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精美散文 > 正文

回望乡土

作者: 陆悦2021/06/11精美散文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有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茫茫人海中,那些从乡村洗脚上田的客居者,往往活得更有精气神,原因在于他们记住乡愁,身上没有褪去乡土本色,心中始终装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

农家出身的我,乡土早已融入生命基因,是绵延一生的记忆和解不开的情结。每当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顿而迷茫时,我低落的情绪总会翻山越岭,从城市一隅飞回那个生我养我的山旮旯,乡土气息的慰藉,让我再度汲取营养,滋润心田。这种特有体验,只有经历乡村生活、常回望乡土的人,才有切身感受。但这一切,对我们已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下一代又一下代来说,乡愁已渐行渐远。而更令人扼腕的,则是那些曾见证一代代人成长、积淀千百年农耕文化的老房子、老物件——乡愁的附着物,在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与碰撞中,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正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去岁冬天,当我就听说故土的邹氏人家,情系桑梓,难忘故园,依托他们繁衍生息、血脉相连的祖屋,创办“高凉乡土文化博物馆”时,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恨不得一睹为快。无奈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心里极是煎熬。幸好春日时节,偷得浮生半日闲,我特意返回故土,痛饮那些时光发酵的乡土醇酒,以解悠悠乡愁。他们没法留住光阴,却留住了乡土家园,又怎能不令游子兴奋呢!

俗话说,人勤春来早。此时,走在故土的田野上,处处春风拂面,皆是一幅幅繁忙而熟悉的春耕图景。当我抵达博物馆时,但见一座建于民国末年的“三搭十二间过”四合院——邹氏大屋,在幢幢崭新的“荔枝楼”“龙眼楼”“香蕉楼”簇拥下,古朴而迷人,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儿。大屋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东西南北4个大门,内有6个天井,歇山顶砖木结构,是古高凉地区典型农家民居建筑。尽管风雨兼程70余年,墙上的泥砖和屋顶的瓦面布满沧桑,但由于保护得当,依然是我踏访过的古高凉地区众多珍贵古建筑中,乡土气息最浓厚、整体最完整的一座乡村民居,沉淀着岁月芬芳。因与我家里祖屋建造年代、格局相近相似,更让我多了一份惊喜和一份热爱。

年过七旬的大屋后人邹伯,就像守护神一样,每天都在守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两个事业有成的儿子,外出拼搏多年,分别成了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却依然情满故园,将家族中曾使用过的数千件生产、生活用具和乡土艺术品收集整理,以艺术家的眼光陈列于大屋之内,传承乡土血脉和农耕文化,展现高凉本土风情,让更多的后来者知道过去,珍惜未来,留住乡愁,留住根和魂。

进入屋内,虽然一点也不堂皇,却如泥土一样朴实自然。各个时期展品分门别类铺陈,布满院内墙上、地上、房间里的各个角落。过去日常使用的犁耙、锄头、镰刀、勾刀、扁担、柴枪、石碾、石磨、水缸、米缸、打禾桶、风谷柜、鱼笠、衣柜、八仙台、竹叶帽、竹火筒、单车、衣车、煤油灯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而沧桑中的每件藏品,都能让人回想起过去劳动和生活的场景,重温历史记忆和童年时光,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当年荷锄、扶犁、砍柴、煮饭和艰辛求学的身影,顿有一种如临其境的原汁原味感觉。

在一个房间的展台上,一个相传数代的长方体竹笼,引起了我的注目。虽然竹笼已斑驳陈旧,但触景生情,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当年提着竹笼、风尘仆仆外出谋生的情景。过去,乡亲们外出装衣物使用的都是竹笼。我还清楚地记得,尽管爷爷那个竹笼四个角已开了拳头大的洞,但也舍不得弃用,让我的眼睛骤然湿润,深感他们那代人生活的简朴和不易。

当看到摆放于屋厅天井旁边的石磨时,也让我油然想起过去像推石磨一样艰辛的生活,石磨每转动一圈,都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虽然石磨米粉是故土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可捞可炒,也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但在那艰难的年月里,要吃一顿米粉又谈何容易,也唯有期盼农历五月初五、七月十四两个传统节日有机会解馋,不像现在想吃就能随时吃到。如今,石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它的远去也结束了那个年代的艰辛、无奈与沉重,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乡亲们为追求美好生活而顽强打拼的坚定信念。

东门内陈列的两台旧式华南牌缝纫机,更让我百感交集,仿佛又闻到了机轴转动的“嗒嗒”声,穿过悠扬岁月,在屋子里回荡。它虽然与现代生活气息已格格不入,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很多农家来说,却是家中之宝,见证着一个特殊年代,见证着我们家庭生活变迁。缝纫机旁,既有童年欢笑、母亲嘱托,又有生活的无奈与艰辛。那缝缝补补的衣裳,是母亲对生活的希冀,更是母亲对儿女倾注的爱!

正门屋厅,一幅幅挂于墙上的油画和书法度作品,更饱含着远在他乡的艺术家对家乡的不竭情怀。他们用生动传神的笔墨,再现了高凉本土昔日乡村的劳动、生活场景,展现了乡亲们在艰苦环境下追求幸福生活的气度,让人在艺术熏陶中,再次感受穿越时光的心灵震撼。

诚然,乡土博物馆谈不上高大上,却同样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圣地,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现在,我们住上了高楼大厦,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只有不忘记根和魂,我们子孙后代才会懂得家乡和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艰难发展起来的。回望乡土,回望历史,才让我们心中永远充满澎湃的动力。

更多精美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精美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