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食物的文章

2022/12/11经典文章

食物的文章(精选20篇)

我们为何一起吃饭?

文/合家欢乐

“饭好啦!”还可以表现人们对座次的关注。正对着坐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对方有对视。相邻而坐的人们要不看着其他人,要不看向窗外,要不就盯着墙看。对视或者不对视就能轻松交谈了吗?和谁吃饭和座次安排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吗?对这些问题,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画作《Chop Suey》做出了很好的阐释。画面中,两个女人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面对而坐,而餐桌上几乎是空的。餐桌代表着世界的中心,而我们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像行星绕着太阳,并受到重力拉扯那样,我们绕着餐桌转来转去,受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还渴望有人陪自己吃饭。

吃饭不仅包括享用食物,还包括上菜礼仪与餐桌礼仪。就算是临时准备的一次野餐,或者是自己享用的一块巧克力蛋糕,每顿饭也是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从盘子里、盒子里、野餐用的篮子里拿出食物,放进蒸锅;掀开盘子,倒入醋和油,捣碎搅拌。就算是一个人从包里拿出糖吃,也存在着基本的礼仪,存在着一瞬间的欢悦,或是尴尬和愧疚。饮食和政治也有关联,并且对政治发挥作用。正式宴会成为了各国开展讨论、展示实力和财富的地方。一顿饭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有开始和结束,从叠餐巾、摆餐具开始,接着祈祷、讲话和祝酒,最后喝完饮料,满足地躺在草坪上。

将食物和礼仪联系在一起,并且会考虑家人以外的人是不是饿了,这样做的生物只有人类。餐桌造就了我们人类,烹饪是人类关系的基础。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标志不是人类使用工具。其他灵长类从蜂巢蘸取蜂蜜所用的棍子,勉强也能称之为“叉子”或“勺子”。区别在于,人类是在桌子上吃饭,最起码也会为吃饭准备一个特定的场所,比如在地上铺一块垫子用来吃饭。就算再饿,我们也不会吃没拿到手的食物;就算不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也一起吃饭。就算还是不习惯,我们一般都会等所有人的盘子里都盛上食物才吃饭,所有人都吃饱了,这顿饭才算结束。在城市中的家庭,只有年长的孩子还呆在家中,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渐渐变成各吃各的,不再和一家人在特定时间一起吃饭了。在单亲家庭中,饮食开始变得不规律,一家人的团结也在消失。

“饭好啦!”表示一个特殊时间,一天的特殊阶段,这个特殊的时间由文化决定,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午饭还是晚饭最重要?是12点15分吃三明治,还是下午三点吃午饭?“饭好啦!”意味着其它一切事情都要先丢到一边,起码要放下玩具,合上课本,电脑待机,停止工作。西欧国家一般一天吃三顿饭,但也有地方,以吃饭的时间来计时。甚至有些地方的早餐是前一天晚上吃剩的冷饭,工人带着午餐去干活的地方吃,还得留点午餐当晚餐。

餐桌的历史有多久?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都没有餐桌。罗马皇帝躺在床榻上,床边放着矮桌。中世纪的穷人用木槽盛饭,非洲和印度人吃饭时,蹲在地上或者盘腿成莲花式席地而坐。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不在桌子上吃饭,而是围坐在垫子旁,或是站在泥泞的市场里,倚着一根细细的支架做支撑。在贫穷的国家,妇女和孩子一般与男子分开,在厨房里或附近吃饭。她们不说“饭好啦!”而是说“过来吃吧!”还有许多国家日常问候时说“吃了吗?”为什么说在桌上吃饭是人类进化的最佳标志?因为人类不单是会吃饭,而且注意怎样吃、在哪吃、和谁吃。18世纪时,荷兰人还将好朋友称为“桌友”。

不过,餐桌正在渐渐消失。在富裕国家,人们很少购买餐桌。这折射出我们所处时代的许多现象。餐桌不再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我们坐在电脑旁吃、站在厨房里吃、窝在沙发里边看电视边吃、在车里吃、或是边走边吃。最重要的是,一整天我们都在吃。而我们在桌旁吃饭时,身边也并不是只有一张餐桌,还有些其他东西,比如说电脑、电视或报纸。盘子的销量也在下降,餐盘和餐具也是如此。我们购买的食品中,用一次性盘子装着的即食食品越来越多,不用餐具装的小点心也在不断出现。要是我们拿着用微波炉热好的食物,放在膝盖上吃,那么餐桌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随着餐桌的不断消失,一种新的情感产生了。因为我们吃的太多,忽视了做饭忘记也怎么做饭,我们感到了良心不安。我们不再敢无拘束地享用食物,就能说明餐桌不再代表我们对食物欲望感到罪恶和内疚?渐渐的我们开始一个人吃饭,那么我们就不会为摆餐具而困扰了吗?

厨房也在发生变化。先进的厨房会内置藏书室和吧台。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厨房莫过于意大利博洛尼生产的“食物之外的厨房”,在这个厨房中,桌子、沙发、厨房融为一体。讽刺的是,不管是怀旧的农场厨房还是高科技的厨房,越能显示身份地位的厨房,用的次数越少。

驭食之乐

文/朱睿

日常听到最令人绝望的一句话是:“你不能再吃了。” 林帝浣/绘

我在吃这方面是有天赋的。比方说,同事拿了夏威夷果却为没有开启工具而一筹莫展时,我随手找了一把剪刀,随即轻轻一旋,顺势就打开了。在一众赞叹声中,我也悄悄收获了一份助人的小欢喜。更不用提八岁时,因为煮了一枚荷包蛋,顺带放了一点盐和一滴香油,就收获了一名死党的事了。

食物可以带来快乐,很多人抑郁的时候,第一张药方就是:首先询问自己吃饱了没有?一般来说,人怎么会拒绝色、香、味俱佳又能带来能量的食物呢?我发现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烹制的食物色彩偏暗,味同嚼蜡,因此喜欢吃并且会烹饪的人,通常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记得有首歌“为心爱的人做顿早餐”,每个清晨,自己轻手轻脚来到厨房,看到洁净的操作台,摆放整齐的厨具,心情随之活泛起来,“愉快的一天又开始啦!”于是脑子飞快运行起来:早餐要吃好,营养很重要。例如,有时我会选择蛋炒饭,里面除了火腿与蛋,还一定要多比例放一些蔬菜;包水饺也是荤素搭配的选择;下馄饨的话,在汤料中适当放紫菜与青菜;有时烙制馅饼;有时做大虾面、肉丸子面、炸酱面、鸡丝面……当家人大朵快颐之后,精神百倍地去上学、上班,那份由此收获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通过烹饪,也直观了解了很多道理与学识:淘米的时候懂得了水落石出;通过腌制明白了等待的妙处;而煲汤,用铁锅、砂锅与高压锅最后出来的味道是不同的,说明所处环境的重要性;如果做一桌菜品的话,这时既要成本核算进行食材的采买,还要进行统筹学的应用,例如:炖制食物的同时可以蒸制食物,而我正在做凉拌菜,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做饭的效率。

记得二十年前异地工作时,都是住单身宿舍,时间久了,几位同事就合计着去我那里蹭饭。愉快应承下来才发现:众口难调——有的不吃香菜,有的对海鲜过敏,有的不吃猪肉,有的不吃发物,有的居然还处于减肥期……这就要求对食材的选择格外用心,高质少量,还要顾及彼此搭配的相生相克。那次饭局,宾主尽欢,我开始领略药食同源、物尽其用的魅力。

后来,母亲患糖尿病住院期间,我尽量做到少盐、少油、少粥还要兼顾营养的原则。如:做冬瓜虾仁、丝瓜鸡肉丸,或者菜窝窝头配上一小片牛肉、清蒸鱼等等,每次医生查房都会夸张地来上一句:好香呀!然后表扬我做的病号饭特别用心。这时,所有的辛劳都变成了欣慰。其实,懂得自己烹饪并不专业,但那绝对不是枯燥无味的家务琐事,它既是实用的技能,也是快乐的源泉,用心做出健康、美味的食物,又何乐而不为呢?

