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那些做布鞋的日子

作者: 饶贵荣2022/12/15心情日志

1950年,云南解放了。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新。为解决老百姓的生计,也为了百万大军的需求,昆明市人民政府将大量的军用布鞋交给民间加工,并提供纳鞋帮的黑棉线和纳鞋底的麻线。按现在的币值来计,纳一双鞋底五毛钱,纳一双鞋帮两毛五分。由居民小组长统一领货,分给愿意做的人家。

那时,我们家有一个小天井,每当吃过中饭,隔壁邻居的奶奶、大妈、姐姐们就都拿着各家领来的活计,带个小板凳坐在一起,飞针走线,边拉家常,可热闹了。

一天下来,手脚麻利的,可以纳一只鞋底或一双鞋帮,这项收入,在当时是很大一部分贫民百姓的基本生活来源。

当时,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看到大人那么辛苦,也想帮着做一点。因为人小没手劲,母亲便教我纳鞋帮。鞋帮较薄,只要在右手中指戴一个顶针,便能将棉线针穿过来顶过去,所以,很快就学会。每天放学以后,回到家里,做完功课,我便开始干活,一个星期下来也可以纳出一双鞋帮。

鞋底很厚,要用锥子正面反面来回锥洞,才能穿针引线。如此往返,纳完一双鞋底要费很多功夫。于是,有人动起脑筋,发明了一种叫"夹板"的工具,可以把鞋底固定在夹板上,让两只手解放出来。人坐在夹板前,两脚踩在其踏板两端,右手握锥每次在鞋底的正面锥洞便可,先锥一个洞,大底针从正面送至反面的左手,再锥一下,左手又把针返回正面,两手左右开弓,效率提高不少。这个工具只要家里有合适的旧木板就能做。于是,大家翻箱倒柜凑木料,请来走街串户的木匠师傅,家家都做一个。不久,又有好消息传来,有人使用一种宝剑头的锥子,比圆尖头的好用多了,又快又省力。打听到这家做锥子的作坊就在螺蜂街,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那里,大人们就派我当采购员,替每家买一把。这一来,小天井可就风生水起,不少男人也加入到纳鞋大军中。真可谓"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像我这样的小姑娘也能坐在夹板前用宝剑锥纳上几圈。

一个星期交一次货,这是大家最盼望的日子。各家各户背着自家的劳动成果,跟着居民小组长来到军工厂,按原先登记在册的品种数量一一验收,产品合格,便可领到工钱。遇到有那种抱着侥幸心理,粗针大麻线整出来的活计,检验员就拿出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框框,罩在鞋底上,数框里的针数,如不达标,便退回补针,下次合格再收。

回到家,母亲会将一双鞋帮的工钱给我,作为一周的早点费。平时,我每天上学只能买两分钱一个的米浆粑粑或素包子,常常是没放学肚子就饿了。现在有两毛五分钱,每天可以吃四分钱一个的大烧饵块,再不饿肚子,觉得很幸福。

吃着香糯的烧饵块,看着穿白底黑布鞋街上行走着的解放军,心里还在想,我纳的那双鞋帮是穿在哪个叔叔的脚上呢?

猜你喜欢

心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