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小城的散文

2022/12/24经典文章

小城的散文(精选23篇)

春天的故事

文/寂小远

春天的故事

一曲箜篌还未终了,甚至遍野荒草还悠悠的在风中招摇,春天就那么悄无声息的潜入冬的城堡,然后新芽战胜了枯草,暖风占领了冰霜,春天,带着它秘而不宣的故事,来到了我身边。

小城之春:绿芽· 烟雨· 与人歌

小城春天的预兆大概是从古老石砖墙中这儿一绺那儿一簇,钻出了纤弱的嫩芽开始。那绿,有着最稚嫩的颜色,好像还未满月的孩子,眼里总罩着一潭清的过分的水,一眼望去,便勾魂摄魄。生命,在春天里就壮阔成遮天蔽地了。只是一低头就可想可想哭了,一滴泪,就这样种到了,春天的土地里。

在薄冥之时推开窗子,随着一股清风窜入眼帘的,是烟雨中的小城。每逢春季,小城就格外多雨,出门走上一圈,回来就带着满身水汽,沁凉的,还有些竹叶林中涵养的雅逸之气。在烟雨朦胧中,若倚栏凭望,似乎连心,都与这淡淡哀愁的烟雨融为一体,举手投足,便有了些深闺女子似蹙非蹙似愁非愁的寥落之态了。

从没有人提起,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明白:春天来了。隐匿了一冬的嘹亮歌喉此时就争相拔开了腔声。在远山曲径的小路,也会传来苍茫的曲调,更别说小城路上日日相逢日日对歌的乡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哪怕才及日出,哪怕还隔着几条街巷,兴起了就歌,随心了就和,无关章法,也不管时度。天地之下,只我一人,与你而歌。

山外之春:桃花·静水·碧云天

村庄的山外,有一片隐秘的山坡,不知是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种的几棵稀落的桃树。从不结果。桃花有多妖媚,在五月的熙光里,泛滥的开了,开的那样招展与艳美。这样夭夭的桃花,又怎么担负的起育果的重任,她只能在暖湿的春风里,慵懒的飘落,像在诱惑着你:来呀,与我共赴,这醉生梦死的春。

春天的水,最纯粹,是雪水的冰凉与暖水的交汇。一个人,在湖边,用脚拨开,四月的湖水,看着平静的湖面漾开的轻纹,像看着一朵花将开又败的今生。四月的水,还带着些凉意,却莫名的让人安稳心静。在将暮未暮的黄昏,我举着一朵将开未开的桃花,等着这水,带我去春天的最深处里流浪。

春天,于我,最适合静思。没有深冬冷涩的风,也没有炎夏席卷的热浪,一切都刚好。刚好我在这碧云天之下,刚好我在这天地之中。天空,在春天,似乎也沾染了生气,变得青碧,多纯净。只有几片轻云偶尔闲散的掠过,也许会有,几只飞鸟,无声的盘旋。它在高空,我在山地,它们在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而我只是个旁观者,但我庆幸,我能旁观。一次天空的清朗,一次云朵的舒展,一次心灵的放逐与归返,这一生,这遥遥三万天,只有一次,也此生无憾了。

行道之春:微风·拂柳·两相随

多喜爱这春,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香气,是从千百里外田野或是山林中传来的,春天最深邃的气味。微风里,沉醉在这甜蜜。春天的风,是微微的,像戏台上青衣的女子。微微地拂动着水袖,莲步轻移,吹过一阵微风 ,微风里的喜哀,微风里的痴嗔,都在春天里交织成缠醉的甜蜜,于是心动了,相爱了,像微风一般,醉倒在了这春天的怀抱里。

春天里的街道,最常见的就是柳,一眼望去,纷杂缠绕,像春天,一下就柔腻到心里。一个人,午后在一条长长的街道,风偶尔会拂过,带走柳枝间蜜语的飞絮,柳叶轻轻拂过我的脸,刺痛着却并不抗拒。独行,眼光从枝梢到飞鸟,心绪从杂草到柳条。是我与柳树寂寂的相伴,我给予它,最懂得的灵魂,它给予我,这春天,最倾心的姿态。

所有的好风光,好事物,都在春天了,连那最杂陈的爱情,在春风里,都晒出了别样的芬芳。在春天,从不管什么过去将来,誓言今生,只在春风中与你对望了一眼,只一眼就沉沦,沉沦在这热烈的爱情。要有多热烈,在春风里并肩而行,相携的手,那样紧密,一如行道路旁,相依的木槿。盛放的红,如鲜血一挥而染就,我与你的血液,从此在这春天,脉脉相通。

我走过春天,听过春天,阅过春天的故事,像带着虔诚的心情,去瞻仰这世间最绮丽的风景。春天,在这清宁的时光里,执一本手册,品读了一生一世一辈子,却原来只是岁月变化,山河依旧;春天,在这寂远的流年里,守一声禅鼓,寂寞了一山一月一苍穹,但幸好我有回忆刻于心中,像抚过佛珠时满心的感动。

一只蜻蜓落在风中我翻飞的裙角,也像我,刚好从我爱的人嘴里,听到了最动听的话语,声声远清,字字灼明,是时光里,并肩写就的,关于春天的故事。

梧桐深院锁清秋

文/牡丹亭

昨夜风疏雨骤,大珠小珠落玉盆。清晨撑一把伞,走在雨里,雨小了很多。凉意袭来。秋天在雨中到来了。

樟树的叶子被雨打在地上。小城从前是有很多梧桐树的,后来,也许是落叶太浓太厚,就改成了清秀的樟树。樟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会落一些,特别是在雨后。地上半躺着的樟树叶,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青黄交接的。有一片枯黄了的树叶竟然手插入了刚浇好不久的柏油路边,站立着,仿佛是一枚路标。

一年四季中最爱的是秋天。红莲插在池塘里的是初秋,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是深秋。小城有许多街道连樟树都换了,换成了桂花树。水井和桂花曾是小城的两大风景。如今新修的街道两边都种着桂花树。到了中秋节前后,满城都是桂花的香气。

春天的时候,很少出去。等我注意到玉兰花开的时候,第二天地上便是花瓣了。秋天,小城还有黄色的银杏树。扇形的叶子,听说银杏树叶的花语是永远的守候。一棵棵银杏树到了秋天,满树都是金黄的银杏叶。

秋又是寂寞的,是清苦的。春天的盼望,夏天的成熟,到了秋天就像开过的花瓣一样一片一片凋落了。化作了山寺月中的桂子。有断雁西风的凄清,也有霜红罢舞的萧瑟。初秋田野上是一片金黄的收获,深秋是镰刀收割后的孤独。

秋天的寂寞是静悄悄的,毫不声张地独自品味。红花绿草似乎都远离了自己,没有拥挤。有些清苦,也有心灵的平静。秋天的思念是深沉的,它不再像红通通的柿子一样挂在树上。它像桂花一样,随风而去,满腹相思都沉默。

两平方米的人生

文/布衣

昨天,在小城街角,我又见到了修鞋匠尚师傅。

尚师傅的小店,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太小了,只是一个楼梯下的阁间,往大了说,也就是两平方米,促狭、压抑。地上摆的,墙上挂的,满满当当:绱(shàng)鞋机、磨光机、定型架、工具箱、皮料、胶水、鞋垫子……总之,已经没有下脚的地儿。

尚师傅就坐在中间,身上围着毡布,鼻梁上架着老花镜,发亮的前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子。而他的顾客,就只有坐在阁间外的矮凳上,抬头可见高远的天空。

我坐下来同他唠话。他的手没有闲着,一直在干活。他递给我两张折叠起的报纸,是15年前的,纸张已经褪色发黄。这让我很诧异,问尚师傅这行当干了多少年。他指头一伸,示意我:35年了。

35年,基本是一个人全部的职业生涯,能执着去干一样事情,不容易。尤其是这种一直坐在矮凳上,腿蜷缩着,埋着头,一天10个小时的劳动,谁能受得了呢?