细沙八宝

文/张西昌

春节里的食物总是令人期待,尤其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味觉单一的漫长历程,使人对于一年里最集中、最隆重的美食盛宴充满了想象。

三十年前的关中乡村,深冬是农人们闲暇的好时段,越到临近春节,为了祭祀先祖、宴请友朋,他们则会以自己尽可能的方式和心力,来制作不同味觉的丰盛美食。在关中人年节时的餐桌上,细沙八宝是必不可少的。那时候,关中年食以素为主,除了合户杀猪,鸡鸭鱼更是难得,于是,带有别样味觉体验的素食,便成了人们表达心意的美好载体。

腊月二十三祭灶,就算进了年关,接下来,每家每户的生活内容便是购置年货、备菜治肴,白馍馍一锅一锅,豆腐切片油炸,猪皮熬成冻肉,猪肠挂上屋檐……这些平日里很难见到的美味,一股脑都来参加这盛大的聚会,孩子们欢呼雀跃,在提前需备的饭食里,关中人有一个必做的,那就是细沙八宝。

乍听起来,这食物名称的质感好像真是不合于关中人心性的,每一个字,似乎都与粗朴无涉,但是,无论你怎样想,此食的确是关中人创造并钟爱的传统美味,在它温软黏糯的身体里,潜藏着关中人温厚绵密的内秀秉性,它想在隆冬的欢宴中向你的舌苔娓娓道来。

与细沙八宝极其相似的食物是甜饭(或甜米,区别在于甜饭不用炒,而是蒸),每年春节,母亲都要做它,只是乡村人的配料不一定是八种,象征性地间或弄些红枣、核桃仁、花生、青红丝、橘子皮和葡萄干来,在柴火和铁锅的热烈欢娱中,甜饭默默酝酿着属于自己的味觉灵性和气质。

对关中人而言,餐桌上的甜食并不多,于是,细沙八宝成了焦点,尤其是在寒冬里,这款冒着热气,晶莹玉润、面容姣好的食物总会引人青睐。在农家人的餐桌上,此食分量虽然不少,但每桌基本都会近乎光盘。

细沙八宝的名字是好友张路告诉我的,我说没有听过,她更是惊讶,因为此食的确是关中人最为家常且春节必备的食物了,西安城里也不例外。不喜甜食的她,却对细沙八宝颇为喜欢,自小时候在亲友的餐桌上吃到,就一直钟情不已。我的心里在想,这只是一种食物不同的称谓罢了,但是,西安居民的浪漫情怀实在要比农人们小资很多。

对于这款温情的食物来说,配料的讲究是第一关,糯米、红豆沙、花生碎、核桃仁、瓜子仁、红枣碎、葡萄干、枸杞和芝麻。您可想一想,这些配料仅在念读的过程中是否已经口舌生津了?是的,不同味道的小料,将会在温度和时间的调和中产生融合并保持自我的个性,以此来挑逗你早已充满期盼的味蕾。

糯米淘洗后,将干果诸料撒上,以碗具盛放,置于甑笆上,大火烧开后,中火烹蒸至熟。接下来,是加工豆沙,即名称中的所谓细沙,有个小的窍门是,可在豆沙中加入鲜奶,使之松软可口,然后以热油炒豆沙,至其光亮,然后将蒸好的糯米倒入,翻炒至上色。这时候,化些浓糖水,倒入锅中继续翻炒,使其均匀。这时,你会发现,在温度的呵护下,细沙八宝则会逐渐黏糯,直到收汁并形成黏稠团状时,细沙八宝就可以出锅了。但是别急,此食最后的点睛之笔,是给它撒上芝麻或什锦!这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调剂,如同绘画里的点睛之笔。

从工序上来说,细沙八宝算不得复杂,但是此食却有着时令节庆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它的简化版甑糕,作为早餐便食的它,总是给食客们一种行色匆匆的感受。与之不同的是,而细沙八宝所展现的图景,则是家人亲友们团团围坐,一只大盘从上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欢声笑语里的味觉体验中,沁散的正是细沙八宝的涅槃与升华。

细沙八宝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食物的意义常常并不囿于食料本身,人们之所以从各类的食材中挑选出八宝的配料,一是深谙不同食材之间的个性交融,同时,也更想借此获得民俗仪式上赋予它们的别样深意,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如细沙八宝一般的甜糯之情。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人独食和两三人共餐,以及与众人欢食的差异,正是食物文化的不同展现。黏黏糯糯的细沙八宝,折射了众友欢聚、其乐融融的生活之味,也深示出农业社会中天长地久的情感属性和世道人心。

我帮妈妈戒了糖

文/梅姗姗

自打外婆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后,妈妈就活在阴影里。有时候简单地打扫房间,累了要坐一会儿,都会让她陷入恐慌中。我当然不希望妈妈陷入这种负面情绪中,但少吃米饭、馒头这些容易升高血糖的食物,她又几乎做不到。打电话问候,她说“我现在能不吃就不吃”。可是,我在家待一周,发现她压根没改早餐喝稀饭、饿了吃饼干的习惯。

看着妈妈原本早晚吃一粒的药变成了要吃两粒,甚至多了几粒其他的药片,我眼前浮现出外婆去世前,小腿浮肿,每天早晚给自己打胰岛素的样子,心里难过得不行。

“你永远都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某一天,这句话突然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我灵光一现:对啊,我改变不了别人,但我可以尝试改变自己啊。如果我改变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并让妈妈一起参与进来,说不准会有意外的惊喜呢。

人和食物的关系,一生都在变化。年轻时,吃多少,吃什么,从来不需要担心。发胖时,食物就成为负担,恨不得自己永远不会饿,不需要食物。生病时,食物又成为一种责任,明明吃不下了,还要坚持吃一口,以对抗病毒。患糖尿病的时候,食物则是一种爱恨交杂的存在:对的食物可以减缓病情,错的食物会加速病情。在对与错的坚持上,又是多么考验人的意志力啊!

在研读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书籍后,我开启了自己的改变计划。我给爸妈打视频电话,分享最近的生活,“漫不经心”地说: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博客,把蔬菜、肉类玩出了花样,特别有意思!妈妈早已退休在家,听我描述得那么神奇,也兴致勃勃地应和着说:“好啊,好吃的话,你告诉我,我做给你爸吃。”

第二天,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里,我发了一张看似炒饭的照片。“这个米是花菜做的!原来,买棵花菜,放在食物料理机里打两下,可以做出来像米粒一样的东西,人的想象力真是让人佩服!”我又发了一张刚打出来的花菜“米粒”照片。过了一会儿,妈妈简单地回复了一个大拇指,显然不买账。我不理,又发了一张“光盘”照片,说:“我加了青豆粒和榨菜丁一起炒,味道非常像炒饭,不知不觉就吃掉了大半棵花菜。妈,你是不是应该表扬我终于愿意吃蔬菜了?”我妈回复了一个哈哈大笑的表情。没过两天,我又发了一张蒸豆腐的照片,配上自己边吃边笑容满溢的脸。“昨天学会做一道特别简单的菜,把豆腐、瘦肉沫、芹菜丁在碗里拌匀,放点酱油和麻油,放在锅里蒸15分钟。妈呀,可好吃了。而且,只半块豆腐我就吃饱了,还低脂,我这是要瘦啊!”我妈又哈哈大笑,回复说:“吃得健康,棒!”

