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醉秦腔

作者: 任春艳2022/12/10心情随笔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听秦腔,看秦腔,学唱秦腔,是一件特别惬意与满足的事情。

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生活气息浓厚,关中人的爱恨情仇都在秦腔里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深受老陕们的喜爱。秦腔经典曲目众多,李瑞芳的《梁秋燕》、李爱琴的《周仁回府》、李小峰的《打柴劝弟》,唱念做打都很精彩,听起来韵味十足。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秦腔的受众面比较广,广场上、马路边、大街小巷,随时都能听到,房前屋后,吃燃面、喝酽茶、听秦腔,成为关中地区人农闲时的标配。公园里,随处可见秦腔自乐班大放异彩,三五成群,乐得其所,酷暑中的树荫下,寒风中的墙根下,都是民间艺人的身影,吼出关中人豪放朴实的性情,唱出人间的悲欢喜乐。

温暖的阳光下,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相聚在热闹的广场上,感受着秦腔带给自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热爱秦腔的人们拿着板凳,一把二胡,一个快板,就组成了一个自乐班。有些年龄比较大的人,看上去步履蹒跚,满脸皱纹,紫藤树下,吼一声秦腔,惹得人们驻足观望,沉浸其中。

我从小是听着父亲唱秦腔长大的,不管走到哪里,耳边响起秦腔,就会停下脚步。听母亲讲,小时候,我晚上不好好睡觉,父亲总会把我抱到怀里,给我唱秦腔,我很快就睡着了。长大后,听父母提起这事,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父亲是忠实的秦腔迷,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家里到处都是秦腔磁带,父亲还买了收音机,一边干活,一边听戏,听到开心处,还会给我讲一讲戏曲背后的故事。现在,父亲只要闲下来,就会走出家门,来到广场上听自乐班的人唱戏。

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秦腔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视野,但真正热爱秦腔的人对秦腔的爱没有褪色,反而愈加浓烈。不管是秦腔的角儿,还是民间自乐班,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和生命,诠释着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曲折动人的故事,将人间的大美留存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猜你喜欢

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