我曾经目睹了小城的变迁,一些面孔不断消失,另一些新面孔不断涌现,修鞋行业也如是。可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尚师傅,35年来,成为小城一道凝固的风景。

尚师傅手很利索,裁切、缝制、注胶、修边,章法清晰。不断有顾客来去。一旁坐着等待的大妈告诉我,尚师傅修的鞋,有质保,再出问题不要钱;凡是残疾人来修鞋,尚师傅从来不要钱。

尚师傅见夸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人活世上不容易,特别是残疾人,更难。自己耍的是手艺,也没投入啥成本,举手之劳,与人方便,不算啥。”

手稍闲下来,尚师傅给我看他的微信,上面有他写的诗作,让我品评。他说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这些句子,不求发表,是个爱好。

尚师傅告诉我,他的孩子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姑娘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医院上班。

没啥负担,我劝尚师傅该歇歇了,他不苟同我的意见。他说他干习惯了这行当,丢不下,一天不干就闷得慌。

两平方米的小阁间里,尚师傅的人生,放射出平凡善良的光芒……

乡野的雪

文/潘碧秀

灰蒙蒙,寂静乡野裸呈着冷涩;低矮檐、碎鸟鸣……一扇窗的风景是些许白雪覆着的惊喜。

看见一际乡野之上浅浅雪的诗意横陈,小城闹街中心包子铺的蒸汽添了一抹些许的温馨。

年的临近,一座小城是喧哗的,无数的心事在置办年货的忙碌中忽略、淡去。

年余六十的老母亲依然和我抢活,无论理由。倚着家温馨暂歇,想起过往年的不归家牵强的借口如雾气的虚渺。

乡野的雪极低调地下成了一首山乡清丽的小唱,给早起忙活的人儿倾听。

雪的声音,已参杂在忙碌人儿的脚步声里了。

有人说:一介年,须有雪花衬。过往日子的伤和痕悉数抹了去,才算是全新的年。

握一介乡野的雪,那白得纯粹如不参假的笑容。

年的喧嚣氛围,家里90岁、80岁、60岁的寿星儿挨个排着,注定是个拥挤的、排场的年。

雪飘满枝头,挂一树玉花开的恬然。

一场雪的故事能续写几多?乡野的雪,在忙碌的人儿面前黯淡了色泽,少有人闲情地去堆雪人,这属于另一座城缤纷的游戏。

独对乡野的雪,纷拥入帘的尽尽是往事,有关于一座小城的。

乡野的雪薄薄的,如一声叹息,暮色将至时已融了尽尽,极洒脱地走了一回。

雪之中的世界,是忙碌了一整年人儿眼里的慰藉,轻呵一口气,捡拾起一份从容、淡定的喜悦。

有一种心事悄然游走在眉睫间,那是陪着老人看罢夜九点的电视后独静静心的面对,无言,唯有遗憾。

生之感悟总是在历经万般痛之后,余生要补的缺清冷地在黑夜里与我互望。

老人说:小城的雪今已是第三场,蓦地想起一座城的雪亦是如此多的出场。两地雪,相似的冬季冷涩,截然不一样的心情。

一场雪,唤醒一介沉睡的灵魂。心在一扇窗之外徘徊良久,该归去时依然得归去,纵有万万千不着家的理由——遥远一扇没有上锁的家门时时敞开为你独等。

在简单的日子里成长,亲近生活,不断地悟。

一日之间,雪已极致地登场、散场,生的极致登场已是迟到的约,许一年重重的愿,用心去付出。

乡野之上的雪,今夜落在纸上,呈仄仄的字,记一抹年的遐想……

家居巢城

文/春江月

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对她就产生一种归属的感情,如同树根依恋着土地。我对巢湖便是这种感情。

十几年前刚嫁到巢湖时,总觉得自已像水里的浮萍飘浮不定的,不会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尽管之前对这座小城并不陌生,可要说出她的具体印象真的很难,与同事说话总是:你们巢湖怎么怎么的。回到家乡又会说:他们巢湖怎么怎么的。恍惚间,真的不知道自已到底是哪里人。

日子随着流水逝,在巢湖的十几年不知不觉过来了,自已的小家从小城的北门搬到南门,再从南门搬到西门,巢湖在不经意间已慢慢地融进我的心里,融进我的灵魂,我也慢慢融入她的怀抱。她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她的柳风细雨,青山秀水;她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我难以描述,但却刻骨铭心!

如果用女人来形容一座城市,我觉得上海就像雍容华贵的少妇,南京就像成熟稳重的中年妇人,合肥就像知书达理的小媳妇,而巢湖则像素面朝天的村姑。

巢城依山傍水,山因水而清,水因山而秀。绿水清澈,青山葱茏,秀水青山最多情,湖光山色两相依。我常常流连于巢湖的山水之中以至忘我,晨风暮雨中,我喜欢跑到湖滨大道上,倚栏远眺辽阔的巢湖,着眼于万倾碧波。无边的湖水最使我沉醉。水轻柔而含情,博大而开阔,小城因临湖而风姿绰约,小城因多水眉目清秀,顾盼有情。

城中的卧牛山苍翠似碧螺,托在城市的掌心,环城河似一条银色玉带,链接着小城的点点滴滴。家住小城,城中有山有水,城外是山水缠绕,身不出城便得山水之乐,这是何等的幸福与欣慰啊!

像故园一样,巢湖让我魂牵梦萦。短暂的离别,让我留恋伤感,再见时,又让我欣喜若狂。我怀念东风路深秋时的一大片梧桐树的黄金落叶,它们铺开时颇有异国风情;我喜欢环城路和巢湖路的香樟树和紫叶苏,它们的芬芳让小城温馨浪漫。我爱吃它的清蒸湖蟹,也爱吃它的银鱼涨鸡蛋,回娘家,我总是买巢湖的三珍,巢湖的辣酱,送给我的亲朋好友。我喜欢拉着先生在小区里散步,更喜欢在闲暇时,约三五个好友,穿巢湖,登姥山,尽享湖光山色。

在小城的道路中,我特爱半汤路,因为就是这条路连接着我的故乡,牵扯着我心底那缕怀乡的情丝,也是这条路把我的心,把我的魂,牵引到巢湖。当年嫁到巢湖时,我住在半汤路的一个校园里,那里的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在那儿我生下可爱的女儿,也把我的根深深地扎了下来。

当年的半汤路,沆洼不平,只有半个小时一班的三路公交车,常常为了等车,站在路边弄得灰头土脸的。每次我坐上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心情就激动万分,心中只有一种情绪,就是渴望离开,早点回到故乡的怀抱。每次从故乡回来,心底升腾起一种幽怨的感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离开巢湖,心中有点牵挂与不舍。我会想念半汤路和半汤温泉;想念我的老师、同学、同事,想念我那个小家,想念家门前小池塘和路边的香樟树……

如今,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乘坐公交车去城外看看,当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半汤路,看到合巢芜高速车来车往,政府新区楼房幢幢,巢湖学院书声琅琅,开发区新建的马路纵横交错,我从心底感叹巢湖的变化之大。

有时,我宿命地想,我这一生和巢湖有缘。我在巢湖上学,我在巢湖成家,我在巢湖生女,我能说一口地道的巢湖话,我也能像所有的家庭主妇那样下班买菜,我不认生,它也不见外。从最初的隔膜到如今内心的认同,我已经属于她了。

小城的春天

文/居然天上客

春,在年的鞭炮震响中梦醒;小城,在春的氤氲抚慰下丰盈。

山,愈发葱茏;水,愈发苍翠。山因水而秀,水依山而美。山水相依,城水相映,人水相亲。小城,坐拥山水怀腹,如珠如玉,入诗入画。人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山中,山在梦中。小城愈显得千般袅娜,万般旖旎。春山春水春来时,春草春泉春华丽。一幅磅礴绚烂的天然画卷,缓缓展现出小城的原生态活力。人间何处觅天堂?小城山水胜梦乡。

清晨漫步小城,春风习习,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暖风吹拂杨柳绿,细雨轻掸桃李红。弥眼而望,四隅芬芳,八方灵动。漫山偌大的果园包裹着小城,萌动着两千多平方的期冀,承载着六十多万生民的梦想。太虚宫里铭文晨钟,敲响了五谷丰登的祈盼;邱祖殿前涣涣碧波,传递着国泰民安的福祉。春风春雨春光,小城的春天荡漾着幸福安康的醇醴。

华灯初上,夜色朦胧,小城如妩媚的新娘,秀美与娇柔欲盖弥彰。白洋河畔流光闪作天,霞光路上星斗连成河。光与影交汇叠彩,灯与星辉映并丽。思绪在黑夜的光华中恣意飞翔,目光伴着山风和流水潜心张扬。临风揽月神情爽,对酒当歌意气昂。小城,妙在自然,醉在休闲,返璞归真不乏现代,端庄秀丽不失活泼。山水生态之城,果都文化圣地。

恍若一瞬光阴转,百载千年只等闲。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首启之春,欣欣然张开了笑眼。推开“十二五”之窗,扑面而来的是半岛蓝色经济区、长春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徐徐拉开的大幕。小城以华丽的转身,彰显出靓丽夺目的容颜,宜居、宜业、宜游,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并驾齐驱。小城的羽翼将覆遮25平方公里,福泽20万民众。亲水戏水,运动休闲,商贸旅游,自然生态。胶东水城,以小城为原点,一体两翼,梦圆60平方公里的山水大版图。年年岁岁春相似,春来还似去年时?

