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游记散文 > 正文

走马辛安泉

作者: 王天喜2019/12/30游记散文

辛安泉镇位于潞城市东北部,镇政府在距潞城市区23公里的石梁村。该镇处于上党地区的母亲河——浊漳河畔,如锦如缎的浊漳河携着上党风情一路走来,从北端的南马村入境,于南端的南流村出境,亲吻着一片片田畴热土,踏歌而去。

辛安泉镇青山如黛,水秀如画,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道路通畅,交通便利。

辛安泉镇的一座座山峦被春光穿上翠衣,烂漫的山花,显出道不尽的欢颜。一条秀水,彩带般的系在镇域腰间,灵逸飘动。辛安泉镇的历史,可追溯到古老的潞子国,潞子婴儿古墓群至今仍然在默默地回想着当年的风云。浊漳河沿岸的村落,仍有鸡鸣狗叫,牛羊觅草,农人在侍弄着土地。村落之间阡陌交错,行人不断,邯长铁路和207国道及309国道穿越境内,火车如长龙,汽车如游鱼,在辛安泉镇的绿海里游曳。

辛安泉镇的最高海拔为1242米,最低海拔680米,处在太行山的褶皱里,但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华北地区第二大泉——辛安泉域的所在地。

辛安泉镇的古迹颇多,有南马村的风洞山摩崖石刻,上村的集仙观,曹庄村的歇马寺,井峪村的凝瑞桥,续村的天元古渠,潞河村的府君庙,涧口村的真武阁,古城村的潞子国古城墙遗址,西流村的文昌阁,南流村的关帝庙,石梁村神坡山上的烈士亭,申家山村的神头大战时“陈赓将军的指挥部”等等。辛安泉镇是一条历史的长廊,一条文化的长廊,这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太丰厚了,说不定走路都能一脚踢出周代的陶片和汉代的瓦砾。

辛安泉镇是一处融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好地方,令人神往。

2016年4月13日,岁在丙申,正值暮春季节,潞城市文联组织了潞城市作家协会,潞城市书法家协会,潞城市美术家协会,潞城市摄影家协会一行40余人到辛安泉镇采风。

我们首先来到了南马村的风洞山摩崖石刻。其位于南马村东公路旁的风洞山半山腰上,为自然形成。洞口坐北朝南,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石窟雕像开凿时间不详。洞内有唐显庆年间(657—661)的题记,现存有20余尊大小不一的石雕像,保存较为完好。洞东侧有明嘉靖13年(1534)“山东濮州……明嘉靖十三年游记”题记。此处摩崖石刻是长治地区石刻造像的典型代表。一位精通本地民俗的老者为我们讲述了与风洞山有关的传说。他说这里是女娲娘娘的一处行宫。

别过风洞山,我们驱车来到石梁村,登上了村东的神坡山,瞻仰了潞城县抗日民兵烈士纪念亭。该亭为六角攒尖顶亭。亭内之碑,是1945年8月潞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兵而特意立的。该碑为青石材质,长方形,圆顶,通高1.5米,宽0.75米,厚0.2米。我们敬读着烈士碑上145位烈士的英名,虽然没有一位认识的,却感到是那么地亲切,心中涌起一种崇高的敬意。神坡山上苍松静立,翠柏肃穆,俯瞰着飞架在浊漳河之上的铁路大桥公路大桥高速公路大桥,蔚然壮观。我想,烈士们看到今天家乡这种巨大的变化,定然会含笑于九泉。

从神坡山拾级而下,我们又驱车于石梁宜居小区。小区内楼房林立,花草树木繁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辛安泉镇政府为当地村民争取了可观的政策性补贴,让老百姓从破旧的窑洞和危房中迁住新居。一位镇领导对我们说,一套90余平米的住宅,只需10万元就可以住进。我连声说:“真好!真好!”我不仅是说房子这么便宜真好,也是为辛安泉镇政府给当地百姓谋福利大加点赞。

上午11点时,我们来到涧口村的真武阁。这座古阁容颜沧桑,坐北朝南,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2.5米,占地面积314平方米。有碑文记载,该阁创建于明万历46年(1618),清康熙27年(1688),乾隆15年(1750),曾重修。古代为晋东南地区通向京津冀鲁之要道。昔日的邯长故道就是从阁下的洞门中通过的。真武阁的洞门门楣之上有石额一方,上书“婴城伟镇”四个楷体大字。真武阁屹立于邯长故道中,经历了近400年的风雨,见证了世事更迭,沧桑巨变。

