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故乡开镰时

作者: 晓根2022/06/15现代散文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家乡晋源一带麦收是在稻秧插上之后。

故乡有句俗语叫“夏至不插秧”,从每年的6月初开始插秧,须在夏至前插完,等到把稻秧插完,就该麦收了。

虽然同属晋源地区,但麦收的时间并不相同。我的老家南城角村和晋祠附近的一些村庄,土壤黑色的沙粘土,土质较干,所以麦子成熟得早一些,大约在夏至前后刚把稻秧插上就开始收割了。而五府营、东庄营等村的土质以黄土居多(土质较粘,可当烧土用),成熟得要晚,故而收割也要晚上几天。

故乡把麦收叫开镰,也叫“龙口夺食”。那是怎样的紧张和热闹的场面啊!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让人热血沸腾。在临收割之前,人们从集市上买回一把把镰刀,一顶顶草帽,还有一条条装麦子的口袋。

这时常能听到村里的喇叭传来大队干部广播的声音:“社员同志们注意了,后天就要开镰了,请大家做好准备,把镰刀磨好。婆姨们也别闲着,天气热,给男人们把绿豆汤熬好。学校这几天要放假,让娃娃们帮着把绿豆汤送到田间地头,别让社员们中了暑。”

到了傍晚时分,收工回来的男人们一回到家便坐在院子里开始磨刀霍霍了。磨好一把,再磨第二把,把所有的镰刀全部磨好后就放在院里的墙根儿底下。

那几天,大队的喇叭每天循环不断地播放着唱片,如《翻身道情》《我们走在大路上》《社员都是向阳花》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郭兰英唱的那首《丰收歌》了:“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曲子很美,歌词也很抒情,但如果此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站在麦田里,我只会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讲的那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弯腰躬背的乡亲们,在无边的麦田里,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开镰甩臂,滴滴汗水滚落在发烫的土地里,似乎还能看见冒出的丝丝热气……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家里熬好的绿豆汤用水桶抬到了田间地头,然后开始帮着生产队捡麦穗。大人们在割过几个来回后,倒出一碗来喝上一口,接着再割。为了感激我们这些小学生为他们送来的绿豆汤,有的大人会在休息的间歇,用麦秆儿编制个叫喳喳笼子(晋源话称蝈蝈为叫喳喳),把捉到的叫喳喳(蝈蝈)放进去,我们举着笼笼,听着叫喳喳“喳、喳、喳”的叫唤声,欢蹦乱跳,高兴地打闹着……

日头已升到头顶,该回家吃饭了。收工回家是不能空手的,大人们一个胳膊夹着一个麦捆儿,而我们这些小学生也要每人抱一小捆儿麦子捎到打麦场上。

打麦场里更是热火朝天,有用毛驴碾的,也有手扶拖拉机碾的,各忙各的,忙而不乱。

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现代散文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