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千年只争朝夕。小城与春天有约,满园春色关不住,天街小雨润如酥。燕子的呢喃,衔来科学发展惠民生的号角;回归的雁行,书写创先争优当先锋的辉煌。春天的小城,眼前是唐诗,背后是宋词,举手投足是传奇。春天唯一的涵义是生长,折一朵白云,揽一方蓝天,摈弃似有若无的惆怅,迈开新春的步履,到春景中去留下崭新的春意,在春色里唱一曲春天的赞歌,酣畅淋漓地呼吸春天的芬芳,用心把小城的春天收藏,守望一份美丽,守候万份希望,与春天一起成长。

小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小城,是环渤海最大的岛;小城,是烟台的后花园。

小城,是我的家,她有一个诗意雅致的名字叫栖霞。

小城水码头

文/陈岳

人类文明进步在居住观念上的重要标识是:逐水而居。

对一个有江、有河的城市来说,码头是她的门窗和头面。若用人际关系打比方,这码头一定是这城市引为骄傲的至亲。

郴州城是个很小的山镇,却荣幸地拥有一条小河——郴江河,自然,河的两旁有许多繁忙的小码头。盐米码头在郴江河与燕泉河交汇处,临河石崖,突兀陡立,如刀削斧砍,笔直插进河床,实实是郴江河上难得的天然“深水港”。盐米码头起坡即登干城街,在当年郴城水码头中与牙石桥、六角亭等算是一等一的旺码头了。那时节大船载运货物都是从耒水逆流而上至郴县瓦窑坪码头(水路距郴二十七八华里),再驳到小船上一一分散到郴江河畔处处小码头。

现在再来讲当年盐米码头的繁华景象怕是很难讲得有形有色了,一些前人文章、书籍中记载的统计数字,冰冷梆硬。但透过这些冷冷的数字仍能大致估想得出它的基本轮廓。很长时间,靠这个码头上下货物的牙行(经营批发货物的商号)有三四十家,码头装卸工有六七十人。装卸工们一般分两帮、三帮,帮派界线划得清清楚楚,各安其份。这帮那派抢夺码头控制权打架的日子也是有的,各帮的脑壳都有打烂了的,各帮的血流出来都是红的,算了,不打了,遇上扯不拢的事进茶馆请来“明白人”居中吃“讲茶”。一边吃讲茶,一边你退一步我退一步,扯不拢的事就扯拢了,比开脑壳出血划算些。这样一来,码头相对安宁了。像盐米码头这样规模的码头就不只单单走货了,时不时有三、五客人租条船连行李一起从瓦窑坪码头上、盐米码头下或从盐米码头上、瓦窑坪码头下,接驳小船进城或接驳大船北上远行。

说到“小船载客”,还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客从株洲来郴访友,耍了几天,要返回老家,主人为其租了条小船到瓦窑坪换大船出耒水入湘江。主人和客人牵手相送,依依不舍,送别的话一直说到码头边边。客人在盐米码头刚登上船,回头看送行的主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其实只要等上半刻钟、一刻钟,小船就会开行的。这让初来乍访的客人很不解:明明是很热情很实诚的朋友嘛,怎么这几分钟就等不及了哩!“挥手从兹去”,也容客人挥挥手表个谢意嘛!

小船带着遗憾和疑惑,离开曾经牵系着浓酽友情的河岸,顺着郴江,缓缓北去,桨声欸乃似有怨艾。船行二里,客人忽闻高声呼喊,抬头远望,只见舟行前方横跨两岸的苏仙桥头,高高地站立着盛情送行的主人!主人正轻挥柳枝,款款呼唤:“一路顺风!再盼来访!”客人仰天作揖,迎风盈泪。郴人至情至义,借码头,借水,借桥,表露得淋漓尽致!

郴城在粤汉铁路全线贯通后即1936年始,各处码头渐次俱告歇业、停业了。

没有了码头,没有了那种迎来送往、搂金捞银的如水的舒畅,小城会作何感想!其心戚戚?其念悠悠?我们都无法代她回答。要讲嘛,两千多年雨雪风霜,世事沧桑,小城承载了太多的离合悲欢,现在要她为一个无疾而终的亲人常怀哀伤,为一处曾兴旺热闹终又寂无声息的商埠口岸永存凭吊,她不会。

不会,不是不屑,是不忍。

若羌印象

文/邓文诚

春来了,春到若羌!

沐浴着边城暖暖的春风,身披着大漠炽热的阳光,目睹着茫茫大地的复苏,一派蓬勃的气象!

你看那泛绿的柳枝,如少女的秀发随风飘荡。盛开的桃花,一朵朵,一枝枝,一树树,一片片,千树万树也竟芳。还有胡杨枝头吐出的紫红色、牛角状,犹如桑葚的花蕾,带着春的芳香。

春姑娘在这西域的火州,来得快速,来得潇洒,来把小城梳妆!

天气放晴时,湛蓝的天空似诺大的明镜;灿烂的太阳身置苍穹,把行走沙海的路照亮!

频频的扬沙,时有遮住蓝天;沙粒弥漫,倾泻在人们的身上。这是遮天蔽日,这叫做沙尘纷扬,这岂不更是春姑娘的嬉戏?在与人们捉迷藏!

若羌小城逛一逛,出一身微微的细汗,小憩汗止,也感清爽。人说:若羌的气候就是这样,和新疆人没有两样:让你汗出得快,干得也快,风格特豪爽。

纵横笔直,街道两旁,杨柳柏榆,带来绿的景象,为行人,为车辆,为学生,为上下班的帅哥靓妹忠诚站岗。

哦,春的脚步,春的时光,无限生机,催人向上。大漠行走,走在若羌。惬意无限,醉在枣乡。尽享南疆风情,愉悦、坦然对援疆!

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心停 一座城

文/白万伟

曾小住、游走于数座城,但注定是匆匆过客;最终回归、落脚、心停的,还是日夜生活的那座小城。说是城,却远无应有的繁华、现代,狭小、拥挤、简朴,或惹人不屑,可于我,却是亲切、温暖、舒适。众多情愫,让我与这座城难以割舍,相融一生。

儿时,这座城,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神秘所在。大人们赶集进城,大包小包装回我对“城里”的梦:糖果、烧饼、新衣、玩具、年画、图书……那时感觉,进了“城里”便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与这座城的情,缘起炎炎夏日里的三场人生大考。那年中考,小城西侧的考点如火般炙烤着那帮少年;感恩那间教室,让我梦圆古城。三年后,返回这座小城,接受家乡的检阅。那年招聘,当年的考点再次迎来年近三十的我。一场考试,让我正式步入这座城。那年公考,仍是那个考点,让我人生从此跨入另一扇门。

初入这座城,我亦是客人。打拼工作成了生活的主题。我低调做人。一直认定善良、微笑是最好的名片。我高调做事。凡工作的事,都不打折扣、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一直认定能力、水平是最终的优势。出租屋与单位间的那几条街巷,记录着我迎着朝阳抖擞上班、沐着街灯疲惫归家的一年又一年;渐渐,有了底气,有了小城主人的感觉。

那年,我遇到了她。其貌不扬,但温和善良。简单交往,便“裸婚”走在了一起。突然感觉这座城好小,一方爱巢,一张餐桌,就是这座城的全部;又突然感觉这座城好大,牵手漫步,上街购物,总也走不出那几条街道。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烟火生活,踏实知足。那年,我迎来了她。那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小女孩,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带她逛街游玩、买东买西,伴她上学放学、喜怒哀乐,“小棉袄”终究暖心贴心。有了生命中最爱的这两个人,我对这座城更加依恋;守着她俩,守着这座城。

数年省吃俭用,我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家。站在十四楼的阳台,远望这座城:群山环绕、大河穿城,天蓝云白、月明星稀;俯视这座城:街道绵延、小巷密织,高楼林立、绿树掩映。不由心生感慨:这些年,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如只蚂蚁般活着,竟没有好好看看这座美丽温暖的小城。于是,我时常点亮台灯,打开电脑,一字字、一句句,记录下这些年在这座城的生活点滴、心路历程,吟唱属于我自己的小城故事。

慢慢,我融入了这座城,这座城也接纳了我。闲暇时,我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过舒适的慢生活。爬山,大汗淋漓间,感觉四时变换,鸟瞰小城变迁;暴走,数条路线,走遍小城的角角落落,体验不同的清晨夜晚。渐渐熟络的城里人,常会在街上不期而遇,打个招呼闲聊几句,或是匆匆擦肩而过;即便陌生人,也因同属这座城,亲切了许多。一家小店、几盘小菜、三五好友、几杯小酒,小聚闲聊,好生惬意。在这里游走,我用“随手拍”建立打着自己生活烙印的小城影像志。

在小城久了,也看过了太多人世百态。小城太小,如一家人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相处,共荣共生。

小城见证着我的成长,我也见证着小城的变化。不管我走出去多远,路走得多快,小城永将是心的栖所与归宿,与生命一起。想必,您也会如我这般,心停一座城,直至地老天荒。

章丘的夜安安静静

文/马业赞

喜欢章丘的夜,看着漫天繁星,遐想种种神话传说;喜欢章丘的夜,嗅着夜来花香,轻闭双眼自我陶醉;喜欢章丘的夜,一个人,安安静静。

章丘的夜,很美。有人说,夜的天空是深蓝的。抬头望去,夜空在星星的点缀下像极了一块精致的蓝布印花。没有喧嚣,没有烦恼,有的只是内心深处那一片宁静的乐土。

章丘的夜不像上海那般歌舞升平,不像北京那般寂静严肃,而是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美好:一轮圆月,一群小山,一汪泉水,如此简单的元素却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偶尔会有轻风吹过,吹得树叶沙沙响,警觉的鸟儿也会在窝里扑哧一下翅膀,月夜下大自然制造出来的动也更加突显出了章丘夜的静。

