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散文 > 写景散文 > 正文

武夷山,诗韵之美

作者: 邵玉田2020/12/14写景散文

2015年11月初,终于实现了武夷山的寻梦之旅。

人人都说,武夷山碧水丹山,九曲潆绕,如诗如画,有天然的诗韵之美。其实,说起本人与它的情缘,同样可以用一个关键词——“盘桓”来概括,那种曲曲折折,饱含着“回环旋绕”的诗意。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几次与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越是仰慕它的美丽,就越是见不到它的真容。70年代一次搞材料外调,由金华、衢州去了上饶;90年代初一次开着车子经丽水、建瓯、南平去广州贸易洽谈会,两次“直指武夷山下”,近在咫尺,却因使命在身,一次次错过了。

没有想到,之前,爬山涉水,日夜兼程,则欲速而不达。而这一次,坐上了舒适的高铁,从厦门出发,仅仅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心仪已久的东南胜境——武夷山。

寻梦之前,这种寻找和等候,最是做功课的好时候。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纵贯闽赣边界。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有红岩挺秀,碧水涵幽,“奇秀甲东南”的美誉。更兼黄山之奇,桂林之秀,西湖之美,泰山之雄。古诗为证:“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秀水”即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入武夷,折为九曲,盘绕于群山之中,长约10公里,且曲曲澄碧清澈。而所谓“六六奇峰”,是指环绕九曲溪畔的大王峰、玉女峰、接笋峰和天游峰等三十六峰。

除了碧水丹山,武夷山还是道教的圣地,曾将其列为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号“真升化玄洞天”。传说掌管这片土地的山神为武夷君,故武夷山之名。由此而来。天下的各路神仙,修炼到功成德就,上天入仙班之前,都要聚会于此。经过一番考核,脱胎换骨,才可以去天庭,进入仙班。

刚刚走近武夷山,想到了一个人——北宋的宰相李纲,他乃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一度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不长时间就被投降派排挤下野、一贬再贬。当年李纲游此填词,留下一首《江城子·游武夷》曰:“武夷山里一溪横,晚风清,断霞明。行至曦真馆下月华生,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荐芳馨。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可以想象,那一刻诗人的升沉起落、荣辱忧患,已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融化,将亮烈、宽阔和坚韧藏于诗篇的字句之中,其品格如云一般高洁,水一样剔透。

默诵着李纲这首《江城子·游武夷》,行走在山奇水美之间,仿佛身心经过了一番洗礼,同样产生了美感,也飘飘欲仙了。

这次出行,纯属临时起意。到了厦门,在高铁北站的旅行服务中心预约,拼编成了七人一组,其中北京三人,台湾桃园二人,加我和老伴,轻装简行,次日出发,省去了许多环节。

两小时多一点,抵达武夷山北站,“地游”接站直奔景区,先登天游峰。除了北京的两位小姊妹,其他人都已过了花甲之年。就我们这个年龄段,登峰有点艰难。可就是冲着“不攀登天游峰,不能算到过武夷山”的那句话,无人甘于落后,都毅然决然上去了。

天游峰,山高408.8米,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上天游的一览亭,踞万仞之巅,濒临悬崖,凭栏远望,武夷的山山水水可以尽收眼底。然而,想要登上这个制高点,必须攀爬888个台阶。从山脚下朝上看去,一节节台阶链成的一条上山之路,直上直下,犹如从云雾山顶中抛下来的一根绳梯,晃晃悠悠,飘忽不定。登峰的一路上,大家互相搀扶着,台湾桃园的曾先生戏称我们“七仙登天”,又说这是两岸同胞携手“亲情游”。人人大汗淋漓,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谈笑风生。抵达“一览亭”,“一览众山小”,顿时觉得心胸开阔。再凭栏四望,云海茫茫,群峰悬浮;山下九曲蜿蜒,竹筏轻荡,俨然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在自己的脚下缓缓展开。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弓身低头,关注脚下的每一节台阶,喘气休息的片刻,轻松地欣赏一下四周风景。一次次眺望,对心路历程做一次轻描淡写的盘点,就是这么丈量着,不断地前行!