一周三次到四次,我不定时地在家里的微信群里发三餐的图片,每次附带上不同的信息。发花菜沙拉,我会说:“最近看到科学家说,花菜里存在一种成分,在身体里可以合成抗癌物质。不管是不是真的,我决定多吃花菜了。”一来二往,妈妈也开始在群里发他们的三餐图片,有时候是稀饭配炒豇豆,有时候是小米粥和清蒸鱼。我看到他们吃鱼虾和蔬菜,就会热烈欢呼,看到他们吃稀饭、馒头,也不责备,最多评论一句:“蔬菜吃得都没年轻人多,羞不羞啊!”老妈就会回复:“明天我们买花菜吃。”

小半年后,我和妈妈几乎每顿饭都会发图片到群里,爸妈的饭桌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绿叶菜、豆制品。妈妈的大米稀饭逐渐变成了藜麦粥,馒头也变成了玉米、地瓜等。只要看到他们吃有利于健康的食物,我就发各种开心欢呼的表情,让妈妈知道我打心眼里开心。

人的确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影响到身边的人。看着妈妈大半年来的饮食变化和越来越好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我知道自己帮妈妈戒糖的大业成功了。成功的关键在于,我并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妈妈身上,把自己当救世主,而是让妈妈意识到,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不要拒绝尝试。当妈妈在主观上产生了意愿之后,便不再需要我的督促了,她自己就能帮助自己、成全自己了。

敬畏食物

文/王永清

母亲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挨过饿,对食物极为珍惜。她时常对我们讲,浪费粮食是一种罪过。田里的粮食总要做到颗粒归仓,偶尔有饭粒掉在桌上,她也会一粒一粒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

有一次我到娘家小住,小弟领着儿子皮皮回来了。中午吃饭,皮皮不小心将一碗饭撞翻在地,母亲心疼得不得了,弯下腰去,想把地上的饭捧起来。皮皮大声说:“脏,奶奶!”母亲执意去捧,皮皮索性走上前去,将地上的饭踩了个稀烂。一向疼爱孙子的母亲气得大骂皮皮:“你这个败家子,这是粮食呀,怎能这样糟蹋!”扬起巴掌就要打皮皮。

母亲深知食物来之不易,她认为,所有的食物,都是老天爷的恩赐,浪费食物,就是冒犯了老天爷,是大不敬,不可饶恕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许多老年人对粮食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虔诚。

有一次蒸馒头,饭后,七十岁的婆婆颤巍巍地进了厨房,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我问:“妈,你在厨房干什么呢?”“没……没什么,”婆婆好像在掩饰什么。我走进厨房一看,原来,婆婆正费力地用手抠蒸锅周围沾着的馒头屑吃。我说:“妈,这让军(我老公)看到可不好,还以为我不让您吃饱饭呢,想吃,筲箕里还有很多馒头。”婆婆不自然地笑笑:“我不饿,看见你常将这些馒头屑用水一泡一刷就倒掉了,浪费了,怪可惜的。”

其实,珍惜粮食无关乎贫富,它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清朝政治家刘统勋说:“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李嘉诚用餐简单,一碟小菜,一小碗米饭。最后不仅菜吃光,碗里的饭也吃到几乎一粒不剩。弘一大师认为,人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在他眼里,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能有一碗白米饭吃,更是好上加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粮食富余了,有些人却忘记了曾经的匮乏与不足。孩子扔馒头,大人倒剩饭,讲面子,摆阔气,各种奢侈浪费随处可见。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人要心存敬畏之心,即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没有随意糟蹋的权力,你可以将富余的物质去接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食物将养料融合于人的血肉中,从而完成了种类的生存。对食物的敬重,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敬重。

晒瓜枣

文/张金凤

旧时的冬天里,乡村很重要的一项劳动是晒瓜枣。

地瓜收到家里之后,女人们就要仔细将地瓜挑选、收藏。像教练挑选赛手一样,将个头匀溜没疤没麻的地瓜托在手心,又像母亲呵护婴儿般掐去上面缀根,掰去紧偎着它的泥巴,然后轻轻放进簸箕里。地瓜是旧年月里人们的依靠,那些储藏的地瓜既是整个冬天的食物,更是给来年留的种子。金贵的地瓜怕磕怕碰怕冻怕干,所以要住在温暖的棚子或地窖子里。棚子是扎在人住的居室里的。炕前上方扎一个木棚,木头上放着高粱秸编扎的“床板”,“床板”上铺的是当年新搂的豆叶,铺着这柔软温暖的“被褥”,地瓜一冬都会睡的香甜舒展,面色滋润。地窖通常也在人住的房间,在炕下挖一个方正的地窖,存放地瓜和白菜,这两个田野里的近邻在屋宇之下再次相逢,相互呵护着过冬。

农家装完了地瓜,剩下些身量矮小瘦弱,不成气候的小地瓜就用来晒瓜枣。晒瓜枣首先是刮瓜枣,就是把地瓜的外皮刮掉,然后上锅煮熟,最后晒干贮藏。

刮瓜枣的活一般在晚上进行。饭后,将小煤油灯挂在高高的灯台上,那黄晕的光就照得更远些。盛一簸箕小地瓜,几人围坐,找几片碎碗片,伴着“刺拉刺拉”的乐音,刮地瓜枣的工作就开始了。刮瓜枣是件很单调的工作,寂寥长夜,孩子们难以熬得住,大人们就用讲古论今的方式排遣无聊、拴住孩子。男人讲的故事离不开三侠五义梁山好汉,刀枪棍棒,乒乓铿锵,孩子们听得热血沸腾,地瓜皮也刮得狠,反倒刮掉了地瓜肉。女人的故事总是或缠绵或悬疑,许仙白娘子啦,牛郎织女啦,画中仙女啦,讲得听者想入非非,眼神温柔;有的故事却带有浓厚的恐怖色彩,什么皮狐子精作怪害人,鬼魂附体吓人等等,往往讲的邻家的孩子不敢独自回家,最后要挨个给送回去。

刮好的小地瓜清晨就和早饭一同被煮熟,小心地将地瓜从锅里拾出来再摆出去凉晒。熟瓜枣要轻拿轻放,它像婴儿一样娇嫩,稍不留神就将软软的小地瓜碰破了、捏碎了。地瓜枣有的晾在外窗台上,有的晾在晒麦的席箔上,有的晾在屋檐上最低一溜瓦背上,因为屋上荫少风高干得快。小孩子被大人指派,要站在木梯顶端,挎小篮往屋檐上摆熟瓜枣。

摆出去的瓜枣要防“盗”,矮处的防鸡高处的防麻雀偷吃。窗台和席箔上的瓜枣在家人的视线内,常吆赶着没啥问题,况鸡体笨重,即使偷空吃点,损失也不大,不是大患。屋顶上的可是“天高皇帝远了”,正好田野空旷,粮食进了仓,成群的麻雀饿得眼珠子泛蓝,不断袭击村庄,屋檐上的甜瓜枣是它们首批袭击的目标。于是农人就用树枝挑几根红布条、蓝布条,像悬挂彩旗一般,竖在屋瓦间迎风招展,还真能唬住这些老家贼。

晴好的冬日阳光下,只须三五日,瓜枣就晒得外皮发硬不怎么怕尖嘴禽类偷吃了,可新一轮的瓜枣又摆上去,“战斗正未有穷期”,还得继续防。

晒瓜枣要讲火候,要晒得不软不硬才好。太硬了嚼起来费劲,累得牙帮骨疼,而且甜度大大削减;要是太软了就放起来,天一暖就生出绿毛,发霉变坏。乡间拙人晒出的硬瓜枣,甩手就能当梭镖,打得狗嗷嗷叫;巧妇晒的瓜枣就像小卖铺里的“高粱饴”糖一样,用手一捏有弹性,咬开是金黄的瓤,嚼起来有点粘牙,甜度比晒前的地瓜甜几倍。我家的瓜枣总是最受欢迎,我曾经“偷窥”过母亲晒出甜瓜枣的秘密,原来母亲晒瓜枣时,并不等瓜枣完全晒干就从晒具上取下来,给新瓜枣腾出地方。还没完全晒好的瓜枣被盛放在凉屋里的盖顶上,薄薄地摊开,让它们阴干。在生活拮据的贫瘠乡下,日常最向往和解馋的食品大约就是“瓜”和“枣”了,地瓜枣同时组合了这两种极品美食的称谓,这大概就是人们对它的喜爱和情有独钟的体现吧。

