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游记散文 > 正文

邂逅风洞山

作者: 王小慧2019/12/30游记散文

暮春时节,日光灼灼,水流微微。我们一行40余人,在文联的组织下,出市区一路往东,采风辛安泉镇。首站便是魂牵梦系了好久的风洞山。

风洞山,从潞城市区出发,沿309国道一路往黎城方向驰行,穿过高高低低、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地,绕行几个盘山弯道后,很快便驶入一处清纯秀美的小村庄——辛安泉镇南马村。在这里,一路奔腾的马鞍山山脉,停下了它急促的脚步,面向旖旎浊漳,徐徐捧出一朵美丽的莲花——风洞山。

坐落在马鞍山东端的风洞山,海拔1000多米,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山腰的悬崖峭壁上,有一自然形成的隧洞,隧洞常年有风通过,故而得名风洞山。

沿山前石阶直上,到达洞口。进去了才知道,所谓风洞,原是一个方圆 200平米的天然形成的山洞。刚进洞口,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座由砖头砌成的两米多高的现代小庙,匾额上写“山神殿”,是前些年附近村民们修建而成的。环顾四周,洞高约30米,洞壁左右随处可见大小不一、姿态各异、轮廓明显的佛像雕刻,小庙的左侧是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风洞山及其周围的自然风貌。绕到山神殿的后侧向上仰望,黑乎乎的石壁上隐约有一座3米高的主佛石刻像。佛像面长耳垂,身着袈裟,结跏趺坐,双手交合,面部从鼻子到下巴已严重风化,面容模糊不清,只有高挑细长的眉毛可见。佛像左下方有个侍从,右膝单腿跪地、双手前伸、头发高高盘起。佛像右下方也有一个站立的侍从,身着长裙、头发高盘、面部丰腴、姿态安然。

佛教,在汉代自印度传入中国,在白马驮经的后面,随之而来的便是石窟造像艺术,从前期的克孜尔、敦煌、到中期的云冈、龙门、麦积山,这种外来的文化艺术翻越雄伟的帕米尔高原,沿着河西走廊、黄河流域一路向前,在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开出了朵朵绚丽之花,直到南宋末期才渐渐停歇下来。

这里的石刻大多身形较小,特别是从保存基本完好的二十余尊石雕像来看,其艺术雕造风格与山东唐显庆三年的千崖造像风格几近相同,从而被专家初步推论为应是出自民间自发组织的本地匠人所刻。

转眼,1300多年过去了,造佛像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可佛像还在长久而寂寞生活在这里,独自体验着大山的纹理和生活的悲喜,并以物证的凿凿之言,对周围来来往往的风和来访者诉说着大唐王朝的浪漫和幽怨,以时时提醒人们反观来时的路。风雨之中,萧瑟之中,这股朴素的力量,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异峰和奇葩,也成了研究长治地区民间历史、文化、佛教、民俗的佳品。

小庙的正背后,有一个黑乎乎的隧洞。当地的向导对我们介绍说:“传说这个洞和马鞍山的后山是相通的,但到底有多深人们都不知道。据说有一次附近的村民在放羊时,一只小羊羔进洞后,村民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有人发现这只羊羔从后面的马鞍山出来了。”我努力地凑近了看,石缝漆黑,貌似狭长,不觉暗想,那只迷路的小羊,是怎样通过那看起来实在瘦小的石缝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一位又一位讲诉者的嘴里,复活,再通过来访者的目光渗入了每一个寻梦者的心灵。

主佛像的下面和周围,还有20余尊大小不一的石刻雕像,保存较为完好。其中最大的为一佛二供养人。中间为一佛,左右各一供养人。风格清瘦,下有题记为供养人的姓名。其余的,均为大小不一的单个雕像。许是为了显眼,每一龛佛像,都被涂了一层金灿灿的油漆,有了这层油漆,近了,便能明显感觉到佛的拒绝,无所谓来的人们是否能读得懂。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尊雕刻风格已偏向宋代的侍者,侍者面容清瘦,头戴有穗的帽子,身着盖到脚腕的长裙,衣纹流畅,素朴简洁,不急不缓,大智安然。无声里,仿若能听到历史的凡言简语,让人倏忽明了,很多时候,澄净不是逃避喧市,而是在心中筑篱种菊。