章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城市,汩汩流淌的泉水哺育了章丘大地上一代代的子孙,婉约派的词风也让章丘人感受独属于章丘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干净的城市,新鲜的空气,多彩的阳光也在保佑着章丘这座拥有龙山文化的小城。

如果把章丘比作一个有文化涵养的待嫁新娘时,那章丘的夜就是新娘出嫁时所穿的凤冠霞帔,唯美,高雅。章丘的夜是有灵气的,每当夜晚你进入梦乡时,路边的野花会偷偷的竞相开放,泉水中的鱼儿也会趁着洒满月光的时刻徜徉湖中,漫天的霓虹像极了专为他们设计的舞台灯光,一切是那样的和谐,一切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华灯初上,一个人走在开满鲜花的碎石路上,伴着安静的路灯,漫无目的的逛着,细细体会着路边的那股暗香和心中向往的那份淡淡书香。不经意间,就有了种熟悉的文人墨客感觉。异乡的游子对此颇有感触,多年之后,当他们回归故里时会发现,章丘白天的那份激情已经让章丘迈入了所谓的现代化城市行列,那冰冷的高楼大厦已让他们找不到那些年遗失的美好,那车水马龙的嘈杂声也令这座小城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那滚滚的浓烟亦使小城的“天然氧吧”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唯独章丘的夜,帮他们找回了属于他们的那些曾经,那些回忆,那些温馨的感动。

夜未央下的章丘像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令人不忍心去伤害她。每当半夜睡不着觉,出来走走时,你会发现,章丘的夜原来比想象中还要宁静,宁静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你那颗浮躁的心也会随之平静下来,看着繁星下的章丘,你会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温和,有一种“我生活的小城原来这么美”的感觉,想大喊却?又怕惊扰了睡梦中的“姑娘”,“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于描写章丘的夜再合适不过了。

章丘的夜最美时段还当属破晓之前。每当天边出现那团鱼肚白之后,对黎明到来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会愈发强烈。看着天边的云彩一点点变红,看着黑夜一点点褪去,突然有种很舍不得的感觉,舍不得黑夜的美,舍不得黑夜的静,舍不得自己对黑夜的那份情有独钟。

章丘的夜,温馨,知足,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在安静的夜里,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专属于章丘的画面:夜幕下一轮圆月,一群小山,一汪泉水,一个人。

春雨沉醉的晚上

文/叶强

连续两个晚上都在学校加班,鄂东小城的春雨却如期而至。回家时,豆大雨滴已变成了雾蒙蒙的细雨,走在雨中镜片很快就模糊了,也懒得去擦。没有打伞,把大衣紧了紧,一阵风儿似乎想打开这雨的帷幕,可是只能摇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不禁加快了脚步,可是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我的世界也慢慢变成雨的世界了。

很喜欢李商隐的《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李商隐的夜晚总是下着雨的惆怅的夜,他对雨的感觉是那么细腻动人。我呢,走在小城的街上,四周是黑色的夜,雾蒙蒙的雨,那么安静,银白色的路灯柱,早已收摊的水果店,马路上疾驰而过的耀眼车灯,偶尔会遇到的撑着伞的行人……那种“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的山中景象,只能穿越时光隧道才能感受吧。

最近上课刚好和学生讲到了天气,周五还是一个很好的晴天,可今天已经是连续下了一天的霏霏阴雨了。这样一个春日的雨,总是落在每个周末,每次和同事约好想趁晴天去踏踏青,也不可能了。连续在小城窝了几天,也该出去走走,也许明日爬上青山,走进绿水,经过又一场夜雨的甘霖润泽,春天的野外应该早就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吧。只不过,明天又是一个工作日,何不趁现在工作已做完心无挂碍,在雨中徜徉一番呢。

走到大街转角时,微雨变成了细雨,超市门口的铁皮屋顶也嗡嗡地响了起来,用手一摸,头发湿透了。纪伯伦说“雨是上帝从天上洒下的银线,大自然用它来美化山川”,而这种细雨却是专门为黑夜中还在奔波的我们准备的吧,她不忍心把我们瞬间淋湿,更愿意像朋友一样默默陪我们走完这一程,愿意用她的温柔浸润我们的身心。在有雨的日子里,我们却犹豫起来,其实这也是我们对内心的一次自省,一次对自身的美化过程。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微凉的夜色里,独自藏身安静愉快的境界中,也许她也是这样想的呢,她从天上落下时是那么的纯洁无瑕,她不喜欢白天,不喜欢被人看见,更愿意在夜晚出来溜达,让自己自由翱翔在天地间。

回来时已经快转钟了,外套已经湿透。拉开窗帘看看窗外,漆黑一团,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划破雾气,紧接着春雷发出一阵隆隆的轰鸣声。此时,恰好每天准时经过小城东侧铁路的一列火车鸣着汽笛经过,雷声伴着滚滚车轮渐渐远去了。

小城

文/山风

并非如众人想象的宁静,它也有它的喧嚣。但总归能留下几处安宁之地,等人心烦意躁之时,缓缓走不上几步,就已到达山清水秀之处,最后舒心。

小城的山清水秀虽易变,也是不变的。或许多了几条便捷的盘山公路,多了几声汽车鸣笛,那山还是起伏如笔架,那水还是清冽如酒酿。它的变化从不让人措手不及,即使多时未归,也总能找到那些依稀仿佛的所在。即使那头有了新街,这头也还能看到儿时食指摩挲过的砖墙,墙头的几丝草条还是那年夏天的模样。只是那年够不着枝头花苞,现在已能凑过头一亲芳泽。

在瞬息即变的外面奔忙总是常感陌生与不安的,那些拐弯抹角的未知总让人惊魂未定之余又怕下一步踩到滚石。相比那精彩而无奈的外面,悄悄走在街边也能遇见打招呼的笑脸,三言两语便没了落寞,几句寒暄就宣告了不必低调。这是我的地盘,有人关心有人问候。

即使久未归,终于置身小城的街上,却常常偶遇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早上西街川流的人群中居然碰见歪搭着脑袋的笨小妹,还是用那不经世事的眼神看着你,只是她还是长高了些;下午街角的邮亭小屋,那患小儿麻痹症的大哥还在卖报闲暇时与邻居老头下象棋。于是,余留一串默叹。

呵~原来你还在这里。一直在这里。

是啊,一直在小巷街角的面馆,虽不是百年老字号,但也吃了很多年了。还是那味道,那么多选择,还是那碗附送的酸萝卜骨头汤爽口,还是那么多人响亮地喊着要吃点什么,灶台前的大妈还是那样应着。

菜市场的绿色总是新鲜,总还约定俗成地用着稻草捆绑,菜叶上的水珠让绿色闪亮,菜茎断处的青绿告诉人们它采自今天的清晨。睡了个饱觉的大姐慵懒地东瞅瞅西凑凑,买了几个果子,在买南瓜的菜筐前送出两个给瓜农。卖菜的爷爷摸着胡子抽着叶子烟,用两捆的菜的价钱卖了三捆菜,谈笑着天气热了早点卖完早回家。

从未居住过小城的人,不知道还有这样既热闹又舒缓的生活节奏。一切随性,自己说了算。正如未出过小城的人,只听说有一种不可承受的奔忙。

小城

文/黄玉莹

我是越来越爱它。

和朋友趁着学校放半天假,去了环城的那条河的对岸。渡河的小客船随着水流轻轻地晃动。我极为兴奋的踏上船去,拿着自己那份救生用具。开船的是个五六十岁的妇人,用竹竿撑着岸将船微微推离岸边,而后发动了船的引擎。我望着那离我很近的、有淡淡水波的河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是第一次坐船,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小城。

河对岸开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有肥胖的蜜蜂在上头盘旋。我们沿着河岸一直向前走,目的地是不远方的一处石壁。想去看看那峭壁上,有没有长得好看又没见到过的花。沿途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妇人与我们攀谈起来,并送了我们一人一节自家种的甘蔗,给我们指了去那石壁的路,她的狗卧在田间,不叫不嚷,安详极了。

到了石壁的下面,却是没见着什么奇花异草,倒是有一片不大不小的草地,没过脚踝。一棵粗壮的大树就在岸边,在这片草地旁,我们欣欣然再次穿过来时经过的那片小竹林,却遇见了几个同校的学长,他们也是冲这儿来的。我们看着他们在那嬉笑,也与他们一同大笑,无声的河畔被我们弄得笑声不绝,竟有些热闹。

