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散文欣赏 > 正文

乡间土楼

作者: 村姑2020/07/26散文欣赏

在乡下,在老村,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惊奇的老建筑。比如,一座土楼。

那天,到一个小村去。小村原本藏在万安山的衣褶里,如今人家都搬到高处了,沟底只剩下颓败的老院,有些已变成了田地。沿弯曲的小路下到沟里,有一座小石桥。桥边,是一块绿叶田田的红薯地。一抬头,发现绿色的尽头,静静地站着一座土楼。

土楼有三层,石头为基,青砖为柱,土坯为墙,蓝瓦为顶,顶上兽脊成行,仰头望天。

土楼常有,但三层的极少见。尤其是墙面,用青砖砌成方格,方格内,土黄色的料礓石整齐匀称地排列着,保护着墙面免受风雨的侵蚀,也把墙面装饰成一幅幅立体的画。拱形的门窗,砖上雕饰出美丽的花纹。远看土楼,古朴美观,仿佛是一件做工精细的家织布长袍,而着长袍的老先生温而不厉,威而不猛。

走近,门前杂草已封路,看来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斑驳的黑漆门上落着锁,锁也泛着铁锈色。拨开杂草走过去,扒着门缝向里看,里面很暗,看不清。转到土楼背后,也是青砖和料礓共同组成的美丽图案,还有几处小洞,洞口仅可伸出一支枪管。

这是谁修的土楼呢?这座土楼当初是做什么用的呢?

也许这是小姐的绣楼。那青春韶华、发髻高挽的女子在窗前绣花,高远的视野可以驱散她独守一隅的寂寞吗?

也许是殷实之家的藏物楼。在旧时乡村,只有家中老掌柜腰间吊着一串钥匙,按时按量取粮食。吃饭的时候,哪个孩子碗里敢剩一粒米,都会被狠狠地剜上一眼。

抑或是炮楼。当土匪攻破寨门时,一家老小都躲到这楼上去,居高临下,从窗户或山墙的圆洞里,用土枪严阵以待。

土楼墙体上有些料礓已脱落,房顶上的瓦片也有部分零乱了。陪伴它的是被遗弃的高高低低的院墙,三棵偃卧着的老杏树,一方石槽,半截砖垛,还有那令人怀想的旧日时光。

小石桥上,有扛着锄头的村民经过,看我们好奇,就热情地介绍土楼的历史:150多年前,这个院落的主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十里八乡的年轻人都来求学。家里房子住不下,庭院又有限,就和学生们一起动手,修建了这座土楼。这里一直书声琅琅,前些年还是学校,村里很多老人在此上过学。

不是绣楼,不是藏物楼,不是炮楼,而是书楼。超出预想,却是最美好的一种用途。当年,盖楼的想法一公布,一定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大家雨天读书,晴天劳动。

或者找一块土地和泥、打坯,或者在田野里扒出一块块料礓,装进箩筐里,运回家,砸成大小适中的石料;再细细在土坯墙上糊上泥,绣花一般镶上块块料礓。当年那些前来求学的少年是不是一边劳作,一边咏着“里仁为美”,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呢?到小河洗手时,会不会想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书楼盖成了,一定是十里八乡最知名的建筑。学生们在此读书,抬起头,就是窗外南山,田中百姓。身在高楼之上,不畏浮云遮眼。那时,天下风云也会在心里翻滚吧?

这个小村的确出了不少人才,有书法家、工程师、教师,也有戍边的军人。普通的村民也都敬老孝亲,和睦乡邻。我们要去拜访的这位村中老人,虽然生活艰辛,却开办了一家农具博物馆,向大家免费开放,只为收藏历史,教育后代。土楼虽然寂寞了,但它的文脉已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

走过小石桥,忍不住驻足,再次回望这座书楼,似乎听到遥远的书声传来。而每一块青砖都是文卷,每一片蓝瓦都是书页,每一格料礓都是诗行……

更多散文欣赏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欣赏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