地瓜枣晒干之后收在箢子里或者小瓮里,孩子们放学回来找不到可口的干粮往往就抓地瓜枣吃。它易放,冬天里又可凉吃而不伤牙不伤胃,算是一道不错的甜点,所以在当时,其地位比地瓜、饼子、瓜干等食物的地位要高,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刮瓜枣、晒瓜枣。但地瓜枣并不是敞开着吃的,总是被家长藏起来一些,留待“使用”或者春天饥荒的时候应急。地瓜枣就着花生米吃算是至高无上的美味了,那时侯有什么能比“又甜又香”的食物能让人兴奋呢?

在乡下倍受青睐的地瓜枣,也登得大雅之堂,城里人更是喜欢。当时乡下人到城里走亲戚,最拿得出手的礼物就是花生米和地瓜枣这两种稀罕物,这土特产在城里人心中颇有地位,经久不衰。

来年春天,久藏的地瓜枣周身生出一层白色粉末状外衣,就像那落了一身雪,裹了一身霜。那可不是放坏了长了毛,而是从地瓜枣身上晰出的糖分,那层白末特别甜。奇怪的是,晰出糖末的地瓜枣,不仅内里的甜度没有减,反而更甜了。在乡下孩子的集体记忆中,一直觉得没有哪种甜可以与挂了一层白末的地瓜枣媲美。

晒瓜枣作为冬天的一项重要劳动,延续着收获的甜美,装点着贫瘠的日子。那些没成材的小地瓜,本应该铲进槽里作猪狗的食物,却凭农人的勤劳和智慧,把它变成了更甜的食物。如今市面上也有卖瓜枣的,用大地瓜切片晒制的金黄薄片,虽然也软甜可口,但已经不是旧时代大人孩子心目中的极品零食了,就像我们经历过的岁月,虽然日子一天天复制,但是童年永不再来。

食味

文/邵孔发

观人类饮食,似乎在围绕“圆周”运动。祖先狩猎采集茹毛饮血时,只为吃“饱”,得以存活。接之以火烹食,利于咀嚼消化,口味也佳,为了吃“好”。后来,食物烹调还要加上佐料。人或不饥而食、不渴而饮,只图品尝,盖为吃“味”。今人吃腻了鸡鱼鸭肉,想不出新鲜,便去寻找珍稀,吃蛇蝎,是为吃“怪”。此外,还要吃昆虫,生吃蔬菜,提倡无烹调饮食,像是重又回到从前,完成螺旋式循环。寻找新营养、科学营养,也是在寻找新口味。食物及制作的发展史看出人类在饮食滋味上的不断追求。

饮食之于饥饿者是享用。帝王将相钟鸣鼎食,却感滋味难得;为能咽得下佳肴,则需“鼓琵琶以侑饮”“执板奏歌侑觞”。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色是满足眼的,香是满足鼻的,味是满足舌的,食物营养才作用于胃,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眼、鼻、舌的欲望永无餍足,甚至压过了胃与身体的营养需求,造成主次颠倒,目的迷失。

食除了养生,历史上还被用来标示人的权力和财富,满足人的虚荣心。为了显示权力和财富,造成食物及制作的靡费。《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所见茄子的吃法,可知权钱闲阶级把食之讲究讲到了极致,简直不是为吃,仿佛只是为讲究。饮食的本质是充饥果腹养生,尽美滋味,存在于人极饥之时,如同寒冻才能体会粗褐的温暖。倘若我们无疾病,不缺佳肴,变着花样仍食无滋味,要么是生活太优裕了,要么是劳作太少,要么是我们自身精神上缺少些什么。滋味需要美食,美食不一定能提供滋味。食中找不着食味,食之滋味在哪里呢?

食味在敬。食物皆生物,人有好生之德,故迫不得已而食,对食物敬重有加。佛徒“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为少杀生,荤腥为戒,大家都有“粒粒皆辛苦”的惜心。食物乃自然的恩赐、劳作的成果,无敬心惜心则无食味。《列子》有云:“天地万物,与我並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弱肉强食,无味可言。

食味在劳。百丈怀海禅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难以仿效做到。人或有体会:自己垂钓的鱼与购买的鱼,味道不一样。自己种植的蔬菜与购买的蔬菜,味道不一样。少年集体动手的野炊同豪华盛大的官场宴聚,味道不一样。吃甘蔗最好一口一口地去啃,咀嚼芯肉,吮吸甜汁;若榨出甘蔗汁直接喝,固然省事,却少了甘蔗的“啃”趣。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帮你剥好,卖现成的仁让你吃,恐或食欲大减,因少了“嗑”趣。“硕鼠”时代已远,不劳而获者尚存,不劳而获,却无法获得滋味,获何益哉?

食味在心。吃看上去是用口,其实是用心,否则便会“食而不知其味”。《论语》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动物进食在于饥饿本能,唯人类饮食取决于精神状态。“酒逢知己千杯少”,精神的投契赋予酒香。儒家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饮盗泉之水为志士之情,不受嗟来之食为廉者之情。若违背人格情怀,美食又如何呢?李白遭谗去京,“赐金放还”时,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食物真滋味,既在食物自身,更在人的心境、在人对饮食文化的精神关照。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方能品味食物蕴含的无限滋味。

高考,只是再“试”一次

文/李格珂

“我会的,别人可能不会!”

“我不会的,别人一定不会!”

“别人会的,我一定会!”

以上是高考最后阶段,某校老师给出的决胜“秘籍”。同学们自然牢记老师的教导。走在路上念叨,放下饭碗念叨,临睡觉前念叨,睡觉醒来念叨,反复默念几遍,给自己减压,给自己宽心,给自己信心。

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转眼就到了。高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高考早已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甚至是全社会一年一度的头等大事。是国民心目中最有分量,最具权威,最严肃的国家级考试,意义重大。考生和家长、老师在这一年里,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沉重。

高考这一天,考场附近的街巷交通突然被考生家长们“管制”起来,这一天,人们走路脚步都变得无比轻柔,说话都压低嗓门,唯恐一丝一毫的动静惊扰到考场里的考生们。考生家长们这一天更是放下一切,严阵以待,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高考免费接送车”那些爱心出租车和私家车主动担当起责任。

“高考季,一切给考生让路!”

“嘘!安静一点,附近有高三考生。”鲜红的横幅突然就拦住去路。看到大街小巷这些暖心的标语、标记,倍感温馨。不是矫情,是真心感动。

中国高考恢复三十多年来,国人惯常认可“十年磨一剑”,“一考定终身”,这种思维定式基本没变。所以高考才被逐级推演为生命不能承受的沉重。想想看,赢在起跑线上,从小的竞争,小升初,中考,学考,各种竞赛。十二年来各种大考小考,考试历经无数。高三模考尤为甚,等身高度的卷子,堆积案头的资料,反反复复的考练,高考成了最难迈过的大坎。

西方有句谚语:“一次考试没有通过,不等于世界的末日来临。”因此,我们应该西为中用,别把高考太当回事。成功是没有途径的,成长的路子有很多。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别太自寻烦恼。把高考看淡、看轻、看空。没必要紧张,学会为自己减压。高考只不过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已。从小到大,参加过那么多考试,站高一点,再回头看,高考,只不过是再“试”一次。

动物行为研究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饥饿的蚯蚓走T形盒子,大道直行,左边食物,右边电路(小电压),蚯蚓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右边,连入电路,遭到电击。经过200多次的尝试与失败,蚯蚓准确觅到食物。同样的,将一只饥饿的鸡拴到小树下,绳子足够长,食物足够近,但是绳子缠绕在树上,要想吃到食物,就要环绕小树,绽开绳子。经过20多次的尝试和挣扎,鸡觅到食物。所以,量的积累,质的升华,成功,只是再“试”一次。

高考在即,卸下负担,舒展表情,放空心灵,沉着应战,心想事成,成功在望!