走时,我远远的望见了河流转弯的方向。那边可以清晰的见着,有高大的楼房。没有被楼房挡住的公路上,有行人和汽车来往,我脑海里有那里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有行色匆忙的路人,有琳琅满目的商场,也有这田间的油菜花,有这耕作的人,有乖乖趴在田间的小土狗,有那微摇晃动的小客船。

我可以直接从教学楼里望见城市的中心。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望见那里灯火阑珊的光彩,听见有些模糊的汽鸣,自己也像是落入了一个不眠不休的交织着盼望的梦里,广场上射向天空的光束,叫嚣着那里不灭的光芒。

我又望向另一边,灯光寥寥无几的另一边。客船已经停运了吧,几家的灯光亮着,似是黑夜里巨大的野兽睁开的眼睛,几声犬吠传来,才让人明白,那一片黑暗下覆盖着劳累的人们,这小城里不曾停留的人们,有的依旧向前,有的一夜好梦。

那都是这座小城里的风景,包括那光彩照人的城市的中心,包括那开满野花找着野草的资江河畔,那都是小城的人,包括那走在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包括那嬉笑在油菜花田的学生。我自然知道,这个小城还会给我太多太多的惊艳。可哪怕我只是在小城的一隅,也已是深深地爱上了它。

它值得所有人,走在那条贯穿整个小城的公路上,一直从这头,走到那头。

它值得每一朵花的香,值得你点一盏茶,坐在树上,好好品一品。

它值得你去找你桃花开满天,灼灼其华。

小城,小城,小城故事多。

小巷深深

文/董宁

长长的发辫飘举在空中,缓缓垂落,然后嵌在一座小城,于是就有记忆中的小巷了。

外婆家住在那座小城,我童年的时光在那里度过。从小生活在那条深深的巷子里,对小巷的记忆便是对小城的记忆了。在童年的印象里,小巷像妈妈甩来甩去的辫子一样美。

那是江南的一座小城,城不大,但清隽明媚,如一弯月湿淋淋地从水里捞出来,清亮亮地挂在眼前。若小城是一幅静美的图画,小巷便是画面中灿然的花朵。若小城是一篇恬适的散文,小巷便是散文里最为恰当的措词了。

小巷探头欲出,可总是不肯走出来,像一个妩媚的女子,羞羞答答在自家门口张望一下,又马上躲进深闺。小巷深幽,雅静,在小城住久了,和小巷混熟了,才能触摸到小巷悠闲的风度。

从繁华的大街走进小巷,像从现实走进了历史,思想也从激流泻入缓滩,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过往的回味,古香古幽的感觉,一下子就会涌上来。

小巷幽深,欲穿越它,须有一定的耐心。慢慢踱入小巷,走得两腿发酸,眼看前面已经到头了,一转弯,仍是巷陌深深。小巷弯弯曲曲,绕来绕去,让人感到它的幽婉,更感到丰富的内涵。看惯了长街的直白,就到这里来体验一下小巷深处的美妙吧。

长长的小巷宁静安详。向里面走去,往往你的踱步是小巷惟一的流动,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听到自己的足音。你环顾小巷的静谧,连一粒尘埃也不放过。小巷打量着你的新鲜,连一个眼神都看得真切,于是一种微妙的呼应和心与心的交流便漫洒开来。

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上面的一串串藤萝像古朴的屏风,斑驳的苔痕更增添了小巷的凝重与深沉。青砖黛瓦的缝隙间,蒿草轻轻抖动。坚实的青石板,给小巷铺上了一层厚重。门窗上的格子花,在岁月的长廊里给人一种经久的回味。微风轻吟,几枝怒放的花朵从墙头摇曳红艳,又是那样的生动和灵秀。

深入小巷,会体味到一种独特的闲达。如果你过度劳累,就来小巷走一趟。如果心情烦躁不安,小巷又会让你神清气爽,心境怡然。小巷不是什么名胜,却有着特有的美妙和魅力。

小巷,那个江南小城的小巷,滤去了都市的浮华和喧嚣,花朵一般绽放在我的情感世界里,时不时生出一份深深的怀恋和眷念,于是对小巷的回忆便水一样漫上来。在外婆的呵护中,在小巷的视野里,我的童年编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小巷便在这画面里开着花,闪着光。

黔东人的浪漫生活

文/吴伊然

我有幸几次从黔东小城铜仁路过,流经于铜仁市中心城区的锦江河是这座小城里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无论是在春秋,还是冬夏,你都尽可以从这锦江河上领略到这座小城里人们的幸福生活与浪漫情怀。

贵州简称为黔,铜仁地处贵州东部,因而又名黔东。关于铜仁的历史人文,我是不甚了解的。只知晓有一座着名的佛山圣地,即梵净山,是世界自然保护区。事实上梵净山已成为铜仁这座小城在外界的一个代名词。至于铜仁还有其它的重要风景名胜,却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比如,与湘西交界的武陵山脉中国南方长城遗址。还有贵州第一大河乌江的十里画廊就在铜仁的沿河县,以及锦江风景名胜区水晶阁等等。我喜爱旅游,但我对铜仁的景点还不怎么涉足过。仅从几次匆忙的路过,看到铜仁城区锦江河上的风景与风情便可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种浪漫的生活理念和与生态自然的青睐情怀。

曾记得,第一次路过铜仁城区时是在二00六年的冬天早晨。我们的车驶进铜仁城区时,天还未亮好,城里的生活便已开始繁忙起来。锦江河上升起腾腾的雾罩,整座小城隐没在群山绿色的怀抱里。天边的太阳已经开始泛红,但还未升起来。锦江腾起的雾罩下面响起朗朗的欢笑声、击浪声、戏水声。我们的车匆匆驶过,沿江而行。不远处便看见一群人在江水里游荡戏水。我们的车从进入城区到驶出城区的这一段锦江河水里都能够看到人们褪去衣物在水里自由游泳的情境,这让我这个外人很是好奇和向往。

铜仁的冬天是很冷的。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车窗玻璃上罩上层层的雾气,见到阳光后开始化成水滴,能够清晰地看到它流动的曲线,恍如动听的音符。因为风大和寒冷的原因,我没敢打开车窗,透过车窗观看水上游泳的人们是有些模糊的,只有那爽朗的笑声来得清脆,于是有些地方只能用遐想去补充,以得到心灵的满足。

锦江河上游泳的人们有着不同年龄段的男女老少和中青年人。老人和小孩是最令人钦佩的,为他们能承受冰冷的江水而钦佩、而赞叹。中年与青年人则是这座小城里浪漫生活的一个场景。中年人平时定是很忙碌的,这座城市虽然娇小,但却精致繁华,不像是一座老城,更像是一座新兴起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没有城中村的阴影。这里的人们衣着讲究,生活秩序井然,以环境质量而闻名,拥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美誉。当然,这些情况都是我同车的朋友介绍的。我也去过不少城市,很多都是大城市、大都会,省份城市的也不少。但若要在脑海中找到一个像眼前这座小城那样干净,恐怕是没有的。小城的路面清洁,环境优美,房屋崭新而高耸,几乎看不到旧楼房。街道宽广,生活秩序井然,路上行人很是懂得遵守交通法规,城区绿化优美。听朋友说,小城里的人们都生活得很有规律,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拼命地努力,而在工作之外却是基本上不谈论工作之事的,而是尽情地游玩,把什么都阁在了脑后。当然,决不会忘记工作时间。

在锦江河里游泳是小城人们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不光是男青年喜爱游泳,女孩子们也非常热衷于这种浪漫的生活方式。男青年热情奔放,女孩子落落大方。那些绵绵的情意在锦江河水里涌动,真是温馨浪漫。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城市里的女孩子是不敢在河水里游泳洗澡的,尤其是在流经城中心的河水里。河边路人众多,女孩子哪有这般胆量?然而黔东这座铜仁小城的女孩子们就能响亮地回答你,她们不但敢,而且还自然大方,以游泳为浪漫的生活理念。她们像在卧室里一样褪去衣物,赴向清澈幽蓝的锦江水,以拥抱的姿势沉醉在无尽的浪漫喜悦里。更多的时候,她们穿着三点式的泳装,也有完全褪去的情况。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群人;也不是一两次,而是每次游泳都会褪下来换洗,然后穿上新的衣装。她们并不偷偷摸摸、躲躲闪闪,而是落落大方、自自然然。引得不远处的男青年们眼红心跳。于是,此时小城里特有的方言山歌便响了起来。一句句,一首首。

她们因为常在锦江水里游泳,皮肤天生丽白,自然而健康。锦江河水源于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水质良好,沿途未经污染,是小城人非常珍惜和热爱的自然对象。