站在“一览亭”,看着山下,谈起了大诗人袁枚,觉得我们比他更多出了一种情趣。200年前,他游武夷山,未能登上天游峰,于舟上回望天游:“一楼高立万峰巅,远望迢迢在半天。昨日幸侬楼上住,不然还道住神仙。”而我们,身在峰顶,读他的诗文,遐想他眺望山上的旷远之境,又平添了一种“层云荡胸”的浩然之气。

去下天游,山道崎岖,况味迥然。途中的天游观,殿宇式的楼阁内设有茶室,坐拥“遨游霄汉”,细品一杯醇香的“大红袍”,等补充了水分,慢慢下山,飞泉响落,古木浓荫,陶然忘归。

来到山脚下,于“壁立万仞”处,老曾他打开相机,说:“两岸同根,相见不易,做个纪念吧!”他拉着七人,偏要照个相,这才让大家上车离开。

次日上午,安排九曲竹筏漂流。

导游称之为“放歌九曲。”“放歌九曲”——高度的概括,丰沛的诗意,听起来就让人振奋,特有诱惑力。

2001年我和老伴曾去过巴山蜀水。游小三峡,坐在船上,逆流而上,激流险滩极具挑战性,纤板却磨破了纤夫肩上的皮肉,近乎蠕蠕而动。而这次九曲漂流与之不同,坐上了竹筏,顺流而下。所谓的“船夫”凭借手中那根细长的竹篙,轻轻松松点触溪边或水里边的那些岩石,便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一边掌握着竹筏前进的方向,一边指画着沿途的风景,做起与游客交流互动的文章。省去了登山之劳,还有涉水之乐,简直妙不可言。

郭沫若先生说:“棹歌首唱自朱熹。”

宋·朱熹的《九曲棹歌》曰:“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有《棹歌》的引导,自有一番动人心处的体验。漂流一曲,在晴川的武夷宫前下水,旁边就是大王峰,拔地而起,雄峙溪北,畅旷豁达。二曲玉女峰亭亭玉立,峰顶草木葱茏。宋·词人辛弃疾诗曰:“玉妇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望文生义,两岸美景延续倍觉韵味无穷。三曲雷磕滩,溪水左折如钩,藏峰洞穴一艘艘“仙舟”悬于峰腰,明人顾大典妙解音律,一首《幔亭峰》词:“仿佛幡幢曳夕曛,峰头曾宴武夷君。虹桥已断云茵冷,凤管鸾笙杳不闻。”是那么的微妙,又是那么的含蓄。四曲过古锥滩,山秀水媚,大藏峰与仙钓台隔水相望,“乐在松间听翠鸟,啼声句句好诗篇。”沉浸其中,也乐在其中。五曲平林渡,深幽奇险。朱熹曾在峰下的紫阳书院讲学十年,“筏行五曲绿波间,两岸丹山锁岫烟。精舍依然松竹老,隐屏峰下忆前贤。”由此而成了武夷山景区之精华。六曲从伏虎岩边擦肩而过,迎面而来的仙掌峰,峰顶就是天游峰,而且苍屏峰北麓,深藏着小桃园,猜想此处应该会有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的一番闲趣吧!七曲峰高滩险,溪北老君岩,气势雄伟;南岸獭空滩,滩陡流急,激浪飞溅,人云:“七曲滩头寻妙句,鹭飞沙渚戏吟翁。”八曲山势渐开,视野豁然开朗,过了芙蓉滩,水流潺缓,鼓子峰像凌空绽放的两朵莲花。九曲曲径幽通,来到村石桥,“名山阅尽到乎川,齐云亭下星村渡,鸡犬桑麻又一天。”亲山近水,云淡风清,立于天地之间,心境已经超越了山水。

接下来的行程,去一线天。

从伏羲洞进入,岩内深处,仰望岩顶裂开一罅,如利斧劈开,相距一尺,长约百米,漏进的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明人徐渭有诗为证:“双峡凌虚一线通,高巅树果拂云红。青天万里知何限,也伴藤萝锁峡中。”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说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有说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由砂岩、砾岩和页岩相间成层,岩性松脆。在地壳抬升的中,受压力的影响,产生断裂,形成裂隙。在流水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逐渐扩大、延长。洞中,我等手脚并用,方可侧身而过。时而,冷不丁地有一两白蝙蝠飞过,吓得游人一声声尖叫。间或又有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冷飕飕地,禁不住想打个寒颤。原来洞口石壁上,明明写着“风洞”二字,系宋人徐自强所书,十分醒目。

洞内洞外,两个世界。记得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次武夷山之旅,滋养身心,让我读懂了所谓“有限的形体,可以承载无限的心性。”从而,在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这样一种有限中的无限。

更多写景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写景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