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原创散文 > 正文

感谢绊倒你的人

作者: 侯国平2020/11/26原创散文

公元1893年,冯玉祥参加了淮军,由于年龄太小,并未入伍服役,只是每月点名关饷时,才去连队应点而已。冯玉祥体格强健,发育较早,到了光绪二十年(1895年)他14岁时,已经比周围的人个头高了,于是他就正式下连当兵了。

冯玉祥初到连队,由于他个大,嗓门高,声音宏亮,连队出操时,就被指派为喊操员,小小年纪就成了连队特殊一兵。冯玉祥为了当个好兵,一有空就练瞄准,刚开始双手举枪,后来练单手举枪,最后枪上还要挂上一支枪,如此苦练多年,冯玉祥的射击技术突飞猛进,几乎达到百发百中,被大家誉为神枪手。

冯玉祥当兵前,只念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当兵后才感到读书少的难处。于是就想学文化。恰巧他的同班(那时叫棚)弟兄尤鹤亭,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喜欢看《三国演义》、《列国志》、《聊斋志异》。每天操课之余,冯玉祥就请尤鹤亭教他看书识字。尤鹤亭也不推辞,很乐意这样做,教冯玉祥识字很认真。所以,冯玉祥识字水平有很大提高。那时候部队的风气,并不提倡士兵学文化。冯玉祥这样做,就显得和别人格格不入,于是别人就讽刺他有野心,想当官,是个官迷。他的班长叫邢德胜,是个兵油子,看见冯玉祥学文化就来气,骂他是六根指头挠痒,多一道子,想当官入了迷。他当面讥笑说,我当了八年的老总,还没当上官,像你这样肉头肉脑,你要是当了官,我就下外国去。

那时候,冯玉祥是个新兵蛋子,为人低调,看上去憨厚老实,沉默寡言,逆来顺受,不与人争。班长邢德胜这样损他,他不还嘴,也不恼。同班弟兄墙倒众人推,见班长损他,就以为他软弱可欺,就捏他的软。吃面条的时候别人抢先把稠的捞完,等到冯玉祥去盛饭时,就剩稀汤了,冯玉祥也不敢发作。

后来班里有一个叫李建堂的,调皮捣蛋,处处和冯玉祥作对。冯玉祥看书时,李建堂就在一旁弹弦子,哼小曲。冯玉祥书看不下去了,就趴在桌子上写字。李建堂见了,也趴在桌子上使劲摇晃。冯玉祥气不过,就质问李建堂说,我看书你在一边弹弦子唱曲,我写字,你又摇晃桌子,这是何苦呢?

李建堂满不在乎,你念你的书,我弹我的弦子,这是个人的自由,谁也管不了。桌子是公家的,许你写字,难道不许我摇晃。见李建堂故意捣乱,蛮不讲理,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惹不起,躲得起,以后学文化的时候,就躲李建堂远远的。

尽管有李建堂这样的人对冯玉祥讽刺打击,百般刁难,但动摇不了冯玉祥学文化的决心,他仍然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念书识字,坚持读完了一部《钢鉴易和灵》,连《三国演义》、《列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书,他也能看的懂了。

后来冯玉祥飞黄腾达当上了陆军检阅使,统领一方军马,成了军政大员。但他对于当年给他使绊子的人,并没有打击报复,而是心存感激,他经常对身边人说,我之所以有一点文化水平,多亏李建堂这些人对我的逼迫,要不然我也不会那样的用心学习,环境条件越是不利,越是使人迫求进步,所以,我应当感激李建堂这些对我使绊子的人。

李建堂因为吊儿郎当,不求进取,在部队混得不好,早早就退伍还乡了。冯上当了陆军检阅使后,李建堂不敢去见冯,生怕挨整,提心吊胆。冯知道后,就派人把他请到南苑,同吃同住几个月,李建堂高低要回家,冯玉祥就送他几百块大洋。

那个班长邢德胜,生活穷困,潦倒不堪。冯玉祥不念心恶,量才录用,让他当了马号头,管理司令部的战马,一下子成了有头有脸的人。冯玉祥以德报怨,宽容大度的胸怀,一度被人传为佳话。

感谢生活中对你使绊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促使你有继续奋斗的决心,增强了你应对挫折的勇气。在现实生活冤冤相报的事比比皆是,一语不合,就拳脚相向,一点是非不同就记上几辈子的仇,必欲除之而后快。我们的新旧媒体又在一股脑儿宣传仇恨教育,手里有点权力和机会就要打击报复意见和自己相左的人,谁敢和自己作对,就要整得你几辈子不得翻身。

冯玉祥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宽容那些绊倒自己的人,以德报怨,帮助那些曾经仿害过自己的人,这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呀。

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的胸怀,才能享受人生最完美的价值和韵味。

让我们感谢那些曾经绊倒过你的人吧。

更多原创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原创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