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感悟文章 > 生活感悟 > 正文

“内卷”下的我们

作者: 朱珊珊2022/07/20生活感悟

上周,朋友发来“喜报”:她离开了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年的学生组织,开始拾起古筝,从零基础学习素描,追囤了好久的剧。

从外人的角度看,可能还要感叹一句可惜了。但作为她多年倾诉的对象,除了恭喜,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我认识她之前,她就已经是品学兼优、目标明确的“别人家”的孩子了。从小上最好的公立学校,成绩名列前茅;早上七点前坐在教室里朗读,晚上六点前准时推开家门;喜欢唱歌弹琴,但在中高考前主动退出兴趣班;考上了一所能让亲朋听到名称就夸一句的好大学,并一开始就朝着“满绩”和“做学生干部”努力。

可是,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夜,她枕着蝉噪声与微弱的夜风,诉说着自己的不甘。从此,倾诉的洪流像开了闸。她为由于“自律”而错过的与朋友在放学路上打闹的时光感到遗憾,她为自己平静又委屈地放弃真正喜欢的爱好感到悲哀,她为不断花时间参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强忍着与内敛型性格矛盾的不适发表激情的演说、制定自己其实毫无动力去做的目标感到痛苦。一开始是父母的期盼让她懂事,后来是周围人的眼光让她继续懂事,各种来自外界的要求或软性或硬性地桎梏她成为一个令他人满意的人。她怀着不情愿接受了桎梏,而曾属于她的独立想法和自由追求则几乎承担了一切代价。

好像人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中的很多人会有一种“被裹挟”的焦虑。裹挟我们的可能是他人的评价,也可能是别的,但在每个故事的开头,我们都有一种不是错觉的错觉:我是被期待着的。

当然是,每个人都是承载着希望活着的。但是,我并不认为人生的意义需要与被期待划等号。那些没有被人期望做什么的孩子,照样能过得多姿多彩;而被期望的孩子,也大可以选择拒绝。当期望转化成为动力的能力已经完全饱和了,那么就挣脱它,做真正的自己。

我见过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是量身定做的,既要全力优秀,又要懂事体贴,每一个人生节点的选择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我也见过有的人向往一个量身定做的伴侣,从外在的姿态,到裸体的每一寸肌理,微笑的每一个弧度,从肉体到灵魂的契合。这当然都没有错。但是,当我们处于被期望的那个位置时,多一点自主性和能动性,或许能获得更开阔的格局。

人生最多百年之久,放之浩瀚历史长河,不过沧海一粟。谁又真的有资格对其他人说,“要按我说的做,我一定是对的”或是“不听我的,以后迟早要后悔”?所以说,他人的话语只是参考,自己的判断才是基点。

生活感悟

猜你喜欢

生活感悟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