家宴

文/周慧

夏日午后,阳光正晒在我家窗台的两簸箕萝卜干上,暖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蒸干萝卜里的水分,酝酿今后一碗萝卜干炒腊肉的欢响。

配菜用的干茄子、干萝卜、干辣椒都是老爸用当季蔬菜晒的,不仅价钱便宜,而且味道比反季节蔬菜更当宜。辣椒晒了是白黄色,又称白辣椒,老爸用它来炒鸡,是道好菜。干茄子晒起来工序复杂,先剖开,抹上盐,晒到一定程度,合起来再晒,要晒得骨感中带着肉感,才会入口绵软又有嚼劲。

老爸做得一手好菜,简单的家常菜经过他的加工,都能变成不同寻常的美味。一家人团聚时,老爸都会花心思做菜。平凡人家,懂得在口腹之欲上自我犒劳,烹饪之时,亦充满了自我欣赏,即便没客招待,也不在吃这件事上敷衍自己,马虎了事,也因如此,一顿家常饭被我拿“宴”来说事。

这个周末,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大家热切期待老爸的“家宴”。这次,主菜是干茄子蒸扣肉,枣红色的肉片上,骄傲的肥谦虚的瘦深深的香,不是油汪汪美滋滋可以形容的。主食是用泰国米蒸的煲仔饭,米饭上面摆着切成片的香肠,小火慢煲,直至肉香味渗进米粒中。此外,老爸又用另一个砂锅做了个骨头汤蔬菜烩,里面有瘦肉片,火腿肠片,鱼丸,白菜叶,还有饺子,红薯粉条,每样食材的分量都很少,用骨头汤烩了,只加少许盐和生抽,这汤趁着热气吃下去,暖胃暖心。

星期天早上6点我就起床了,和老爸一起去逛菜市场,准备这个周末的第二场“家宴”。袁枚在《随园食单·须知单》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采买食材得当,一桌菜就成功了一半。老爸显然深谙此道,把菜市场逛了个遍,他才买了带着黄色泥巴的白萝卜,金黄色的甜玉米棒子,炸得内里空空小小四方的豆腐。玉米煮熟剥粒,和剁好的肉馅拌在一起,包饺子。白萝卜也剁碎拌上肉馅,酿在小豆腐里面。剩下的白萝卜切成丝,用熬好的骨头汤做成一道汤菜,不放油,全靠肉汤提味,没想到是那样清新甜润。

食物,传递着亲人之间最质朴的真情,熨帖、温暖。

老爸常说,对食物保持浓厚兴致的人一般都活得很开心,因为他们很难对人生绝望。的确,尊重味蕾对食物的评判,重视肠胃发出的讯号,珍惜饥渴得到满足时最原始的快乐,美食家,或许是这个世界最乐观的一群人。

炊烟里的父爱

文/尤今

对于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他爱吃,也爱煮。

父亲很胖,但是,一进入厨房,他身手之敏捷,让世间所有的胖子看了,只能暗叫一声“佩服”,就算是瘦子吧,也自叹弗如。

厨房里,有一口大黑锅,沉甸甸的,可是,胖胖的父亲单凭一只手,便轻轻松松地拎了起来,让它稳稳地坐在炉子上,宛若练了轻功一样。靠着这口大黑锅,父亲在闲暇时为一家大小煮出了不计其数的美味佳肴。

他炒饭,能让裹着蛋液的饭粒在锅里尽情地飞舞;他炒菜,双手转如飞轮,蔬菜在锅里还来不及喘息,便被他铲起放置于盘中,那颜色啊,碧绿得如同春天的树叶;他炒牛肉,更显功夫,只听得“嗤嗤”连声,酒香与肉香并肩齐飞,晶莹的洋葱和柔嫩的牛肉不旋踵便缠绵缱绻地相拥于盘中了;至于他的干煎大虾嘛,红彤彤亮闪闪,多一分嫌老、少一分不熟,那种恰到好处的鲜嫩爽滑,是味道的极致。

父亲也常常做一些需要绝大耐性的菜肴,诸如梅菜扣肉、焖牛腩、冬菇凤爪、东坡肉、豆豉排骨、罗汉斋,等等。每当菜啊肉啊什么的在锅里慢慢熬煮的时候,他便手执书籍,坐在靠近厨房门口的安乐椅子里,一边舒心惬意地读,一边密切地监督他的菜们肉们,他是绝对不许自己把菜煮煳的。菜们肉们在他周全而又尽心的照料下,总知恩感报地呈现出最佳的光彩。

在屋子里安静地做着功课的我们,浸在无孔不入而又无所不在的香气里,幸福的感觉,特别的强烈。是父亲和母亲用食物的香气把屋子转化为温馨的家园的。

有些人,在厨房经过一整天的辛劳,胃口会大受影响,总说:“太累了,吃不下。”可父亲不同,他吃得比谁都多,他吃东西时那种全心全意地享受着的样子,食物若有知觉,当会觉得他的胃囊是它们这一生所能追求的最好最圆满的“归宿”。

且让乡愁缠绵舌尖

文/庄琼

先生是印尼归侨子女,我是海边长大的,饮食习惯和风味自然是大相径庭。先生是一个对吃颇有讲究的人,对食物也很挑剔,味蕾灵敏,重口味,蒜辣咸悉数齐上,尤其酷爱炒饭和面食。我喜欢清淡,不吃面食,独爱海鲜,主食就白米饭、地瓜粥。这么多年来我家舌尖上的“战争”没少硝烟弥漫,只言片语背后,隐藏着一个个漫长的故事。

对于我来说,每天,最好的饭菜莫过于一碗白米饭,一条清蒸鱼,一碟青菜,一份汤,将蒸鱼酱油浇在白米饭上,比吃什么都惬意。或是吃着稀饭配着炣黄花鱼,鱼身软嫩而入味,想想,心中便有种喜大普奔的感觉。先生不懂吃鱼,每吃一次鱼就狼吞虎咽且险象环生。新鲜的鱼买回来,不是拿去红烧就是干煎。这样一来,便免不了餐桌上的一场恶战。时间一长,出于对我的体贴,慢慢的,先生的口味也渐向我靠拢。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体恤他的口腹之欢,感到一个人在寻觅“小时候的味道”的食物的那种幸福,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

一次,陪先生一起回老家。看他津津有味地吃起芭蕉糯米卷,吃得那样兴奋,吃得两眼放光,连鼻涕都顾不上擦拭。其实,芭蕉糯米卷说白了仅仅是一种点心而已,甚至还不能跟一般的家常菜相提并论。那一刻,我终于懂得。我想起《红楼梦》里,宝玉去薛家的家宴里看到薛姨妈自己糟的鹅掌鸭信、热腾腾的酸笋鸡皮汤,还有碧粳粥……那天,宝玉不顾形象,痛喝了两碗汤,又一再不听劝阻地喝酒,《红楼梦》里有很多的美食,但这可能是宝玉吃得最开胃、最酸爽的一顿饭了。