她们并不羞怯男小伙子们的热烫眼光,大大方方、若无其事地在江水边的沙堆上行来走去,换洗内衣,照射阳光。那摇曳的双乳凸起在纤细的胸脯上,你也尽可以看到双腿间那若隐若现的黑毛。但你不得靠近她们!一旦有人来,她们也是不怕的,她们往往会赴向水中浸在水里,等你走过后再上岸来。有些小伙子故意把脚步放慢下来,表面上眼睛往前看,其实他们眼角的余光在偷偷地斜视着江水里女孩子们的胴体。女孩子们游泳通常都是一群人来,很少一个人。当然,小城里的男青年们是懂规纪的,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从不会违反女孩子们的信念。他们只是远远地看着,唱着山歌以逗得女孩子们的芳心。男女青年更多的接触时间和地点都是在城里,而非水中。若想要在江水里与女孩子一起游泳洗澡,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和她结婚才行。这座小城人的内心信仰的确很有意思。

现在我透过车窗看到的几个女孩,她们都穿着三点式的泳装在沙滩上手舞足蹈,些许是锻炼身体吧!只有一个女孩在水里慢慢地脱下内衣,露出丰满的双乳。先前我还以为她有些羞怯呢?你看,她上岸来了,大摇大摆的,双乳一摇一晃地荡来漾去。双腿间的黑毛若隐若现,坐在靠江水边车窗的人们都窃笑了起来。只有朋友依然,朋友说这是铜仁小城特有的生活风情,是小城人浪漫生活的一种方式。朋友还说,铜仁小城的人们浪漫生活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极其丰富曼妙。但我没有机会去感受和聆听了。

第二次路过黔东这座铜仁小城是在二00七年的夏天。铜仁的夏天是很热的,是贵州温度最高的地方。铜仁的天气就是这样的雪上加霜,冬天极其寒冷,是贵州最冷的地方之一,夏天又太炎热。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不过有一个好的现象,在夏天时,梵净山顶由于海拔高,气候好,是很好的避暑之地,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凉爽宜人。

这次路过铜仁小城,并不是像上次那样匆匆忙忙,而是要在这里住上一宿。这让我一时无比兴奋,总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期待。同行的朋友说我像是要去见初恋情人那般激动,有一些兴奋,又有一些紧张。

我们来到铜仁时已是傍晚时分,在小店里吃好饭,放置好行李,便径直向锦江走去。小城街边行人稀少,这出乎我的意料。在别的城市里每到傍晚时总能看到人潮涌动的人群。但这座小城的路边石凳上只坐着寂寥的几个人,多半是老年人。他们手中的扇子轻轻地摇扇,他们并不谈论时事新闻,也不怎么探讨历史人文之类的话题。他们喜爱交谈街头巷尾的新鲜小事。比如,有位老人说他今天早上从锦江河边捡了很多奇形怪异的鹅卵石,另一位接话说他今天在锦江水里钓到几条大的鱼儿。我由于急着要去锦江河边看看,没来得及细心聆听他们的谈话,只是在去河边的路上匆匆听过的交谈。

在夏日的黄昏里,锦江河是铜仁这座小城人唯一的“游乐园”。大伙都到这里来游泳戏水,清除炎热,享受清凉。无论是官员,还是文人,抑或普通的市民,在这里都是笑容满面、欢歌不断,相互尊重、相互交谈,其乐融融。泛红的霞光洒落在锦江河上,那幽蓝的河水刹那间染上金黄淡红的颜色,渐变式的铺展开来。

不多久,华灯开始初上。躺卧在沙滩上的人们还不愿离去,江水里的一部分人上了岸来,开始穿衣回家。然而锦江水里依旧热闹激荡,男女青年们还意犹未尽,乐此不疲地守候着这江水的清凉。

锦江水上也有船只,但小城的人们都不怎么喜欢坐船,船是专门为游客准备的。我们一行登上船舱,沿江水而上。江边的沙滩上躺着分不清大人小孩和男人女人的赤裸身躯。暗夜来临,但他们并不互相侵犯。他们心中都有着纯洁神圣的信念。我坐在船头看着江水一浪一浪地摇荡,夜幕掩映下的是各式各样的内衣颜色。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内衣秀的舞台。不一会儿,朋友也来到船头,靠近我说:要不,咱们也下河游泳去!我转过身来看到朋友那股艳羡而渴望的眼神。但我不会游泳,这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以前在别的城市里生活倒没怎么觉得不会游泳是缺陷,可在眼下却是莫大的耻辱。

黔东人与湘西人共拥武陵山脉,但却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湘西人的生活和性格显得宁静、优雅,黔东人则豪情奔放。湘西人的浪漫是在思想交流上,黔东人的浪漫是在生活行为里。但不置可否的是这一武陵片区的人们都热爱自然,甚爱家乡。他们都不虚荣、不浮华。他们懂得勤奋工作,也懂得享受生活。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培育成了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后来我还几次路过黔东的这座铜仁小城,都会在工作之余情不自禁地抽时间去看看锦江河水里的风景。虽然那些游泳戏水的人们早已是一批换了一批,但江水上的游泳者却从未减少。明丽清澈的锦江水培育了小城人游泳的生活习惯和浪漫情怀。与锦江有缘是小城人的荣幸,与铜仁有缘却是我的荣幸。路过,不惘然。

种下一粒绿色种子

文/玉冰

当我走进南和县城的一瞬间,我便迈进一幅朗润秀美的图画里。深秋的季节,没有丝毫萧瑟与落寞,触摸到的,皆是温润明快的绿意。朗润也好,温润也罢,似乎都是用来形容生意盎然的春季,可当我深陷进秋季南和县城的和美世界时,被清爽的风,裹挟着逼人眼的绿意彻底融化了,认为用这两个词形容是绝不夸张的。

汽车行驶在宽阔整洁的大道上,你的眼睛便被道路两旁苍翠挺拔的树木和绿茸茸的草地吸引,草间还夹杂着各色小花,眨动着笑意盈盈的眼睛。那些绿色的精灵舞动成一串串悦耳动听的音符,飘荡在洁净安谧的小城上空。行人和汽车极少,我们的车一路向前,飞驰在通衢大道上,顺畅得犹如在高速公路行驶,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起来。

这里,没有大都市的拥挤和喧哗,没有生存竞争带来的难以喘息的压力,人们有着别样的安闲自在,过着舒心幸福的生活,又不缺乏内在的秩序。无论从行人从容的步伐,还是从他们的满面笑容里,你都能读出他们内心的坦然与安定。

在这个深秋的早晨,一缕缕浅黄色的阳光,将天地、小城与我连在一起。温和的阳光透过薄如蝉翼的雾霭,洒遍小城的角角落落,落在凌凌的湖面,水纹上就镶嵌了淡淡的黄边儿;落在阔大的青桐叶上,叶子就盛满暖阳的馨香;落在尖尖的草籽上,草籽就戴了一顶绚烂的帽子;落在高高的楼顶上,楼顶就成为它们的舞台。光线继续游弋,落在和阳广场,一位穿宽松大衫的老者,正娴熟地舞动手中的宝剑,宝剑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当我们一行人走近时,他依然专注地练剑,心无旁骛。广场周围的喷泉,开出朵朵晶透的玉花,成为这幅晨练图最美的背景。看那边,园艺工人用他们的巧手挥弄着剪刀,裁出一个灵动幻彩的秋天。

走进广场深处,满眼是绿。高高低低的树,树下是大片大片的草地,顺着坡,沿着路,几乎一眼望不到边。而道路却是弯弯曲曲的,铺满各色的鹅卵石。你的视线不断被扑面而来的树木挡住,当你绕过去的时候,豁然开朗,眼前又呈现出别样的景观,你就一直被牵引着,从一条小径走进,沉醉,又从另外一条小径走出。当你正被巨大的无边绿浪淹没时,眼前又突然一亮,大片金黄的芙蓉,粉色的月季,深红的火炬树,正在秋风里招摇。这时节的虫鸣犹如音乐会的合奏,轻缓的,急促的,婉转的,低沉的,都从草叶间传来,编成一串,叠成数层。鸟儿们也啁啾在枝头,忽而就从你的头顶扑棱棱飞过,落在另一个枝杈间,开成朵朵会唱歌的花儿。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到许多天籁之音,大自然的和谐美好,生命的自由张扬,在这里得以最真实的呈现。你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这时,你会突然间忘记身在何处。

如今的南和,县城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城区绿化面积233公顷,绿化覆盖率3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96平方米。和阳广场、宋璟梅园、兴和园、人民公园宛若一颗颗绿色的明珠,在南和的大地上熠熠生辉。我真的无法将眼前的一切和它的往昔联系在一起。

在我印象里,南和是我市较为落后的县,窄窄仄仄的街道,低矮破旧的房屋。短短几年间,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繁荣,和美,安定,与历史上那个物阜民丰的南和相契相约。