我们向古老的真武阁喊一声:“古德拜!”并伸出手掌在嘴上一抹,然后向它一扬,送给它一个飞吻,便走向下一个采风点——古城村外的“潞子国古城墙遗址”。

潞子国古城墙遗址现存夯土土墙一段,残墙长约15米,残高约2.5米,夯土层厚0.6—0.8米,夯土层中夹有商周时期碎陶片。该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着这一段残破的古城墙,我似乎在倾听它诉说着自己的身世。

春秋时期,晋成公把女儿伯姬嫁给了潞子国国王潞子婴儿。公元前594年,潞子国的权臣丰舒杀了伯姬,并打伤国王潞子婴儿的眼睛。潞子婴儿奈何不了丰舒,只好求助于晋国。晋国派大将荀林父讨伐丰舒,晋潞两军交战于浊漳河畔的王曲村和石梁村之间,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曲梁之战”。结果潞军大败,丰舒被杀,潞子国亦被晋国吞并。从此之后,潞子国便隐身于历史的卷帙之中,若不细寻,很难觅得它的踪迹。

我们爬上古城墙遗址,已看见葡萄采摘基地在向我们招手。

在葡萄采摘基地,裸地里的葡萄树已长出嫩叶,暖棚里的葡萄树叶子长得宽大翠绿,一蓬蓬的小葡萄果儿像小米粒儿大小,就像小鲜肉一样鲜嫩得可爱。听管理人员说,别看它现在这么小,到了6月份,它就长大成熟了,观光的游客就可以来采摘了。我很想与这些“小鲜肉”多亲近一会儿,可是暖棚里的温度太高了,高达36摄氏度。我又穿着半厚的衣裤,热得臭汗直冒。不得已“逃出”暖棚。由于季节的关系,我虽然没吃到葡萄,但依然认为葡萄是甜的,决不学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打开手机,看了看时间,已到下午一点钟,不觉肚子已经闹起情绪来,于是我们驱车南流村农家乐“用膳”。菜盘里是苦苦菜红丝菜(萝卜丝儿)老南瓜之类的菜肴。哈哈哈!正合我意,这“膳”真好!我们用开水当酒,仿效古代墨客,你敬我,我敬你,杯碗交错,吃得津津有味。

“膳”罢,我们抹了抹嘴,呼哨一声,走也!驾起双腿,便来到村里的舞台院。支开桌案,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作书作画。辛安泉的山水花木飞鸟跃然纸上。书法家王云芝先生,写了明代潞城县令冯惟贤咏“西流晚渡”的诗:

环抱青山烟树稠,一湾绿水向东流。

耕樵归去牛羊下,日落平川晚渡舟。

就职于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的书法家常峰林先生,向我索句。我一时窘迫,竟然诌不出半个字来。突然想到曾到西流的柏垴山一游后,诌过一首打油诗,美其名曰《五绝·西流柏垴山》:

耸立漳河侧,春光染翠衣。

人说花繁处,隔水是平黎。

西流的柏垴山像巨人一样站立在漳河岸畔,满山都是苍松翠柏,山下桃杏花儿开得正艳。她所隔的浊漳河对岸就是平顺县的王曲村和黎城县的潞堡村,这里可谓是鸡鸣三县闻。于是,我吟哦出来,由常峰林先生写就。常峰林先生是上党地区书法高手,也是我的朋友,一笔行草字写得龙飞凤舞,引来阵阵喝彩。摄影家们也抓拍了这一镜头。

半晚夕时,我们又到南流涌泉景点和响泉水产公司采风。5点30分时,我们驻足于西流村的文昌阁下。文昌阁坐东朝西,东西长14米,南北宽6米,占地面积8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此阁下层有石券过洞,洞高4米,通长7米,正面券上嵌石额一方,额上题“文昌阁”三字,背面券上石额题:“晚渡流芳”四字。它面临浊漳河古渡口,是潞城古八景之一。我不由地傻想,明代潞城县令冯惟贤的那首咏西流晚渡的七绝诗,说不定就是在此阁上写就的呢!哈哈哈!见笑,愚人傻想而已。

夕阳微笑着告别山花,我们一天的采风活动也结束了。打道回府时,我忍不住回眸辛安泉的山山水水,淳朴的乡亲,敬业的乡镇公务员们,心中不由地涌起一种不舍之情。

更多游记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游记散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