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散文精选 > 散文随笔 > 正文

走进漆桥老街

作者: 熊梅生2015/05/21散文随笔

继高淳老街、慢城之后,这几年“漆桥古镇”名声鹊起,南京及周边的游客络绎不绝。

追溯漆桥的历史,至今已有2000多年。据《孔氏宗谱》和《民国高淳县志》记载:漆桥镇汉代前称“南陵”。汉哀帝三年,丞相平当为避王莽之乱,隐居此地。这里四面环水,超然独处,萧然物外,却又有舟楫之利。他在河上建了一座木桥方便通行,为防木头腐朽,整个桥被施以朱漆,于是“漆桥”的地名应运而生。不久这里开设了南陵关,成为江浙、安徽一带的重要关口。到南宋晚期漆桥已是一处着名的集市,明嘉靖年间达到鼎盛。“两溪夹一街,巷道连水埠。临水有人家,桥头立商铺。”当年漆桥老街商贾川流不息,舟楫往来不断,市井繁荣,盛极一时。

当我满脑袋充盈着历史的画卷走进古镇时,现实与历史既交相叠印,又落差甚巨。迎接四方游客的首先是一座新建造的城楼,门楣上镌刻着“南陵关”三个大字。我想建造者的本意是为了复原一段历史,让其成为古镇的标志。不过这座崭新的城门楼立于进镇的道口,像一座孤零零的牌坊,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让人心生质疑古代并无此物,是否是今人的杜撰?

不过进入城门后顿时产生穿越时空的感觉,一条呈弧形的老街在脚下延伸,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这条老街保存了历史的原貌,街面的长条青石被岁月打磨得既光滑洁净,又残破缺损。每一块条石中部都有一条凹槽,首尾相连的凹槽显然是老街路面的排水沟,如今已成为游人脚下历史的陈迹。街的两边陈旧的店铺、民居一家挨着一家,可以看出这里正在进行抢救式的保护、复原。老街的格局、风貌没有改变,两侧明清时期遗存的老房子有的已经修缮,不少墙倾顶塌的老屋正在复建施工。仔细端详,两侧古旧的砖木式店房,因为风雨侵蚀,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清晰可见;屋檐外挑,门楣均雕有精美的纹饰。每隔几幢建筑就留有临水通道的小巷,不少老式住宅斑驳的面墙上,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老街、老宅、老巷融为一体,成为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

老街最吸引游客的是一家家传统店铺,孔家糖坊、陶氏桂花糕、锦中粉丝坊、竹篾店、酒坊、豆腐坊……,许多已渐行渐远的手工工艺、老行当在这里得到继承与展示。一家竹篾店门前货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制品,其中“热水瓶壳子”很让我伫足流连,唤起少年时期的回忆。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南京城里的居民家里的热水瓶大都是套着这种手工编制的竹篾外壳,经济实惠。清晨到老虎灶买开水,几乎清一色的竹壳水瓶,偶尔出现铁壳、钢精壳,往往被当作奢侈品。眼前的“热水瓶壳子”标价40元一只,似乎有点贵,但细细一看编得蛮精致的,何尝不是一件稀有的手工工艺品?40元也并不算贵。一家家传统店铺给老街带来勃勃生机,让我脑海里飘浮出昔日的繁荣。一户屋主在门板上贴了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想当年熙熙攘攘商贾镇,看今朝清清爽爽休闲村”。对联是漆桥古镇真实的写照。当年的商贾云集之地,如今成为怀古旅游佳处,比起过分商业化的江南古镇周庄、西塘、乌镇,这里多了几分宁静、闲适。

老街的南头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河上一座三孔石拱桥建于解放初期。据说汉代的朱漆木桥就位于这里,但早已不存。可以作为历史见证的,倒是桥南端一口宋代古井。一口直径1米左右的古井,井圈上“大宋南迁”、“孔氏”等字样清晰可辨。据说这口井是南宋时孔子后人们留下的。当时,古村内有两口井,一口保平井,一口保安井,如今保平井还在,但保安井已经不见了。陪同游览的当地同志对井圈上的“孔氏”二字做了一番解读,相传最初隐居在这里的宰相是孔子的后人,世代繁衍,如今,这里及周边72个村已经聚集了3万多名孔子的后裔。是世界孔子后代第二大集聚地,仅次于山东曲阜。据文献记载,老街的中部曾经有一座孔氏宗祠,也就是孔庙,建于公元1667年,占地621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部分,建有大成殿、南厅、北厅、祖先堂、崇礼堂、崇圣殿、宝盈和戏楼。是全国第二大的孔庙。他的一番介绍语气颇为自豪,给人以别有洞天的感觉,小小的漆桥历史人文竟如此源远流长、积蕴深厚。

站在石拱桥上向西望去,一座红色仿古拱桥横跨河面,桥身美丽的弧线与静静的倒影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这座现代建造的朱红漆桥,能唤起人们对悠远历史的追忆,丝毫没有突兀生硬的感觉。挥手与漆桥告别时感慨万端,不带走半片云彩,却带走一腔乡愁,满怀乡韵!

更多散文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随笔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