不像最初对待自行车一样,对这样的新事物除了惊叹,更多了一种期待,期待他们何时能用上。然而,没过多久,镇子的街道上就出现了这种带着锋利刀片和翻斗的机械,但是由于村里路不好,大多数人都不愿去,于是,芒种时节,大伙分组去街上叫车,虽然愿意来的车不多,但好歹大家排着队能在农忙时节里把较大的地收完,从此,割麦、碾麦、扬场一次就能完成,节省了不少时间。

随着收割机、播种机以及各种机械越来越多地出现,一年后,路口迎来了它的第二次成长――从砂石路变成水泥路,路旁也用水泥修了水沟,从此不管是否下雨,大家的出行都不再受到影响。先前拉着蔬果的蹦蹦车、推着独轮车的买豆腐老头都不来了,因为摩托车轰轰两声就能将人载到镇上,买菜卖肉就成了隔三差五去逛街时顺手的事情。

再往后,镇里通知各村队长去"培训",队长回来后开心地说:"政府鼓励大家把村里的杏树嫁接成新的品种,新品种的价格能翻七八倍!"于是,全村开始了果树嫁接,原本没人愿意要的小果子隔年就变成了拳头大的金黄色果子,除了口感和味道变好,还更加便于运输了。果子经过专门的包装,坐上大货车进了城,甚至出了省,盒子上写的镇子和村子的名字,也被远方的人默默念叨着。

日子继续过着,很快,在一个春天,有人拍了杏花盛开的照片发在网上,于是,便有近处的摄影师前来采风。第二年,更多的摄影师来到村子,为了拍到花瓣上的露珠和晨曦,他们经常会借宿在村民家里。聪明的人便会专门腾出个屋子,门口挂上个牌子,给来此拍照的摄影师提供住宿和简单的饭菜。随着越来越多漂亮的照片发布在网上,越来越多出游踏青的城里人开着车来到村里,村口前所未有的繁华起来,每一个来此的人都要经过路口,于是原来的小卖部流动到了路口,一天的时间,就能卖出原来几个月的东西。

很快,镇子口树立起了大大的"杏花谷"指示牌,离路口很远的小岔路也都挂着指向村子的导向牌,而村头的路口已经不需要牌子,因为攒动的人头和往来不绝的车辆已经向远方而来的客人展示着这个村子的热闹景象。接着,村里的农家乐一家家地办了起来,停车场修了起来,有人带头买了车子,于是紧跟着一家家门口都停了自己的车子。

原本与城里似乎隔着天堑的村子如今已经成了新兴旅游点,春赏杏花夏避暑,城里的人慢慢地进入到了乡村,村里的人也过上了与城里无异的生活。而曾经的路口,经过几次的拓宽,已经成了一个大的广场,装上了各种健身器材,到了傍晚,孩子、老人都成了这里的常客。老人们回忆着这四十年的变化,他们不知道"日新月异"这个词,却知道这些变化是之前的千百年都赶不上的;而孩子们,他们虽不曾经历那闭塞的生活,但他们站在现在的起点上,将在不久的以后,推动着这个社会走向更辉煌的时代!

猜你喜欢

人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