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精美散文 > 正文

门掩黄昏后

作者: 曹春雷2020/07/28精美散文

乡村的黄昏,来得慢。如果你此时正在乡村的院子里闲坐,心足够静,静到能听到一只小虫在角落里低若无声地吟唱,你就能感觉到,有一只大鸟正驮着黄昏从西边缓缓飞来———如电影里的慢动作,翅膀载着的余晖,一路洒落下来;如果你对色彩特别敏感,就会感觉黄昏如一滴墨,一滴金黄杂着橘红的墨,滴落在天地间,慢慢洇染开来。

炊烟适时升了起来。青的烟涂抹了余晖的橘黄,在屋顶上,长成一棵向天空努力的树。这“树”下,有着一个俯向锅台的身影,必定是一位母亲的身影。此时,西山顶上,夕阳如一张金黄的饼子,就像是母亲在锅里烤出来后,随手贴上去的。

这家的父亲,也许是刚刚荷锄而归,也许刚从镇上、城里打工回来,也不闲着,从老井里打一桶水,泼洒院子。水落之处,有水汽升腾起来,满院子清凉。再从墙根的菜园里,顺手摘个西红柿,或者黄瓜,在水桶里一洗,便吃起来。

然后,坐在石榴树下,或者葡萄树下,或者什么别的树下,什么也不做,只是听着街上孩子的喧闹声,看着夕阳落在院墙上的余晖,渐渐地淡下去。

这时的院门开着,或半开着,或虚掩着。但这呈现的都不是拒绝的姿态,村人们来,不用敲门不用喊,进就是了。主人家的黄狗也只是例行公事地汪汪一下,但就这一下,也会被主人斥责。

来人大大咧咧地坐下。院子里,方桌已经摆上了。饭、菜,还有酒,桌面上挤得满满的。

喜鹊不着急晚餐,只是立在院外杨树上,站在巢边树枝上,两两而立,你一言我一语,在这黄昏里,完成一天最后的抒情。麻雀呢,两只或几只,不肯回檐下,站在瓦沿上高谈阔论。

孩子们还在街上疯玩。男孩子撵得鸡飞狗跳。女孩子呢,头碰头跳皮筋,直到母亲们站在自家院门前喊,孩子们才如一尾尾鱼,游进各自的家门。

黄昏的村庄,是温柔的。温柔如一位父亲足够慈祥的脸———即使孩子递过来的皱巴巴的试卷上,是一个个鲜艳的红叉号,或者孩子又惹了什么祸,自觉地低头垂手站在那儿,他大概也只会说,今后要加把劲啊,或者说,今后改了就行了。劳累一天归来,终于肯把自己最柔软的一面展示给孩子。暮色,是能抚慰人的。

风吹院门吱嘎响。黄昏,被掩在门后。

但是一扇门又怎能掩得了黄昏呢?是天和地扯起了一张大网,将黄昏和太阳一起罩住,投放在山的那面,然后又顺手把隐于空中某处的夜幕拉了下来。

于是,月光初泻,虫声纷起。这注定又是一个安宁的夜晚。

更多精美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精美散文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