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家风的散文

2022/12/18经典文章

家风的散文(精选13篇)

用家风铸就国风

文/孔令建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细节无声润家风

文/肖大庆

父亲是一名医生,他的口碑极好,等他看病的人常常排着长队。少不更事的我,怀疑父亲是不是施了魔法,要不为何这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等我上了小学,同学的家长知道了我是谁家的孩子,立马对我格外亲热起来,还一个劲地在我面前夸父亲的好,说他看病怎么怎么仔细,检查如何如何认真,开的药既不贵又管用。我这才明白,是父亲认真细致的品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其实,父亲的细心不单体现在工作上,八小时之外的他同样处处注重细节。孩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某晚,我在家做作业,父亲坐一旁陪我,顺便翻阅我的《自然》课本。倏忽,父亲示意我停下。他指着课本,问我:“这个读什么字?”“蝇,苍蝇的蝇。”我答。“你看清楚。”父亲说。我这才发现,原来课本上把“苍蝇”错写成了“苍绳”。父亲又问,老师给你们指出来了吗?我摇摇头。这时父亲要我继续做作业,他则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等我做完作业,父亲将写了大半页的纸折叠好,放进我的书包,说:“这封信你明天交给老师。蝇和绳,区别大着呢。”

父亲注重细节的认真劲儿,我自小耳濡目染,并让我终身受益。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站,是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我的同事个个抓耳挠腮,为找不到对象而发愁。此时,桃花运却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学校一位中年教师主动把他的侄女介绍给我认识,是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当这位秀气的女孩第一次踏进我的宿舍门时,我发现她眼睛一亮——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间,尤其是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把她的眼球给吸引了过去。原来这个女孩也是个爱整齐、心很细的人。女孩顺理成章地做了我的妻子。后来,我调到党政部门工作,注重细节的家风更是让我如鱼得水。就说去年,我被抽派下乡挂村驻点,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却又久拖未决的事项,经我脚踏实地、注重细节、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圆满得到解决。受惠群众为此联名写来感谢信,送到我的单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重视一个个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方能成就大事。平时我对儿子的影响,沿用了父亲的风格,身教重于言教。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珠三角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前不久,他邀我过去玩,公司老板对我说:“小肖不错,工作时间不长,业绩却比一些老员工棒。”我问儿子:“你有什么秘诀?”儿子笑道:“不是你传授给我的吗?”顿了顿,揭秘:“注重细节,诚信待人。”对啊,这正是我的家风。

嵇康的家训遗言

文/吴容容

家国天下,家是国家最小的自然单元,治国如治家,家风往往影响着国风,国风返过来又影响家风。

何谓家风,一般指一个家庭中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有的家庭中,父辈将这些标准总结成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词语,让孩子从小就记住。也有的家庭,父母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些话,但是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耳濡目染,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原则,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净与脏,每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都有一个相似的标准,或者底线。

有意思的是,晋代的狂士嵇康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诫》中,却与他一生中行事的原则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晋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不但普通民众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就是当时的一些文人名士,也难以坚持自己的人格、过一种平静恬淡的日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人狂傲放浪,把当时的一些高官和名流都不放在眼中,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嵇康死时,儿子只有十岁。临死前,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想,他应该明白,此时的儿子其实还不懂信中的内容,所以才会写成文字,而不是只口头叮嘱,写成文字,就可以让长大之后的儿子一再阅读,从而能更牢固地记住。

嵇康要告诉儿子的,只是这样几件小事:好几个人从长官那里离开时,不要走在最后,免得别人认为你存心走在后面向长官告密;聚会时有人争论,你要马上离开现场,因为你不管站在哪一边都要得罪人———两边都不站?那就要同时得罪两边的人了!再有,有人劝你饮酒,哪怕你不想喝,也要端一下杯子,这样才能不让人记恨……这些处世之道,嵇康都是懂的,他在众人面前那么狂傲,都是故意的,他的生存中,其实也是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的!

他不希望儿子也像自己这样,所以劝诫儿子要恭谨小心地为人。

希望儿子过得比自己好,是天下所有做父亲的相同愿望。不愿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又是多少父亲的心声呢?愿与不愿间,都是满满的父爱!

