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原创散文 > 正文

声音

作者: 梅见月一七[文集]2021/12/27原创散文

无论是人或是动物,只要听力系统完善,那么他/她耳朵的一生大抵是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的。就人类来说,从呱呱坠地开始,哦不,念及如今“胎教”盛行,小宝宝们还未坠地便要遭受教育“内卷”的折磨,在温暖的子宫中就得听闻各种音乐、各类知识(换位思考一下,我还是想安安静静享受最后一段不思不想的时光)。然后慢慢成长,彼时听到的声音也会逐渐变化,除非是耳聋,应该是一生都摆脱不了声音的介入。

当然听到物理概念的“声音”并非人类所独有的,动物们也有各自稀奇古怪的听力系统,狗的听力就比人类好得多呢!由此可见人类还算幸运,不至于百米外的嘈杂也要入耳。区别人和动物在听觉上的不同的关键就在于人的“意念”,正如蒲柏在其《批评论》中所述:“声音听起来应当象意念的回音。”此处的声音已然超越了物理范畴而达到了精神层面,形而上的层次。或许可以这样说,人与人之间能够通过“声音”达到“共鸣”的状态,这里的“声音”可以是一句话、一声啜泣、一段旋律,甚至是文本中的一句话。至于为何能够产生共鸣,也许是所谓的相同的生理结构使得人的思想具有共通之处,也不必死死追问,中国人向来是追求“暧昧”的嘛!

既然谈到声音,那就不得不谈谈我最喜欢的声音了。由于不知从何而来的社恐,人的声音必然不是排在首位的(当然音乐可以考虑考虑),我最爱听家乡夏夜的动物鸣叫声。坐在黑压压的夜色中,头顶是满天星光,偶尔还有一两颗星星闪烁,它们没有声音却亘古长存,遥望夜空也许会进入一种与过去和未来向望的玄妙境界,然而耳边充斥着的蝉鸣又将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在。蝉鸣尖锐而持久,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一个夏季,于是要将那埋藏在地底时孕育的生命力极力吼叫出来,比人类最强的音乐家也要强上许多吧!初闻蝉鸣,极为吵闹,有时忍不住要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隔绝这不停的攻击,但是听习惯了你会发现蝉鸣有一种独特的大自然的韵律,蝉鸣伴着蛙鸣,竟是一场天然的音乐会。搬出一张竹床,静静地躺着,感受若有若无的夏风,或摇着蒲扇,听着那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有时顺带听着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讲述着年轻时的故事,倒是别有一番趣味;若是失眠的夜晚,倾耳聆听,便会慢慢入睡。到了孟秋时节,偶尔能听到一两声蝉鸣,却是一声一声往外蹦的,它们大概算得上蝉家族中的长寿者吧,但是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生命力与鸣叫声一同消逝在秋风中。

除此之外,有一种令我感到奇特的声音,那便是旧俗葬礼上的和尚念经的声音。这是葬礼上的一项大工程,有钱的人家要做个七天,穷人家也要请和尚念一两天,意在超度亡魂。几个和尚依次席地而坐,双眼一闭,木鱼一敲,嘴里便呢喃起来,或许是梵语或许是方言,我却是从未听懂过。念经时是会焚香的,香的味道一发散,烟扶摇直上,一股气场便笼罩在当场,令人不禁肃穆。说是呢喃,但有着空灵的感觉,站在旁边观看也不由地放空大脑,浑身也放松起来,仿佛灵魂腾空而起,竟有了庄子所述的那般奇妙感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若是到寺庙里听经,恐怕得立地成佛了,幸而是在葬礼上,总有些声音将人拉扯回来,避免“西去”。由此不禁感慨古人对于生命、对于逝去之人的敬重,为此形成一套隆重的礼仪,只为送其灵魂前往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然而更为震惊的是,这套仪式似乎真有如此效果,人类之智慧果真是无穷。

声音值得记录与回味,它不仅仅是电脑上的一段波浪线,它有着它自己丰富的内蕴,而当我们接触它、感受它,就会进入它的世界,得到一段奇妙的体验。

更多原创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原创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