先生边吃边跟我说起婆婆,婆婆年轻的时候是个烹饪能手,能做一手纯正好吃的印尼菜。有飘香粽子、有印尼奶酪纯正的千层糕、有可口香脆的炸虾片、有撒满香料的印尼风味沙爹串。每到要做咖喱的时间,屋里便溢出浓烈的香味和叮叮当当的锅勺声,先生帮忙动手准备煮咖喱的配料,为土豆剥皮,削好胡萝卜、捣椰浆,刚出锅的咖喱牛腩鲜香无比,酥软甜糯,吃到嘴里黏糊糊的、甜滋滋的,真舍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

先生对煮咖喱牛腩非常有画面感的这段描述,一下子提起了我的记忆。小时候母亲也一直为我们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笑声镶嵌进烹饪里。我也有能让我的味觉感到愉悦并能勾起的食物。每个人,对于家的依恋与情结,从来都是没有理由的,是不分青红皂白的。

常听到一句台词:“要抓住男人的心,最重要是抓住他的胃。”这样想着,忽然就有点不能谅解自己这些年来在餐桌上对先生舌尖上的潦草。

《浮生六记》的沈复喜清淡,陈芸重口味。后来,沈复连臭豆腐也觉得好吃,餐桌上的口味完全被“驯化”了。从此我也学做咖喱菜,咖喱料、生姜、香茅、椰汁,这些生香辛辣的复合味道,曾经覆盖过我的味蕾,现在闻来却是极好闻的味道;餐碟上的鱼也煎得完好,赤黄酥脆,泛着薄薄的油光。先生边吃边惊叹,惊叹声裹着浓浓的笑意与满满的幸福。

能让乡愁在我们的舌尖上缠绵的,其实食材并不贵,甚至也只有几样,都是在小的时候吃过的。食物特别的美味,对它们的向往和痴迷,并不是味道的本身,而是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回忆。在品味食物的同时,也就是在咀嚼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快乐最柔软的记忆。

不饥而食 与乞吃剩食

文/周欣蕊

那天我因为不熟悉路线,时间预留不足,没赶上10点的火车,只好取票到窗口改签下一趟车,但最早的一趟车也要11:28发车。心情不免有些郁闷,于是我走进了一家“开封菜”,犹豫着要不要点些吃的,或者只是坐会儿。

我径直走向点餐吧,点了份小食拼盘和一杯热的美式咖啡。端着餐盘走向餐厅另一区,放下书包和餐盘,我发现离我两张餐桌的位子上端坐着一位年轻人。他20岁左右的样子,身高约170厘米,黑、瘦,五官端正,背一灰黑分不清的背包,着一咖啡色T恤,黑裤子,一双白色运动鞋已经很脏了。他没点餐,坐在角落,目光炯炯,一动不动。

我其实并不饿,点餐多半是想借食物慰藉无聊的自己。鸡排的肉让我觉得太过厚重,我心想要不要用纸巾包了送与那貌似落魄的年轻人吃,但又恐伤人自尊。我一边啃着薯条,一边观察着年轻人,一边犹豫着。只见那年轻人起身出去了,不多时又进来,坐到了我侧面的一座位上。我正纳闷,只见他突然起身,走向旁边一座位,抄起一个刚走的客人吃剩的食盒,迅速地离开了餐厅。

望着眼前一大盒鸡肉,一向以“吃货”自诩的我,第一次为我的过度饮食感到可耻。不饥而食,每吃一口都只是过过嘴瘾。而有的人却因为饥饿,要伺机捡拾他人吃剩的食物,在服务员把它们丢进垃圾桶之前。

这时有一个只穿着短裤的老流浪汉迅速地走向我身后的垃圾箱,欲从中翻找些食物。一位服务员过来驱赶他。我便顺手把食盒递给了他,因为我确定他需要食物。他抓起了两块鸡排,我说:“都给你。”他这才抓起整个食盒,在服务员的斥责声中离开。

我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善事,因为我只是给了他我吃不完的食物,并不能做更多。我继续喝着咖啡,刷着手机。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才起身到点餐台把半杯咖啡打包,走出餐厅。

那老年流浪汉正躺在餐厅外地上铺着的一张垫子上,翘着二郎腿,一手撑着头,状似卧地罗汉一般,另一手向提着食盒的人们示意讨要吃食。人到老年,落到这般田地,也着实可怜。已不见那位年轻人,他显然依旧知耻,依旧有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我只希望这个老流浪汉的现状,不是那个年轻人的未来。我边走边想,如果下次再遇见,或许我能做些什么,而不只是给人一口吃食。

有人不饥而食,有人乞吃剩食;有人锦衣华服,有人衣不蔽体。即使在盛世,也不免有食不果腹的人,不免有贫富差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不管是不饥而食者,还是乞吃剩食者,终究都需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吃的意趣

文/聂汝阳

吃,也是一种文化,食物背后所投射出的人文情怀,更是一种别样的雅致。

在台湾,曾欣赏过垦丁的海水、沙滩和日光,也曾站在能隐约感到因风呼啸带来晃动的101大楼顶端,但着实令我眼前一亮的,还是平价夜市里一对夫妇在夜市一角竖起的招牌“棺材板”。那天,我浑身汗水坐进这家小店,它有点80年代的味道:一台电风扇毫无作用地“吱呀”转动,有气无力,敞开式的厨房向外冒出腾腾的热气,桌椅倒是干干净净,但在小店中却显得格外拥挤,就连桌子上的冰镇汽水都不禁冒汗抗议这样令人不适的超高温度。但“棺材板”让这一切都美妙起来。

厚片的面包中心掏空,填满鱼糜、肉碎、米粥、香葱、白菜丁的混合物,入锅中油炸至双面金黄中心酥软出锅,在热气腾腾地等待中,夫妇二人熟练地切开面包精心拼盘,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仿佛姿势优美的舞蹈。我小心翼翼地叉起一小块放入口中,酥脆首先浸入口中,面包油汪汪的香带点西式的味道,慢慢地鱼肉的鲜渡上舌尖,其次大肉的浑厚撞入齿中,最终,葱花的香味从其间挣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绽放,经久不散,完成了味蕾一次完美的旅行。

“棺材板”的制作颇不简单,但台湾人不疾不徐的性格、精细的手艺、严谨的态度,将食物的原本味道完美呈现。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一定不会错过用心制作为食物所增加的独特馨香。台湾人步调慢,生活节奏同样不快,品着美食,看着人们或笑或闹的面孔,听着小店电视里温软的女声,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可是时间怎么会慢呢?只是他们一分一秒地用心来享受生活,慢慢的,满满的,恰似寺庙中僧人礼佛的虔诚。

在陕西,肉夹馍、凉皮,臊子面早已被人夸过,我便不再一一赘述。只记得一个周末,我在街道闲转,饿了刚好瞧见有位穿蓝衫的老伯伯推车卖饼,三轮车上贴着牌子:老字号手制胡麻烧饼。翻翻口袋恰好有零钱,便顺手买了个来。伯伯递过饼,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咬了一口,边吃边走,到了家门口,烧饼也吃完了,这才惊觉于它的不同寻常的美味。饼并不太大却厚实饱满,皮松软却紧实有韧性,饼里夹着盐粒与五香粉芝麻碎,入口咸香无比,加上烤得色泽金黄,更增一分脆甜的口感。

这就是陕西的吃食,不精致却也不矫揉,不复杂却也不寡淡,或许这便是陕西味道的精髓?一如陕西的风土人情,有力、踏实、黄土般无言却厚重。

我们从食物中所感受到的,本来是它的味道。但最终使人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份浓浓的,不散的情,是从口感的升华中所体味到的文化与情怀。我们乐于去体会去欣赏这吃的意趣,只愿与食物相载相依相存的文化情怀得以保留且长存!