忆家风 励后人

文/陶少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带头响应,积极参与。追溯我的成长经历,深感与从小良好的家风熏陶关系密切。回忆、总结归纳我家三代人的家风,那就是:乐善好施,勤劳节约,忠厚担当。

乐善好施,写的是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生在旧社会,家里很穷,在老家也受欺辱。据说我爷爷小时候去村里食堂打饭,村里的保长很凶,打掉了他的饭碗,还骂他是“半个饭瓢斗个脑壳,没有你吃饭的份。”后来,我爷爷长大了,听说他很能干。练兵时,他的口令很洪亮,表情很严肃,很多人见到他都怕。但他很同情穷苦人,爱帮助人。后来他与我奶奶结了婚。我奶奶很贤惠,很开朗,也特别爱帮助贫困的人。哪怕是过路的、要饭的到了家门口,她都要给碗米或给碗包谷子。即使没有米或包谷子,洋芋红苕都要给别人一点,当地人都很喜欢她。我是我奶奶带大的,她爱帮助贫困人的行为,让我记忆犹新。

勤劳节约,写的是我爸爸妈妈这一辈。我爷爷虽然很能干,但还没解放就去世了,我奶奶一个人带着我爸爸和三个姑姑,日子过得也不算好,但他们很勤劳、很吃苦。我父亲从小学医,在我们当地很有名。好多人为了报答他救命之恩,就拜敬他当干爹。我妈妈务农,很能吃苦,特别能节约,生前很舍不得花一分钱。三年前她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在她兜里还发现有十多万元的存款。

忠厚担当,指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家有四个兄弟,有三个去当兵,三个人合起来为国家尽义务至今已长达57年。我们这一代人承接了上两辈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家风。对人忠诚、为人憨厚;对工作、对岗位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所以我归纳为“忠厚担当”四个字。同时我提倡,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我们要一代一代,继承好家风,传承好家风,让好家风生生不息,激励后人。这样,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好。

“博士村”的家风

文/秦东风

河南邓州大丁村不足2000人,近代以来连出20个博士23个硕士90多个大学生,被称为“博士村”。稼穑传家、尊师重教、诗礼启后、做官为仕、文俊辈出,受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知识改变命运”等理念的影响,该村的孩子是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其良好家风,更是值得人们称道。

“遗子金满籝,不如教一经”。意思是说给子孙后代留下钱财,不如留下一部经书。做人修身要品质纯朴简约,教育子孙要用好方法。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大丁村形成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就不足为奇了。

再苦再累,也不会让孩子辍学。相对于有的人对子孙的短视行为而言,哪头轻哪头重,大丁村村民最能“拎得清”。没有文化,挣钱只是一阵子,有了文化,不愁挣不来钱。换言之,没文化出力挣小钱,有文化动脑挣大钱。

祖辈影响,潜移默化。在丁氏祠堂展览室内,中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河南省第一博士、中国杰出语言学家、经济学专家、夫妻博士、兄妹博士、美国哈弗大学博士等不断熏陶着后人,“文风鼎沸、好学成才”之风在该村子孙辈的耳濡目染中得以不断传承。

团结协作,犹如一家。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大家都会一起庆祝,“光宗耀祖”的当然不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在彼此的庆祝中,更多的孩子们当然受到了一种荣辱教育,这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法,胜过千百次的一般说教。一代代传承下去,大丁村就书写了一部光荣的族史,一部激励年轻人好学上进的族史。

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比任何广告的作用都要大。良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比把金钱留给儿孙要强过一百倍,这也许就是“博士村”留给人们的思考结论。

家风赋

文/刘慧敏

夫民为国之所本也,家为民之所出也,民风乃国事之所托,家风乃民情之所成,民风正则国运振,家风正则民情淳,故欲兴国事先化民心,欲化民心必重家风。欲建功立业,先修身齐家。士之处世,首重人品欲察其人品,先观其家风,人品之所造,家教居其首,古之圣贤,莫不身教言传,常存防微杜渐之心,朝乾夕惕,不懈励精图治之志,孟母迁居,岳母刺字诚有以也,孔融让梨,陆绩怀橘,岂无由哉,仲尼传道,唯恕与忠,孔明诫子,只淡及静,道德传家,诗书继世,士可百为,戒奢与惰,丈夫行事,贵俭与勤,陶侃日运百砖,终为社稷之臣,石崇珊瑚七尺,遂作刀下之鬼,羊续悬鱼,包拯抛砚,非己之物,虽丝毫而莫取,杨震拒金,博州灭烛,不当之利,任巨细均不沾,颜子之训,其辞切切,曾公之训,其意殷殷,先贤遗范,光耀后昆,今逢郅治,四海归心,实现中国梦,铸造民族魂,宏扬传统之美徳,树立时代之新风,扶植弟子,实师长之天职,培养儿女,乃父母之重任,以身作则,谨言慎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莫轻耳濡目染之效,积羽沉舟,集掖成裘,当知日渐月浸之工,宜塑之于未形,毋临渴而掘井,传播正能瑾,掌握真本领,五讲四美,八荣八耻,铭之于心,见之以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是观之,家风之谊,其大矣哉!