石阶耸立,以尽可能陡的姿势挂在山上。石阶两旁,白皮松、椿树、槐树、柏树等等树木挤挤挨挨地站满了山坡,好些树都尽量倾斜了身子,似要努力把清凉的浓荫泼洒在干巴巴的石阶上,好让燥热的石头和浮躁的攀登者一起体味清心的感觉一般。

同行的一位老者为我们讲述了与风洞山有关的传说。他说:“这里是女娲娘娘的一处行宫。之前村里人只知道风洞山上原来有座奶奶庙,庙的下面有个隧洞,却常年不知道有石窟造像。这座奶奶庙远近闻名,特别灵验,很多人还从河北、山东等地过来求财求子呢!这台阶就是河北涉县一位老板出资修建的,他曾经在奶奶庙许过愿,后来回来还愿,不光修了台阶,还立了块碑。”

在向导絮絮叨叨的讲解声中,间或有风,在来来回回地吹着,涤荡着山石,也涤荡着发丝。我们在山间,循着日光跋涉,有远古的轰鸣不绝于耳。心忽地就生出了一双快乐的翅膀,像只鸟在天上,双眸明净,双翅掀动。不远处,柳枝飞扬,翠柏滴绿,青山如淡墨轻染,鸟儿的鸣叫,格外动听,含香带翠似的,婉转在密密的山林中、石阶上、花树间,一并朝向崖壁间那些个古旧的雕刻,还有那些个隐藏的秘密,都在这样的场景里指点迷津,演绎神话。尘埃之上,尽是生活。

谈笑间,我们已攀爬至一平整开阔处,视野倏忽开朗。

山路两旁,苍柏葱茏,花香馥郁,微风动处,树影摇曳,葳蕤林荫间右转,一座近10米高、3米宽的二层楼阁悄然俏立,木雕和窟口的山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如同镶嵌在山石间的一座悬空楼阁,显得格外幽静与端丽。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里伏羲之妹,她人面蛇身,初以泥土造人,后炼彩石补天,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非常高。《说文解字》中:“娲,古之神女也,化万物者也。”《帝王世纪》曰: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所以,也有人觉得风洞山的名字不仅仅是“石穴深邃生风”而来,而是因为女娲风姓,风洞的名字,也许更多是由女娲的姓氏而派生出来的吧!

细看圣母梳妆楼,但见青砖铺地,棂格门窗,穿斗式搭梁构架,画栋雕梁,若凤欲飞。其时,日暖,明净,屋顶的彩绘,流光陆离,屋脊的勾边,温文雅致,檐下的斗拱,镶着些许木花,花瓣舒张,静婉安好,日影拖了长长的青石台阶,仿若拖了一个王朝盛世的背影,让人意动神飞。

梳妆楼内,一尊丰润温婉的女娲神像居中端坐,浅喜深笑。想必,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怀着一种虔诚和希冀来的吧!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们跪拜在她的脚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诉求和谢意。女娲不语,宝相庄严,端谧祥和,任凭胸怀万千事,却只是静静地看着世间。

从听风沐雨的梳妆楼出来,斜斜地倚坐在一棵树下,听枝头鸟鸣,看叶子絮语,山坡上有刚冒出头来的小草,还张着它嫩绿羞涩的小手。一时间,好想去轻触那草叶。又好想, 变成一块安静的远古矿石,终日和石像、神佛共同厮守在这方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土地,一起拥抱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性情和自在?也是我们的文化和梦想吧?这种逍遥和期许,自有它深厚的佛教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内涵,却以这种隐趣山林的形式,一同融化在这山色鸟声里。

登高反观,田垄间依然蓬勃着诗意的小麦,晨昏中依旧飘荡着翰墨的香馥。刚刚走过的登山石径,就像巨龙腾空直达山巅。远望出眺,则山野历历在目,四周阡陌纵横,再远一些,民舍、村落、田园渐次铺陈,欢快婉约的漳河水,自西向东,欢畅而过。呈几字图形的环村公路,美如玉带,空灵飘逸。

宝地自有慧眼识。每年,都会有不少人相约来风洞山,带一卷书,走十里路,寻一户清净的农家小院,住上数日,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白天手捧一杯薄荷凉茶,纳凉避暑,晚上到风洞山,看茫茫林海,听鸟啼虫鸣;再亦或,就什么也不做,只安静地看着夕阳,顺着自然的脉搏,回返来时的初心……

更多游记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游记散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