南和,西汉建县,历史文化悠久,古有和城、和阳之谓,亦有澧川、嘉禾之称,自古土膏禾茂,稻香鱼肥,得冠“畿南粮仓”;物阜民安,人和识礼。正是这样一片和谐安定的沃土,孕育出多少风流人物。从这里走出了晋代功臣张宾,唐代贤相宋璟,明代贤臣朱正色,当代艺术家白寿章、祝元昆,等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品性。从南和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中,我读到了北方性格的粗犷豪放和大气,也读到了南方性格的婉转细腻。当一轮江南的月照进北方小城“苏州一条街”时,这样的品性显现得尤为突出。那街是仿照江南建筑打造的,街口矗立着一座高大华美的牌坊,上书“苏州一条街”五个大字。“江南水乡”建筑群袅袅婷婷地依偎在小城的温柔怀抱里,依水建屋,随水成街,沿街做市,白墙黛瓦,俨然就是复制了一条姑苏的街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行,草坪幽幽。水街之上,品茶、饮酒、购物,别具一番江南小镇的情调。更有一首二胡曲,从水中心那座黄瓦飞檐,古朴典雅的小亭徐徐传来,演绎着南方的空灵和幽怨,丝丝缕缕的声音如山间轻吟浅唱的溪水,绕过冬青,飘过柳丝,在宁谧的夜空四散开来,时高时低,若隐若现。

站在九层高的万佛塔上,小城夜景尽收眼底。新建的高档楼房小区,风格相异,高低有序,鳞次栉比,成群连片。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和着路灯的黄昏,小城沐浴在温和的色调里。大量的植被,漫漶出特有的气息,绕着小城,流淌成一条弯弯的河。北方的清风,裹着南方的月,入了人们的梦乡。

胸怀宽广,南北兼容,是小城的性格,更是小城人的性格,他们真正参悟了中国的和谐文化,悟透了“和而不同”这四个字。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了绿色的发展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胸怀,才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高瞻远瞩,锐意创新,才迎来了和谐美好的前景。

有了科学理念的因,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果。那么,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有些地方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着眼当前利益。这样的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果呢?

静静的元宵

文/夏梦垣

元宵,中国人仅次于春节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共同的映像。记得小时候,元宵,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最热闹的日子。每每那天,街上就会响起隐隐嗡嗡的小曲儿、嘻嘻哈哈的欢笑。孩子们提着灯笼满大街地跑进跑出闹花灯,好不热闹。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化却悄然发生了……

2016年,又一个元宵,感觉上,小城应该依然会很热闹。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走在家乡小城的街道小巷,拼命睁大眼睛,想要寻找儿时热闹的记忆。可惜……

小城的寒风中,我饶了一圈又一圈,满怀童心地寻找花灯和儿童,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始终是空空荡荡的街道。偶尔见到几个行人,也是低头看着手机,拼命冲刷元宵的红包。衣袋的手机此时响起了一声来新信息的提示,打开看看,原来是大城市即将举行游灯盛会的新闻预告,和各类企业和朋友们相互的祝福。儿时的元宵……不再了。

我急忙朝着四周张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节日的气氛,哪怕只是为了发发朋友圈也好,却无法如愿。寻寻觅觅之间,我来到了街市,看着推推搡搡熙熙攘攘的人群,才算有点安慰。

尽心细想之下,也的确明白了。时代在变,老照片也是最终会尘封的,人没有永恒的童年。

如今,花灯,依然是元宵的主题,只是成为了大城市的标志,大城市的招牌了。而代表小城生命律动的儿童之间大街小巷地奔跑嬉闹闹花灯的场景却已不再,小城变得平静,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自然也就没了曾经儿时的温暖和欢乐,不免得些许有些遗憾。

只是还好,团圆的心还在,佳节的大街虽然没了往昔的热闹,但是街市还是人头攒动,老人们依旧买鱼买菜,忙着为还没外出的子女张罗元宵佳节的一桌团圆饭,好让离家的子女依然记得家的温暖。有些即便是儿女们都在外发展了,也为了让儿女知道他们还算过得好,照样忙里忙出,心怀念想。这么说来,小城的元宵,也是还在的。

元宵过后的一天,想到了写些什么,然而几番打开电脑欲言却又止。对于小城的平静过于不安,情感爆发却又无以表达。纠结到底是零零碎碎,思前想后,草草勾勒了几笔又停停顿顿,实在也是有点无奈。不过细想回来,或许只是感觉不同罢了。元宵,主题毕竟应该是团圆,而各种团圆的方法和祈福仪式,也只是个形式。团圆还在,静静的元宵,也算是别样一番,有了团圆,还去祈求什么呢,还是补个迟来的祝福较好。祝福什么呢?就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快快乐乐吧。

小城漫步

文/高士林

说实话,我居住的这座小城这几年的变化越来越大了,特别是绿化地带的扩张,几乎扩张到了每一幢楼宇的墙根处。曾经无人问津的那些“空地”、“闲地”慢慢地均被绿色与花卉所吞噬,就更别说湖岸桥傍了,整个一座小城,倒像是一个天然大氧吧。

这些天闲着,尽管秋凉给人几分寒意,但每个傍晚,我都会出门转转,有时是在小区内,有时是在大街上,最让我流连的还是湖畔,及湖上的小桥……

湖畔、桥边,路灯掩映在绿树丛中,繁星般闪烁;杨柳依依,绵软的柳枝在晚风中招手,仿佛一群群玲珑的蝴蝶;亭亭的莲荷在湖面上簇拥,宛若一群群清新脱俗的舞女;整个一座小城仿佛被花蜜浸润过一般,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充满了迷人的甜香味。

如果说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火、绿树花草给小城披上了一件硕大的华服,那么小桥两旁的湖则是小城明亮且灵动的眼。每每站在小桥上听湖水在桥下轻轻流淌,那细柔的声音飘荡在小城夜空中,仿若迷人的小夜曲,弹拨着我的心弦,我的心便会如湖水一般澄澈清明。

其实,湖畔让人流连的远远不止这些,每一次转悠,我都怀有一种认识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总觉得前方一定会有令我意想不到的喜悦。

每当夜幕降临,湖畔及小桥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大人们的露天舞台。湖畔那不宽的场地上有爱美女人们的“最炫民族风”,有年轻人的“伦巴和恰恰”,以及孩子们的溜冰场……

最引人注目的是小桥边老人们的“卡拉OK”。不仅有歌手,还有小型乐队呢。吹笛子,拉二胡、手风琴的都是白发老者,最年轻的二胡手怕也已过六十岁了。别看他们一个个都上了年纪,但吹拉弹唱样样有板有眼。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每次驻足聆听他们的歌声、琴声,欣赏他们投入的表演,我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人生最值得耐人寻味的年纪,莫过年老至黄昏。我想,当我老了的那一天,也要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

在小桥上转悠,时不时会有几片树叶飘落。每逢此时,我会静默地站立,目光凝注那青黄、浅绿、紫红,在晚风的轻抚下或静默或翻转着,不悲不喜。这些小生命啊,起始于青葱的春,绚烂于热闹的夏,陨落于丰盈的秋,我想,这也许就是它们洒脱一生的完满吧。

其实,人生一世,本是一道风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葱郁时枝繁叶茂,凋谢时心境安详,岁月如桥下流淌的湖水般,悠悠流向唯一的彼岸。既是如此,我们何不自在逍遥,尽览一路风景?然而,大多数人却被欲望劫持,眼里只有遥遥的目标,全然忽略了湖畔绿柳扶风的雅致,薄雾岫云的曼妙,忽略了小桥边字正腔圆的韵律,白首相嬉的洒脱……更不知道,生命里有着太多的不期而遇,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美好。

凉风起,寒霜降,但我的心头很安详。因为我懂得了无论身处何时,无论获得什么,都是人生的财富,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在小城里漫步,我感悟到了很多,很多……

小城听雨

文/雪逸

有一次,我说“来小城听雨,一定很美”,于是就来了……

这是一座诗意的江南小城,它非常适合一个雨季,氤氲的雨丝,缠绵着闲适的温柔,便就可浸在如烟似梦里想起心事来,这心事如缕缕烟雾,濡湿到某个深处,便也羽化成一个故事,想必,这样的故事一定唯美。

不知道什么时候,恋上这个小城,一次次踏足,总有印痕留下,或喜的、或忧的、或怒的、或痛的,一滴滴丢在这里,搁浅着悱恻,总是让人割舍不下,来了,去了,心却悄悄的丢下了。是为某个雨巷,还是雨巷里的那个人……记忆的深处,如宣纸里的墨影,能淡出若烟的写意,可以为她写诗,为她写小说,为她写精美散文,可总是写不出心底隐秘,那是封存的一坛女儿红,酿着满满的心事,总是在某个雨天里,与人邂逅一份湿湿的旧事。

那一次我来小城,是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记得,那是一个诗意的茶楼,雅致里流淌着艺术的气息,这个格调是我最为喜欢的,品茗谈茶,对面的那个人可谓是讲究的,虽说,与他未曾谋面,其实已经是神交很久,与他喝茶是一种味道,那种禅茶一味的意蕴,与我的人生里,这份际遇是可以入心的,那样灵魂深处的某个点,悄悄的打开了,我把藏在心中的《雨巷》泄露了出来,那也是个雨天……

