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散文阅读 > 正文

吊脚楼听雨

作者: 黄玉才2020/07/02散文阅读

濛濛江南杏雨,潮湿着故乡老屋吊脚楼那片青瓦房的缕缕乡愁,滴嗒滴嗒的巴山夜雨,时时拍打着楼外的芭蕉,叩问着丝丝竹叶,翻捡着悠悠岁月。滴滴雨水,也拍打着青瓦,溅起朵朵乡愁,在草长莺飞的梅雨季节,在雨夜响起思乡的乐曲。

我的故乡,坐落在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最高峰大风堡群峰脚下的林海。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就地取材,建造一座座美丽适用、古朴典雅的土家吊脚楼,三三两两点缀在青山绿水画图中,呈现世外桃源的美景。奇特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乡地处大山深处,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朴美,保存着几座百年以上悠久历史的古寨黄家院子、龙神坝、菜花坪等传统村落,青瓦覆盖的吊脚楼,成为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家园。我的故居黄家院子,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200多年历史,几代人重修保护至今,成为土家族传统民居的经典。泛黄的木板青瓦房,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岁月老人,镌刻着我的童年梦想和缕缕乡愁。

每到雨季,青瓦房年久失修,常漏雨,点点滴滴的雨滴嗒在母亲的心坎上,她深夜起床,撑着油灯,用木盆水桶接屋漏水,天刚亮,又忙碌一家人的早饭,年复一年,积劳成疾,踏雪而去。

随后,父亲进城生活,锈迹斑斑的锄头、镰刀、铁铧、柴刀等农具,静静地躺在老屋一角。故居房门紧锁,老屋断了炊烟,庭院冷落,瓦檐上长满了蓬蓬松松的野草,古院四周杂草丛生,花开花落,但却弥漫着故乡的味道,祖先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凋残的青瓦老屋,片片青瓦,被岁月凝固成一片片化不开的浓浓思念,在雨季生长着绵绵乡愁,青瓦房,把我的童年,把黄氏祖先的辉煌,把古屋的兴衰,珍藏在岁月深处,年年雨滴声中,敲打出缕缕乡思。

我喜欢在雨季,回到故乡,在老屋住上几天,看雨水在青瓦檐上织成的雨帘,聆听乡音在青瓦上跳动的乐曲,俯拾青瓦上那一片旧时光。

春雨如油,滋润着久旱的冬土,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山寨在沥沥春雨和鸟鸣声中醒来,竹笋在雨后破土而出,拔节生长的声音,花开的声音,鸟鸣的声音,流水的声音,雨打芭蕉的声音,夜雨敲窗的声音,在田野此起彼伏的响起。听风听雨过清明,季节迈进清明、谷雨的多雨天气,春雨洗润的青山,郁郁葱葱,满山湿漉漉的春芽,成为这个季节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人老成精,笋老成竹。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林间拔节向上疯长的声音,与原野合奏出动人的春天乐章。

昨夜瓢泼大雨下个不停,季节在青瓦上跳动发出脆响,半夜梦惊,雨夜梦惊和谁语?我独自一人在老屋里,听雨打竹叶,雨催春花,雨打芭蕉的美妙乐声,点点滴滴的雨滴,滴落在我的心田,荡起阵阵思乡的涟漪,寂静的雨夜,我倚在吊脚楼木格窗前,聆听雨幕下的乡音,涌起阵阵乡愁。“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卧窗听雨,听雨敲新篁的丝竹声,顿时激发起“家事国事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忧患意识,点点滴滴的巴山夜雨,潮湿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滋润着故园那片神奇的土地……

“一犁春雨趁农耕”,冬眠的山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开始陆续下地平土春耕播种,高卷裤腿在灌满春水的水田里犁田的老农,嘘吱吱吱——,嘘吱吱吱——,鞭打着耕牛躬耕,翻犁的新土,像一句句诗行,在水田里展现。肥厚的螃蟹随着犁铧的耕动,在泥土里翻滚,缠满农夫裤腿。肥胖的鱼腥草,在春雨的洗润下,迫不急待地冲土而出,嫩生生的香菇,在黄连棚架上的朽木,长出诱人的伞花。随风发芽的香椿、蕨苔、刺老苞,在春雨里,生长出诱人的嫩芽。春色可餐。特别是生长在田边地角的“清明菜”,成为土家人制作“春饼”“咬春”的上等食材。

眼前的雨,下得很悠闲,时而飘洒在青瓦屋面,形成雨滴,发出脆响。时而织成雨帘,清洗滋润着人间万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清明回到故居,房门紧锁,庭院静悄悄,古院雪白的李花开得寂寞无主,倾斜垮塌的三合院吊脚楼,破败不堪,曾经温暖的家消失了……楼外竹林里的春笋,无人采摘,拔节生长成茂密的新竹,庭院蓬蓬松松的野草,无人清理,已漫到窗台。老屋百孔十疮,瓦椁已腐朽,屋漏成水塘。费了很大功夫,才把铁锁打开,满屋散发着霉味,老屋显得更加破败。面对此景,父亲在一角暗暗地流泪,他此刻最怀念的是曾经温馨的家,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20个年头!

夜雨送走暮春,草木清华为春天谢幕,连绵的巴山夜雨,往往在春夜狂风大作。清晨起来,窗外庭院,铺了一层厚厚的落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意,在雨中流淌。

人生就如眼前的落花,出生于万紫千红的春天,奋斗在郁郁葱葱的夏天,带着丰硕成果,进入沉甸甸的秋天,无可奈何地进入百花凋零的冬天,人逝如花落,直到像一片落花,无声无息飘落在地,叶落归根,完成人生的旅程……

故居老屋,在落寂的山村,与岁月一起老去。曾经温馨亲切的农家生活,已随雨打风吹去,流水依旧,山形依旧,乡愁依旧……

更多散文阅读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阅读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