刺猬和兔子

文/胡钧越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刺猬和一只兔子。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每天有说有笑的。

可是有一天,兔子开始瞧不起刺猬了。因为兔子觉得自己外表很可爱、很美丽,自己也一天天变得骄傲了起来。每天兔子说刺猬丑、无能,刺猬也无言以对。兔子想:“这样的朋友,对我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就不配跟我做朋友!”就这样,它们渐渐地疏远了。

冬天到了,食物变得少了起来,好多动物都饿着肚子。但是,勤劳的刺猬在秋天就已经把过冬的食物准备好了,它准备在冬眠前就吃饱喝足。由于兔子在秋天不停地炫耀自己,所以兔子还在它的小窝里瑟瑟发抖呢!可是刺猬还是伸出了帮助之手——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兔子。兔子连声说着“谢谢”,点头哈腰的。

因为冬天食物少,所以老虎也要找食物,而它的食物就是可爱的小兔子!老虎来了,老虎正要扑向兔子,把它吞进肚子里。这时你们猜谁来了?是勇敢的刺猬,它挡在老虎前面,蜷成了一团,刺儿都刺到老虎身上了,把老虎痛得嗷嗷叫。兔子这才逃过了一劫。

从此,兔子和刺猬又成好朋友了。兔子说:“对不起,朋友,我当时不应该那样说你。做人不能光看外表,我错了。”它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点评:小记者通过一则童话故事诠释了友谊的内涵,耐人寻味。

求食的狸猫

文/孙江林

校园内,正在散步的我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猫叫声,扭头寻找,并不见猫踪。正纳闷,发现一只狸猫已来到脚下,它用头蹭着我的鞋子,就地翻滚,向我示好,叫声不断,显然是饿了。

身上并无食物的我摊开双手,低头向仰躺着有所期待的狸猫说:“我没有带吃的,怎么办?”狸猫四肢朝上,继续叫着,希望能有所获。

猫并不知自己找错了人。一位骑车路过的女大学生看到此情此景,忽然掉转车头停了下来,她看着猫长久沉默,似乎心有所动。接着,她似乎下了决心,蹬车快速向超市和食堂方向骑去。狸猫原地蹲卧,似乎已无力运动,继续叫着。我走了。猫还在原地,我想,女学生可能会买食物回来喂它。

校园里的流浪猫有十几只,我常看到大学生们喂猫的情形,尤其是女生,三三两两,蹲在路边,围着一两只猫咪,边喂边抚摸,像是在家里。一次还看到学生们在给几只出生不久的小猫咪喂食。这些校园猫一般不愁吃,时常在石板地上或花圃的水泥台子上伸懒腰晒太阳。有些学生,还在猫喜欢停留的地方放上装有食物的塑料饭盒或用报纸自叠的猫食盒,供猫随时享用。这些校园猫,多少有点养尊处优。

那只求食的狸猫,也许是我曾见过的学生喂养的小猫中的一只。它虽已长大,但只会接受喂养,也许已经忘记自己本是一只可以猎取食物的狸猫。

实际上,猫的生存能力是很强的,校园有三千亩地,东北还有两座山丘,老鼠是不会绝迹的,这只狸猫为什么不去那里猎取食物呢?

我边走边思考,“冷漠”有时也许是有益的,过度关爱可能是对它更大的伤害。

打凉粉

文/冯杰

进入夏天,过端午,姥姥就开始“打凉粉”,由我母亲来打下手。

做凉粉就叫打凉粉。凉粉分两种,绿豆芡粉和红薯芡粉。绿豆粉透明、清亮,红薯粉就显得脸色发乌,一派深沉。

把绿豆淀粉或红薯淀粉掺水,开始在一口大锅里熬制,掌握好火候,易用猛火,最后熬成稠糊状,盛出来,在几个大盆里冷却,凉成透明体块状,凉粉就算打成了。

吃时用刀子划成小块,最好用一片薄薄竹签切凉粉。

凉粉一般有两种吃法:炒吃和凉调。加葱花佐料,加油炒熟,叫炒凉粉。炒时用平底锅最好,受热均匀,还不易破碎炒煳。我是比较喜欢凉调那一种,加蒜汁,姜末,小磨油,红薯醋,辣椒,勇敢的就再猛加芥末。

那时乡村集会上摆满凉粉摊子。一把把红油纸伞下,大家捧着一方方碟子,吃凉粉。辣得鼻子上冒汗。

在乡村食谱里,凉粉是最没有力量的食物。乡村说食物的能量、功能,往往和路程远近对比,好食物一定能让食客走很远也不觉得饿。

吃凉粉则饿得最快。

我姥爷有一谚谣,道是:“馒头十八(里),饼二十(里),凉粉只撑到下集”,意思是吃了凉粉后,一场乡村集会赶过来就没有了。胃如一条空荡荡的失望的布袋。

但一到夏天,还是想念凉粉。

春日食物的温暖

文/王旻

庚子年春天因疫情防控,宅家的假期比以往更长,家人有了更多悉心相处的时光。我没到单位上班,对母亲来说很难得。母亲珍惜相聚时光,巧手做菜,而我也着实喜欢她看着我吃她做的菜时喜笑颜开的模样。

春天里,风一阵,雨一阵,草木应春天而生,应时节而枯,一丛一丛热闹非常。鼠曲草也不例外。我和孩子们一样,将春天的草木抱个满怀,仿佛拥抱了整个春天。春天那些美味的食材是大自然给家庭的馈赠,也是家庭对温暖的定义,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立春后,农村田野上冒出零星的、嫩绿的鼠曲草。母亲带着我逃离城市的疫情,感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摘苦菜,采蕨菜,鼠曲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为春天的餐桌添上母爱的幸福感。

春天用瓦罐煲汤,亦能唤醒身心的愉悦,还可以传递家的温暖。用大火、文火、微火,不急不缓地掌控着。端详着那跳跃的蓝色火苗在罐底“舞蹈”,深红的枣和雪白的参在汤水中翻腾,喜欢闻着汤的香气,沐浴一屋氤氲香气……因为疫情,不敢外出吃饭,看书兼守汤成了每日功课。

因为疫情,我还在家中冰箱储备了很多食材,学起青海的兄弟制作杂碎。牛羊肉和心肺肚蹄等洗净加水和佐料,慢火炖到硬软适中,蹄筋变软,肠子变软,肚子变脆,软糯适宜。一边炖一边品味,当汤达到咸淡相当,肥而不腻,清香四溢时,才“偃旗息鼓”。

张文宏教授最近成了网红,他说的每句科普知识都很到位:“多吃鸡蛋,多喝牛奶……”因此在疫情期间补充营养很重要!以牛羊肉为主的肉汤,营养丰富又充饥,令我和母亲大呼过瘾,热乎乎,辣乎乎,香喷喷,鲜美得食欲大振,边吃边聊,边擦着头上冒出的汗,畅快至极。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做的江南腌笃鲜。腌笃鲜里的春笋,清香鲜嫩,最是美味。这个春季很少外出,所以春笋也难到农村挖掘,只能到市场采购。腌笃鲜是什么美味?就是将鲜肉、咸肉、笋切块后一起放到砂锅里,搁到煤球炉上,让小火笃悠悠地炖出一锅汤。不过各家有各家的取材。咸肉家家自备,不过条件好考究点的人家则会用火腿肉。鲜肉花头就多了,有用五花肉,也有用小排骨,也有像我家一样用蹄髈的。然后是炖到差不多四分之三火候时加入会吸足汤水的辅材,如百叶结、肉皮之类的。说来奇妙,每次守在煤球炉边上看火候,我都觉得这砂锅就像变身成了发酵容器,笃上一段时间后,鲜甜与醇香便持续酝酿膨胀,顶得盖子“噗噗噗”,水汽香气弥漫一灶间,在我闻来,代表着春之味。记得《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给洪七公做叫花鸡的过程,让人直流口水。春笋就像《小窗幽记》说的笋含禅味,堪称仙玉版之参。