常念清贫传家风

文/刘东华

名门家风,大多有一套对本族人严格要求的行为规范,这些做人的操守,是一个家族的前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总结出来的持家之道,供后人遵循、借鉴。我们寻常人家,虽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但长辈们依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后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我们家的家风是“常念清贫”。我父亲这一辈人,兄弟5个,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和我大伯父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父辈们都有过外出逃荒或者做工打拼的生活经历,大伯父为了拉扯兄弟们,一辈子没能成家,孤独终生。大伯父年老时,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望他,买给他的食品、水果他不舍得吃。苹果放久了,渐渐出现霉变,一点点坏掉,他先捡坏的吃,把霉变的地方削掉,就这样,一个一个轮着吃坏苹果,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伯父自学文化,会打算盘,曾在村里做过会计,很有见识。前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仍时时提醒后辈们,生活要节俭,别忘了过去的贫困,要懂得惜福。

我父亲现在80多岁了,退休在家养老。退休金足以保障他的生活,但父亲依然简朴。他的棉衣穿了多年,外套也洗得发白。我们给父亲买了新衣服,他不舍得穿,在衣柜里放着,他的理由是:“衣服多得穿不了,何必都占着呢。”简朴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尽管无奈,但我们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平时聊家常,父亲提及最多的是当年的贫困。因为缺衣少食,他十多岁就出门做工,没有棉鞋,赤脚在雪地上走。“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不要忘了本,想想当年的贫困,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父亲谆谆教导。

这种常念清贫的家风,无形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常念清贫让我从小就有一种进取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敢懈怠,力争做到最好。常念清贫让人不生贪欲,我曾在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中担任职务,因有清贫之心,所以能洁身自好、不生贪念,虽有钱财过手,我也做到了两袖清风。常念清贫才能不羡奢华,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简单清静的生活,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写作上,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缺衣少食了,但“常念清贫”的家风让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安于平淡,不被欲望裹挟,去追寻身心的宁静与安乐。

家风润物细无声

文/李敬

最近,“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进入大家的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后人。

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做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行的正、立旳直,也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爷爷还常说“面子多大祸多大”,这是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莫贪图虚名死要面子。奶奶常说“人勤地不懒”“春天刨一镢,秋天煮一锅”,这是教育我要勤劳;“吃了不疼瞎了疼”,这是教育我不要浪费。“人要吐口唾沫砸个坑”是我爸爸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教育我要说话算话。我妈妈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莫饮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这是教育我要遵纪守法,孝顺老人;“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这是教育我要谦虚谨慎;“亲戚朋友脸换脸,邻里百家碗换碗”,这是提醒我与人相处之道。

这些通俗的话语就是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就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形成并一代代相传的。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禾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啊!好家风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独立……

一副楹联传家风

文/石大泉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田十亩尽种松。

记得我在读高三时,请父亲写了这副对联,贴在我们教室的门上。班主任看后,非常赞赏,他在班会上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早日成才。

其实这副对联所昭示的是我家几代人所传承的家风。从我记事起,这副对联就挂在父亲的书房里,是清末庐州最后一位举人、大书法家、经学家张子开先生书赠我爷爷的,可惜后来被毁。遵循这样的家风,爷爷、父亲和我们一辈子珍藏各类古典和现代名着数千册,有清宣纸版《康熙字典》、《石头记》、《芥子园画谱》、《镜花缘》、《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我们家不仅珍藏,而且要求子孙精读,使子孙们懂得怎样读书,开卷才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记得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我要求他认真阅读一下明代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这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的代表作,书中有一首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我叫儿子算一算,未想到儿子釆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算出了答案,其中3人喝了9瓶差酒,30人喝了10瓶好酒。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读书才有收获。我家几代人一直信奉“耕读兴家”的哲理,要求子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懂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因为读书,孩子们还牢记孔子的教诲:“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们都非常孝顺长辈,经常回家看望。这祥和的家风潜遗默化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

我们后辈没有辜负先祖的希望,不仅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学有所成,几代人中有教授,有画家,有工程师,即使是普通工作者,也酷爱读书,学好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像香甜的母乳,营养着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做稻草人,因为稻草人穿戴上衣冠,毕竟还是一个草包。

