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原创散文 > 正文

初识成都古镇黄龙溪

作者: 贾载明[文集]2021/09/02原创散文

说是初识,因第一次见,还因跟着人潮流动,没有细细打量模样。

名之曰“黄龙溪”,是不是那溪水像一条龙?却不是。有《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

这个“武阳”,古时是个县名,出现在秦灭蜀之后,看来是很早的。立县的地址在今四川彭山县江口镇平茯村。人们看到武阳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条黄龙,于是这里就叫“黄龙溪”了。

这条龙出现在什么时候?据《水经注》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后立庙作碑记,至此,这个故事已经很人文化了。可见“黄龙溪”这个名字也很早了。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当时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演绎刚刚开始。是年,发生了很多战事,如:“五月,刘备攻占汉中。至七月自立汉中王。关羽北伐曹魏,围其大将曹仁于樊城。”“八月,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来援助曹仁,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十月,吕蒙率东吴军攻占关羽的南郡(属荆州)。”“十二月,孙权擒杀关羽。孙权向魏称臣,被表为骠骑将军。”等等。

而这年的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上表奏告献帝,归还左将军和宜城亭侯印绶,又在沔阳(今陕西勉县东)设立坛场,集合群臣将士,拜受玺绶、王冠,即王位,以其子刘禅为太子,又大封群臣,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刘备称王后,还治成都。

我估摸,武阳出现的这条黄龙就是刘备了。汉朝崇尚“黄色”,刘备为汉皇后胄,立志复兴刘家天下。而黄龙出现的时间和刘备称汉中王的时间恰在一年,这么巧合的事件,黄龙不是刘备又是哪位君王呢?

看来黄龙溪这个名称大有来头,用今天的流行话语说,就是这里文化底蕴深厚。

还有一说,黄龙溪曾属仁寿县,而该县地形如龙牙,是故名也。但我以为“真龙现身”这个说法更具有文化含量。

不过,我等匆匆过客,却无时间呆下来,寻几个耄耋者,访问访问此地陈年旧事,更无时间去搜寻旧志,查查这里的历史变迁、民风民俗。

其实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跟风赶浪。一大家子人,乘一台车,跟着“方向盘”走,岂不是“跟风”;人说“黄龙溪”是旅游热点,去吧,这就是赶浪。

的确是热景点,各种五光十色的车辆形成的长龙比“黄龙”现身壮观多了。游客形成了海洋,一点也不夸张。还未进入口,人们已经形成弯弯曲曲一排,向入口处挪步而行。进了入口,因为人流如潮,亦迈不开步子,只有跟着人潮,缓缓流动。

有黄龙溪,必有黄龙镇。依山而建,有2009年人工引来的渠水穿镇而下,曲曲折折流向江里。渠水两旁为街道,人流之潮即在渠水两旁的街道上形成。

地不在贱,有水则贵。有水,这万物就活了;有水,不灵动的东西也鲜活起来了。假如有水的地方诞生一个如“黄龙”这样的灵物,那就不仅仅是灵动、鲜活,而且昭示生命的沉雄和大气了。

人潮的喧哗声尽管盖过了渠水的哗啦声,但我的目光一直在盯着渠水。很是清澈,明净。虽然喧嚣嘈杂,但我看到渠水明澈里的宁静。这个时候,我下意识将大脑松弛,让心落到渠水里。走马观花似的游览不求别的,只求心在放牧,改善一下不利于健康的氛围、环境。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就是“现代旅游”或者说“快餐式”旅游的成果。

我一边跟着人流,一边这样想。

连接渠水两旁街道的是各种各样的桥,很窄很窄,或一、两人通过。其形多样,或拱或平;造桥的材料亦多样,或木质、或石质,或水泥钢筋。工程较大的,可能数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廊桥了。

宽阔平坦处,立有“跳蹬”,也起着连接两边街道,疏散人流的作用。

渠水两岸自然造就有许许多多的景观,或喷泉、或雕塑、或水车,或石磨,或水井,亭、台、楼、阁、轩、榭,古树浓荫,杨柳依依等等,与他地大同小异,恕略去不述。

因水干净,戏水者如群鸭扑河,嬉闹嘻笑,不亦乐乎。

我见二童子蹬在渠水中一圆木上,手执“水枪”入水中,把水吸起,然后打向远处。我拿起手机,将两个天真烂漫的形象拍摄下来。

走到江边,用了一个多小时。那里有一座门叫“东寨门”,半月洞口。走出这个洞口,步入一平坦的坝子,坝子边就是江岸了,也就是黄龙溪的岸边。望江水滔滔,水天一色,游人乘着快艇箭一般冲浪,滑翔机在低空飞行,蔚然成景。

黄龙溪来源何处?《仁寿县志》云:“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赤水”指鹿溪河,“锦”指锦江。

水色褐黄的鹿溪河,从龙泉山出发,蜿蜒而来,与清幽恬静的锦江在闻名遐迩的古镇黄龙溪不期而遇。一浊一清两条河交汇在一起,绕过黄龙镇向南流去。远远望去,宛如两条长龙盘绕在一起,赫然惊心。

为何鹿溪水赤?我猜想是因为龙泉山的泥土系黄色吧;为何锦江清,因源于雪山岷江吧。

忽然想到黄龙溪这个名字,也许与龙泉山黄土有联系呢!

更多原创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原创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