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白石老人的红蓼花

作者: 路来森2022/03/08现代散文

画蓼花的画家不多,白石老人,是其一。白石老人画的是红蓼,不是青蓼;青蓼,一色的青,大概也没画头儿,而红蓼就不同了,红蓼色彩殷红,“数枝红蓼醉清秋”,亦有鲜明的季节感。

白石老人的红蓼,以花枝和花叶为主,很少见他画出红蓼的茎秆。

花枝和花叶,好似凭空而出,占据了画面的主体,给人一种丰盈、充实的感觉。红蓼的花,是一串串的,像谷穗,一根细细的穗茎将其挑起。白石老人画出的红蓼花,总是花穗很大,浑厚圆满,而挑起花穗的穗茎,则极细,细如丝,如丝的穗茎挑起沉甸甸的花穗,给人一种颤巍巍的感觉。“颤巍巍”,昭示着一种重量的负荷,在那些个秋末红蓼花开的日子里,让人禁不住,就想到秋稼的沉实,想到日子的丰殷。

现实中,红蓼的叶片,似柳叶,细细长长;而白石老人,画出的红蓼叶片,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如扇,深墨或者淡墨色,极尽夸张之能事。叶不多,大多是几片,但因叶片大,就极是炫人眼目。那样的一种叶片,让人看到了蓼花的勃勃生机,它的旺盛的生命力。

花穗,是殷红色的,真红,如火,如血;而花叶,则是深墨或者淡墨色的,两厢映衬,就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扩张力,感觉那红的蓼花,色彩鲜艳得不得了——红火满天,红火漫天,弥漫画面的,都是红红火火的喜悦。

白石老人,喜欢画“虫”。画红蓼,白石老人自然也不会忘记,以“虫”衬之。花是静的,“虫”是动的,动静结合,整幅画的画面,才会生趣盎然。

一只蚱蜢,趴在一树红蓼花下,趴伏的情状,不僵不硬,而且很有力量感;也许,有几粒红蓼花籽落在地上了,那只蚱蜢正在寻觅,或者啮食。一只蜻蜓,飞绕在一丛红蓼花前,若即若离,却总是不忍离去,或者不舍离去,它一定是被红蓼的红艳所吸引了吧?一只螽斯,伏在一片红蓼叶片上,蹬腿、振翅、翘尾,它正在欢快地叫着呢。螽斯,就是蝈蝈,蝈蝈常见的是深绿色的,可白石老人却偏偏将其画成浅黄色,那是秋深的原因了。秋深了,蓼花红了,一只蝈蝈也老了,但它却仍然在叫,在歌唱,那该是一只不朽的蝈蝈吧。

蓼花,属水草花;既然是水草花,白石老人,就一定不会忘记画一些水“虫”。一只螃蟹,正在一株红蓼花前爬行,腿、钳伸张,很用力的样子;又仿佛,在跃跃欲飞,它是在企图钳取头顶的蓼花吗?真是一只“痴心妄想”的螃蟹。一只青蛙,趴在两株红蓼花下,四腿张开,昂首向上,也许正在呱呱呱地叫着,它是在仰望着红蓼花而欢叫,也许,它正在为红蓼花唱情歌呢。谁会理解,一只青蛙,竟然也会如此多情?要怪,也只能怪那几支红蓼太红了,红艳艳的,打动了一只青蛙的芳心。

我特别喜欢这幅《青蛙红蓼图》,除了这只灵动、多情的青蛙,重要的是,画中的两株红蓼,白石老人还画出了它们的“茎秆”。茎秆节节,似竹,那么硬实而劲道,仿佛历尽了沧桑和磨难,才生成了这样硬挺的“筋脉骨节”。

这好像,就是晚年的白石老人的写照——历尽沧桑,却依旧坚挺硬实,红艳(颜)不老。

阅读白石老人的一幅幅红蓼花画,你会发现,这些画,大多绘于他的晚年,八九十岁时期。

白石老人,是湖南人,江南水乡,红蓼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也许,当年他们家的那家木匠铺子前,就有一方水湾,或者一道浅溪,溪湾边,就开满了红蓼花。那些年,年轻的齐白石,曾经与这些红蓼花朝夕相望。

年迈的白石老人想家了。于是,他就不断地,画出一幅幅红蓼花。大概,晚年白石老人所画的红蓼花,除了自己壮心不已的劲头,还有乡情,还有生命的灵动。

更多现代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现代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