礼仪家风代代传

文/卢建斌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上好邻家,披红又插花,”可见邻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曾清楚地记得在爷爷那辈,他就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并将礼仪相处,友好相待,互相帮助,宽容相济作为家风家规来要求家人。为此,大到邻居过事帮忙,小到洒扫门街无不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楷模。爷爷教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日常生活中,只有学会了忍让和宽容,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处好邻里关系,过好平安和谐生活。在今天想来,爷爷的话语真的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爷爷如果活到现在,就超过百岁了。他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要学会体贴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想事做事,并尽量去帮助人。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令我至今不曾忘记。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闹饥荒,用关中农村的话就是遭年馑,饥饿困扰着每一个人,晚上经常有偷粮食的事发生。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爷爷突然听到家里有响动,急忙披衣下床,只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揭开麦缸的盖子,准备往口袋里灌麦,爷爷并不生气,他说:“娃呀,慢慢灌,别跌了”。小伙儿不由得内心震惊,感觉就好像是在自己家灌麦一样,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要跑。爷爷还是拦住他,硬让他灌了一些麦子带走。用爷爷的话说,小伙能那样做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了,能救人处且救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也不缺那一点。

在爷爷的熏陶和感染下,我的父亲更是继承了和众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好传统。父亲是名教师,喜爱写毛笔字,村民无论谁家过事都让父亲写对联,父亲写对联都是根据乡邻的不同家境去拟联,然后去写,因而很实际,深得乡邻喜爱。记得那年,父亲任教的村中“耍社火”,父亲提前通知了乡邻,让乡邻们都赶去看热闹,感受十里乡俗的民风民俗。父亲去世多年,乡邻们始终念念不忘,路上碰见我总是提起父亲的好,让我很愧疚,总觉得自己跟不上父亲的脚步。

礼仪家风一辈辈传下来,我更是体会出日常生活中和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美好和悦。邻里、同事见面多问好,有事相帮忙,这是多么和谐啊!不仅如此,我更是用实际行动感化家人,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乡亲们的和气。人与人相处,万事和为贵,你敬我一尺,咱还人一丈。这样人人彼此礼让相待,家风村风乡风岂不其乐融融?

年夜饭中传家风

文/王国梁

毫无疑问,年夜饭是我们中国家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是团圆饭,家里所有的成员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吃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张大桌上,欢欢喜喜开始吃饭。这时候,每个大家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家风。

记忆中,我家年夜饭的气氛总是特别热闹。我的家人性格都属于外向型,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嗓门都大,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屋里的欢声笑语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气氛非常热烈。每年的年夜饭对父亲来说,都好像召开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他要定好基调,确定主题,把控全局。我们的家风,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传承。

年夜饭准备好了,满桌的美味佳肴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不过无论我们多馋,父亲都不允许孩子们先跑到桌前吃饭。等到祖父、祖母都落座后,大人们再依次坐下,最后才轮到我们坐到桌前。大家坐好后,父亲和母亲要亲自给祖父、祖母倒茶、倒酒、盛饭,他们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每当看到母亲郑重其事的样子,我就想起父亲的话:“咱家祖祖辈辈都把孝当成头等大事,从来没出过不孝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不配当人!”吃饭的时候,必定要等祖父和祖母吃第一口,我们才能吃。

丰盛的年夜饭散发着香味儿,但我们还要耐心等一会儿,因为父亲每年这时候都要发表一番“演说”。这样一年一度的演说,是父亲的年终总结,他会把一年来家里的情况做个简单总结,然后向我们姐弟提出明确要求。我一直觉得,那样的时刻是郑重和神圣的,所以父亲说的话我都能记在心里。父亲站起身,亮开嗓子说一句:“今年呢……”我们立即竖起耳朵听。父亲每年的“演说词”大同小异,一定要强调一个“勤”字。关于勤劳的谚语,我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什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勤天下无难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父亲是小学老师,口才很好,总能够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父亲几句简单的话,明确和传承了我家的家风。村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人勤勉,能吃苦,这都得益于家风的传承。

开始吃饭了,一家人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弥漫着。小辈给长辈盛饭,长辈给小辈夹菜,气氛和乐融洽。我们把自己经历的趣事和乐事讲出来,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家人性格豪爽,笑声特别响。小屋里飘出阵阵笑语声,除夕夜显得格外温馨。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遇到了难事,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父母咬咬牙,依旧把年夜饭准备得非常丰盛。那年吃年夜饭时,父亲慷慨激昂地对我们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咱不能遇到点事就趴下,人得抗住事才行。放心吧,明年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父亲的这种乐观坚韧的精神感染了大家,也深深影响了我们姐弟。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从父亲身上汲取的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其乐融融聚一堂,年夜饭中传家风。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把家风传承下去。