作为记者,我曾采访过一位营养师。她认为春季调理肠胃很重要,早餐的食物可以选择精细的煲汤,那些酸性健脾的食材,如南瓜、莲子、芡实、薏仁等深度熬煮,火候用不疾不徐的文火。把透着原味的食材煲成精品,盛在心爱的蓝色陶瓷碗中,撒上一些油绿的葱花,任意角度欣赏嗅着香味,都是视觉和味觉的“盛筵”。

这些年我们喜欢点外卖,在家和单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大厨,足不出户就可以烹饪出美味佳肴。而春天在家做菜最有收获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更代表疫情过后平和的心境。春天的菜肴,经过精心调配,慢火炖熬,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风味。那些食物仿佛蕴藏着整整一个春天的活力。

食物的认领

文/李晓

秋凉了,我的朋友秦大胡子主动给我打来电话:“兄弟呀,赶紧过来,我给你做荷叶麦面粑吃。”

我在秦大胡子的微信朋友圈里看过他刚从湖里采集来的新鲜荷叶,荷叶上还荡着水珠。麦子也是从乡下老农那里买来,然后他亲手在农家石磨里碾动,大胡子对我说,他喜欢听那青瓦屋下石磨咿咿呀呀转动的声音,像某些艰难日子里蹒跚的脚步。秦大胡子家里还有农家竹篾做的老蒸笼,他就用荷叶包着发酵的麦面在一口大蒸笼里蒸,麦面粑的清香在蒸汽中袅绕了满屋。

大胡子的家,在城市的一条老巷子里,一年四季,全家老少的换洗衣裳就晾晒在小院子的竹竿上,院子里有老槐树。我和大胡子邀请的几个朋友,就围坐在树影婆娑中品尝着荷叶麦面粑,吃着那地道的传统老食物,会忍不住浮现起一粒麦子的破土发芽,然后是麦苗青青,在等待收获的季节里迎来麦浪滚滚。

大胡子爱好画画,在城里也算是一个闲人,春天,他骑一辆老式摩托车去河流边写生,冬天,他脚踏老棉鞋,去一百多公里外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看雪。有一年冬天,大胡子眯着眼睛看一场大雪压山顶,突然失控地哭了起来。后来,他夜宿在一农家,在炉火熊熊中吃着土豆炖腊肉,喝了半斤白酒后,又兴奋得跑到山上唱山歌了。

像大胡子这样的朋友,我在城里结交了几个,他们被称为吃货。我总觉得,与这样的吃货交往,才能够像食物的营养一样进入身心里去。一个连吃也提不起兴趣的人,你对那人还奢望什么。

城市里最贴心的食物,对我来说,往往不在豪华酒楼里,倒是那些寻常街巷里的民间吃食,他们为一座城市打上了独特的胎记,呼唤着游子们在归来时准确地抵达。比如我所在城市的“格格”,它大多隐身在一条寻常小巷的馆子里,一口大铁锅沸腾的水上,一排排蒸笼在轻雾缭绕的热气中林立,小竹格里蒸着羊肉、排骨、肥肠,在这些肉食里面,掺上放了花椒、辣子、胡椒等调料的米面和杂粮。这些散发诱人香气的格格,把一条小巷、一条大街都香透了。

品吃着洋溢着浓郁市井气息的“格格”,会让你整个身心放松柔和下来,尤其是当你远远地打量那些如宝塔、石林般壮观的格格,层层叠叠码放在蒸腾着热气的大锅上,忍不住会惊叹食物创造者的神奇奥妙。

还有我所在城市里的一碗小面,是开启一天生活的最好模式。清晨天幕下,随便在街头的鸡毛小店里,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扛着一根扁担的“棒棒工”、出租车司机、南来北往的游人,刚到小面馆门口,吆喝一声:“二娃,来二两牛肉面,辣子加重点。”“三姐,三两炸酱面,多放葱花。”随意地坐在街头小巷、黄葛树下的面馆里,呼啦啦吃上一碗小面,是对一个人早晨肠胃最好的抚慰。在城里,有一家郭老大开的小面馆,三十多年时光过去了,几张老桌子都换了好几个地方,但依然是当年开店时的老物件,一个当年在老大面馆吃了第一碗面的男孩,而今已带着早晨上学的孩子来面馆里吃面了。

一碗小面里的作料,也集纳着气象万千的世界。比如作料中的姜,最好要老姜,先去皮,再切粒,不然味道偏苦。要用蒜水,不能直接用蒜泥,不然蒜的香味会盖过面的香味。将大蒜切碎捣细,冲入高汤,蒜水就制成了。辣椒的制作,长一两寸、气味微呛、香而微辣、色泽鲜红的干辣椒是首选,在铁锅里翻炒烘干,冷却后放入石凹,再用木槌捣制,用油熬炼,辣椒的魂魄,在小面里得到最畅快的释放。

这些城市里的食物,已经血脉一样溶入了我的生命,它也是我对一个城市的内心认领。

无情的城市

这个夜晚注定让人心痛,注定让自己的内心深受煎熬。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无情,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见死不救。

深夜只有路灯将它们照亮,让我清晰的看到它们的位置。爱人将它们从十字路口中间呼唤到草丛边,说法上我们是救了它们一命。看到它们还那么小,像是刚出世不久的小猫咪,看着它们的命运让人痛心。

在这个没有人情味的城市中,谁会同情?谁会将它们收留?不知道哪一天就某一辆车从它们身上压过,不知道哪一天它们机会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不知道哪一天就一场大雨将它们淹死……我想带它们回家,可是爱人说:世上流浪的动物数都数不清,你能救哪一只?只能希望它们不要走向无情的马路,希望它们能找到附近的一个好心人家,给它们一点食物,一点水,一个屋檐。

我承认我在这城市里生活逐渐变得无情,跟这个城市更贴近。我无法将你带回家喂养,家的空间太小,也没有食物,只有碳酸饮料。

今天我还会走昨夜走的那条路,希望你们还在,或者看你们待在一个好人家的门前,找个阴凉的地方,别让太阳晒伤。听说这几天就有一场大雨,一定要找到一块能避雨的角落。我经过,会带点食物,我想看到活泼乱跳的你们。

我能做什么?我想是祈祷、是求你们能被好人收留、是求上天天气温和些……

这无情的城市养育的尽是无情的人。

南瓜

文/常英华

家乡产南瓜。记忆中的南瓜生长在山坡上、菜园里,瓜藤繁茂,小喇叭似的南瓜花含着金色的花蕊,传递芳香,促进食欲。

曾经,它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我们在南瓜牵藤时吃尖,挂果时吃瓜;而到南瓜收获时,就把一个个大南瓜放在阴凉处,一年四季都够吃了。吃得我们都吃怕了。但是它一度又救了我们的命。曾几何时,粮食不够吃,我们就用南瓜当饭。有时候,煮点南瓜汤,在里面撒点面片或米粒,就是很好的膳食了。

如今,南瓜已是菜蔬上品,但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它却只能作为一种单一的、无法选择的果腹食物。在老家,南瓜受到尊敬,即缘于它曾经帮人们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现如今,人们对南瓜更加青睐。人们发现南瓜不但补脾益气和清毒,还能防治各种疾病。南瓜因此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食品。它现身于各种餐饮场所——南瓜饼、南瓜汤、南瓜饭、南瓜菜,应有尽有——充填着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望。

敦实、养人,顺境逆境,宠辱不惊,美味悠长,一路飘香……吃的是南瓜,品的是岁月和人生。

猜你喜欢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