再有一次,是与我的闺蜜来这个小城,她一个同学的高级宾馆坐落此城,高级的设施我清享小城里最为舒适一次听雨,这个标间很大,除了干净雅典的两张床,一套高级的沙发茶几,古朴朴的矮柜上,放着各种淡雅的艺术插花,墙壁上几幅油画,挂在清雅壁纸上,在暖色灯影里,幻化出某部电影里的镜头,浪漫中有些暧昧了。这夜,密友出去谈生意,丢我一人在这样的意境里,心里缠满了浪漫的故事,一点点挤出来,然后一滴滴丢进窗外的雨夜里,那夜的心事,不可告人,恰是那坛女儿红……

还有一次,便是从别处旅游归来,路过小城,便有了住一宿的愿望,找了常住的那家宾馆,是个向晚的时候,没有告诉这个小城的任何朋友,安顿好住处便一个人走近了这个小城,这是个灵山秀水,温柔、恬适的好地方,我没有寻那意念里的小巷,也没有去逛繁华的街市,一个人走在烟水疏柳的城外小河,清幽幽的小河,弯曲的伸向远方,在柳堤岸,寻得一长椅我坐了下来,都说烟柳、堤岸、小河水是能生出诗来,可我始终没有生出一点点诗情来,小河上那座桥,把这个小城划分成清幽与繁华的界点,这小河便有了入得闹市也可出的清幽,它潺潺流动着岁月和这个小城风土人情,很想从河水里读到小城的历史,只是,渐渐清瘦的河床,她仿佛无力去传承小城的厚重与沧桑,一抹夕阳的投影,叠映到河水里,慢慢又隐去了,一场细雨而至,落在河里,点点的涟漪里闪烁着文字来,便成了一本书,雨成就了小城的精魂。

如是这次,我又来了小城,专拾一个雨天,不为别的,只为来小城听雨……因为,她真的很唯美……

折多河

文/范楚云

一曲溜溜的跑马山情歌,让记忆随着歌声游曳在那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游曳在那座充满灵气的山城——康定。傲然的雪山赋予了这座小城童话故事里魔幻般的魅力,清澈的小河忠实地记录着曾经沧桑岁月的印记。

这条穿城而过的河名叫折多河,因折多山而得名,它由折多山群峰的积雪融化成河,当地藏族称折多河为“贡曲”。从西向东经瓦斯沟流入大渡河,全长约39公里,落差2120米,河道曲折,奔腾的河水撞击着河中的卵石,翻卷起雪白的水花,珠沫飞溅,峡谷怒吼,气势非凡,犹如倾泻而来,由高到低,不拒细流,河水由小变大,顺着山谷宛若一条洁白的哈达随风飘扬。

古代城市一般在河流交汇处兴建,主要是交通便利水运比较发达,利于人们交换物资。不知道康定的河曾经有没有开通过水运,但它确实地处川藏咽喉地带,是物流贸易集散地。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康定是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它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地。这就注定了折多河要成为承担传载藏汉文明的纽带,见证历史的兴衰。

据民间传说,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入嫁吐蕃王松赞干布途经此地,汉藏联姻,留下佛像,护佑草原,修建了一座横跨折多河的石拱桥,当地人称架于河上的桥为“贡曲尚巴”,即“贡曲桥”,后来逐渐音变为“公主桥”。

从桥上望去,河面狭窄,只有十几米宽,往下看就可以感受到河水羁傲不驯的咆哮,像脱僵的野马,让人觉得无法驾驭,事实上也没人能驾驭,一直以来都还未看见有谁敢大胆的在折多河上玩刺激坐漂流。这条湍急的河流,如同腾飞的青龙游过两山之间的小城,龙鳞金光闪闪,随后隐隐升上半空,迎接清晨黎明的洗礼。阳光照耀,将这座缺乏生气的县城变得生机盎然。每天清晨,练太极的大叔阿姨对着河面扭动着身体,轻身呼吸,使全身充满天然灵秀之气,太极的阴柔美与河流的阳刚美使县城更加有了张力与活力;到了夜晚,月亮高悬,映衬着河面的灯光,湍急的河流让人感到一种摄人心魄的美丽,没有受过污染的它颜色碧绿明亮,如纯洁的少女一样,来自天然,出尘脱俗。

一位在康定呆了60年的退伍军人,他经常给我们讲老一辈的故事。他是烈士的儿子,主动要求到藏区参军。他父亲的战友,一位老首长对他说,家中就你一个孩子,到甘孜翻越折多山随时都会出现呕吐、昏厥等高原反应,不及时抢救,还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你不适应的话,就别去了。他斩钉截铁告诉首长他要去。他去的那时候是川藏线上最辛苦的几年,暴雪纷飞,道路凝冰,常在生死边缘挣扎。但令他最欣慰的事情是在折多河畔认识了藏族姑娘拉姆,他们成家立业,养育儿女。老人讲到这里,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他说:是她陪伴着我,渡过了那最艰辛的时刻,她就像是折多河柔情似水的仙女,安慰我的孤寂心灵;从认识她开始,心中的温暖就再也没有受到严寒的侵袭。

“张家溜溜的大哥爱上溜溜的她约”,这就是小城的爱情故事,是我寻觅的那份纯真。小城的酒是香醇的,小城的歌是动情的,小城的这条河是煽情的。陪伴小城历经一段又一段的历程,见证了锅庄文化的发祥,见证茶马互市的兴旺;跟随“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的旋律舞动一曲又一曲旋子,激励着热情的康巴儿女去创造美丽的传说,让辉煌的文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生意淡了

文/连忠照

邻居大张最近一直唉声叹气的,说是打算转行了。

我一怔:大张是小城里最早开广告部的人,也是最早引进彩色喷绘、电脑刻字等设备的,头几年生意还不怎么样,但最近十年,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前几年,小城建设省级卫生城市,要求沿街所有店铺统一制作门头,大张通过关系,承包了两条街道的门头制作,那三个月,他就赚了几十万,买了一辆新汽车。后来小城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大张又红红火火地赚了一笔钱,至于一年赚了多少钱,看看他平日的生活排场就知道了。可是现在……

见我疑惑的表情,大张苦着脸说:“你还不知道,咱这小城才多大啊,以前我的大客户主要就是机关单位的,每次只要上边有领导来检查,全城机关单位甚至村委会,都要大张旗鼓地悬挂欢迎领导的横幅,还要制作政绩展板、规章制度牌子应付检查,他们出手都很大方,一次一个单位制作的这类牌子,赚的钱就超过那些零散的商业客户一个月的业务了。可从去年开始,上边领导下来检查,再也不搞那轰轰烈烈的一套了,都是静悄悄地下基层去了,现在已经很少制作欢迎的旗帜横幅了,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小城河恋曲

文/井维娥

一个诗人曾说,“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我不知道诗人的名字,却记下了这句子。一座城市是需要一条河的,特别是一座光阴缓流的小城。

很幸运,张家港就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单单吟哦出她的名字——小城河,便让人觉得这小河颇具灵性了。尤其是改造后的小城河,宛如一条玉带缠绕着城区,使张家港这座江南小城也愈加灵动起来了。

初冬的黄昏,我打小城河路过,便被她柔软温润的气质给绊住脚了。我心里思量,《诗经》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想必这美好的情愫也跟河流有关吧?那小城河的美丽又在什么地方呢?我默默地倚伏在桥栏,开始寻找。

这是一块喧哗繁闹都市里深藏的碧玉,来到这里,像是从一个喧嚣的世界逃逸,到了一个能让人彻底宁静的世界。你看,小城河上波光粼粼,潺潺水声拍打着亲水平台。不经意间,几只水鸟从河面掠过。河畔的长椅上坐着一个姑娘,她举着镜子,静静地涂着口红。绿草地上,有三两个孩童嬉戏。黄昏里恬然踱步的老人正好被将落未落的阳光充盈。还有那岸上的依依杨柳,倒影在清澈的水中,也多了生机。

那份和谐,那份安详,那份宁静,竟是如此美好,构成了一首“天人合一”的小城河恋曲。轻风徐来,透着些许凉意,让人顿觉心清净不少。在水声欸乃中,我静静地看着时间流过。小城河如同母亲一般,温柔地把我揽在怀里,我逐渐变得神清气爽起来,多日里繁琐的郁结也渐渐散去。此刻,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呼吸,顿感通体舒泰,干净平和得如同一个婴儿。

夜幕降临了,河岸人家的灯盏亮了,小城河上开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灯光与水色共炫。河畔上热闹起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纷纷聚拢过来,锻炼运动,散步休闲,成了小城河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岸上的城里人,感受着小城河璀璨的夜景,呼吸着小城“绿肺”所带来的每一缕清新空气,一天的疲惫也就全部消失了。迷人的小城河,俨然成了小城人的心灵家园。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对城市生活的理想境界。今日的小城河,正在把张家港人的生命诗意一缕缕地挑亮!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