节俭过年传家风

文/柳哲

中国春节,喜庆吉祥。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频繁,漂泊在外的游子,一年难得回乡几次,与家人团聚过年,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过年,是人们最轻松的“良辰吉日”,忙碌了一年,卸下满身疲惫,抖落朴朴风尘,与家人叙叙旧,与友人聊聊天,到祠堂拜拜祖,到各地访访亲。让忙碌的自己放个假,让庸俗的心灵洗个澡,怀着虔诚恭敬之心,与祖先进行一次对话。让祖先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灵,清白为人,勤俭持家,廉洁奉公,服务社会。

每到春节,先贤家训,如犹在耳,振聋发聩,涤荡心灵。翻开经史子集,翻开名人家训,戒贪戒赌戒奢记载,数不胜数。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智慧超群,操劳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留有《诫子书》,仅仅86字,影响深远。如今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浙江兰溪诸葛镇诸葛八卦村的丞相祠堂、大公堂内,高悬诸葛亮家训,警示子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祖先,学习家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千古良方。

北宋大清官包拯的子孙后裔,每每春节,都要在包氏祠堂与祖墓,祭祀先祖包拯以及历代祖先。“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重温包拯家训,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短短37字,字字珠玑,可谓是传家至宝。

从三皇五帝,以及历代圣贤,无不崇尚道德、崇尚节俭、崇尚廉洁。

孔孟推崇的百世之师、道德典范、圣之和者柳下惠,他一生恪守周礼、坐怀不乱、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创办私学、著书立说,他淡迫名利、清廉简朴、直道事人、垂范古今。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曾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宝”之一就是“俭”。俭者,简朴、节俭是也。老子告诉人们,生活简单一些,要返璞归真。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强调家长治家的职责是廉俭持家。北宋名臣范仲淹出身贫寒,功成名就后,拿出俸禄,设立义庄,教育子孙,救济族人。他为官清廉,治家节俭,百世其昌,名垂千古。

春节,我们要弘扬正能量,倡导节俭过年。学家训,传家风,一日三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节俭要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立功、立德、立言,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让节俭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廉洁文化广为流传,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阅读的美丽

文/何红雨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

父亲时而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我讲解,幼小的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出来的人物和故事。

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

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式的书房。

记忆中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两个高大气派的书柜,书柜的两扇门儿全都镶着洁净透亮的玻璃……我们,便可非常清楚地看见书柜中的藏书了。喜欢哪本,就取出来慢慢阅读。

父亲的书房还有一张宽大的床、一个长条沙发和一张米黄色的木桌。已然被书香所熏染的我,那时虽小,但已离不开书籍。

寒暑假,是我最自在惬意的时候,因为那时,可以一整天都泡在父亲的书房中,只静静地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

也常常会为一本还没读完的小说而忘记了吃饭,直到母亲将一碗温热的饭送到我的面前,才想起——呀,我还没吃饭哩。

参加工作后的我,换过几份工作,但是,却都不曾放弃过阅读。也是因了不肯丢弃的阅读,我才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女儿学前班时,我常常会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带她去少儿图书馆。犹记得那时的她总是欢愉自在的,甚至不需要我的跟随,便只一个人,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中,寻觅自己喜欢的图书。

喜好阅读的我,不知不觉间,竟影响带动了女儿、甚至老公,来参与阅读。

静寂的夜里,开启一盏略微晕黄温暖的台灯,然后,或静坐于桌前、或斜倚于绵软的沙发,细细地阅读一本自己分外喜欢的书籍……世界,在那个时候,仿佛都是自己的。书中的文字跳跳跃跃,亦翩翩跹跹,于是,心绪便也轻灵欢愉起来。

有天,读初一的女儿,捧回一份“西安市碑林区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便再次肯定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感觉到“家风”——家庭(家长)风气与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正是喜欢阅读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女儿,使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更提升了个人素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曹文轩在《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一文中这样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而今,在我一个人,十分恬静欢愉地回忆一些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属于我们的“家风”——阅读。

那是父亲传承给我们的一种高尚良好亦难能可贵的“家风”,这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

正因了这种阅读的“家风”,我们一家人才会在纷纭喧嚣的尘世中恬然淡定,也内心宁谧从容。

早春的雨丝滴答答地洒落,淋湿了我的发梢,一阵清风穿越清晨的微雨,赋予我从未有过的净澈和自信。——或者,这样的一份净澈和自信,并非清风所赐,而只是,只是阅读的“家风”给予我的一种最珍贵礼物。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我十分喜欢也分外陶醉于这句话。但我更庆幸自己拥有酷爱阅读的好父亲。是他,给了我们良好的,关乎阅读的——“家风”。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