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情感日志 > 正文

做新衣

作者: 范德峰2022/08/20情感日志

喝过腊八粥,腌上腊八蒜,80多岁的母亲用家里那台上海牌缝纫机缝个东西。看着母亲脚踩手动的熟悉身影,听到机器发出的独特声音,我不禁想起40多年前的腊月里母亲忙着为家人做过年新衣服的事情。

从1960年到1969年,父母生了四个孩子。姥姥和姨姨随我们生活。一家八口人每月靠父母一共百十来块钱的工资生活。国家经济紧张,百姓生活困难。但母亲千方百计要让我们兄弟姐妹穿上一身新衣服过年。有时不能保证年年上衣、裤子都是新的,尽量也要有一件新的。实在不行,两年总要穿一件新衣过年。

票证时代,需要拿上布票和钱去布店才能买回布来。做冬天穿的衣服通常是用蓝色的棉布。当我们几个惦记着糖块、瓜子、鞭炮、饺子的时候,母亲已在邻居大妈大婶的指导下把布裁好了。用手工去缝衣服,速度慢不说,一些针脚缝起来也不好看。父母迫切想买一台缝纫机,以求家里做起衣服来又快又好看。他们省吃俭用攒好了买缝纫机的钱,还得寻找和等待购买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大约是1973年,父亲在单位抓到了一个购买缝纫机的号。又凑够了购买“三转一响”的工业券,花170元钱,在路人羡慕的目光中,拉回一台上海牌缝纫机。

母亲开始独立裁剪衣服了。她从商店里买回不同号码的纸样,把纸铺在布上,1:1用裁缝专用的那种扁平粉饼画出轮廓,就动剪刀裁剪起来。上衣比较复杂,先从裤子开始练起。剪裁停当,上一块布和下一块布对叠好,“蹬蹬蹬”就轧起来。一回生两回熟,母亲用这台缝纫机给全家人做好了新衣服。

年三十晚上熬过零点,母亲会把新衣服放在我们枕头边。第二天早晨醒来,我们在棉衣棉裤上套了新衣服。给大人们拜了年,得到压岁钱,高兴地出门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新衣。然后返回来吃几口早饭,装上拆散的鞭炮出门放炮去。不用大人嘱咐,我们小心着呢,不会让花炮炸着衣服。

情感日志

猜你喜欢

情感日志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