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游记散文 > 正文

秋天,我们去安陵寺登天垴山吧

作者: 李慧丽2019/11/30游记散文

秋高气爽,适合登高。十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一行几人顶着茫茫大雾去安陵寺村登天垴山。到达安陵寺村时,太阳已穿透了迷雾,天地间明朗起来,只是群山间依然是薄雾缭绕,绵延如纱。

一到目的地,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拍安陵寺村那棵久负盛名的迎客松了,我总是一根筋的主,说好了此行是爬天垴山,就想攒足精神爬山,不再想去看别处了。

我坐在安陵寺村的小广场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目光却循着朋友们的身影而去。他们在迎客松下寻找着最适合的角度,虽然光线有些朦胧,可他们还是竭力留下美丽瞬间。此时的迎客松依然青翠挺拔,生机不减,迎客松下有几树红叶簇拥,有几树绿叶泛黄,也有几树松柏滴翠,几色相间,浓淡相宜,如安陵寺村名片的这棵千年迎客松,仿若一幅静美的水彩画,灵动飘逸。

放眼对面的整座山峰,松柏覆盖,葱绿浓郁;似火红叶,点缀其间。秋天的美,尽收眼底。我不是画家,可我却用眼睛画出了冲击视觉的美丽画面;我不是诗人,可我却用心灵流淌出了浓浓诗意。我知道此时对面山里当秋风吹过,会有松涛阵阵;松抱柏的爱情树还在紧紧依偎;远远望去对面的那条进村路依然如丝带般蜿蜒在山峦间。全村总共三四十位村民散落在这大山的角角落落里,如一滴水注入大海,听不见任何声响。静谧,这是安陵寺村的标签,四面环绕的大山阻挡了外界的风尘与噪音。就像人们说得那样,“来到安陵寺村,耳朵里什么杂音都没有了,感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清净的!”脚下的沟壑里,一棵老柿树的枝枝杈杈上挂满了桔黄色的柿子,却没有一片叶子点缀。不远处的角落里,一台石磨依然完整,仿佛是人们还在经常使用。回过头,僧会司外一口依土墙支起的大锅正在冒着热气,灶膛里的柴火升起的炊烟弥漫开来使空气不再是那么宁静。此时安陵寺村除我们几个不速之客外,还有三个来自长治市区的客人,听说,他们是专程来谈与安陵寺合作开发事宜的。

从二0一三年腊月二十六第一次走进安陵寺村至今近二年的时间以来,因为工作的关系,多次走近她、了解她,我与她已是心灵相通的朋友,可我与安陵寺村的每次邂逅却不是在她春夏秋冬展露当季最美容颜时,但即便如此,她在我心里还是分外美丽的。就是今天看到的安陵寺秋色,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高志义说,已经有些晚了,十月初时,红叶满山,十分壮观,如今红叶迟暮,在这里还能看到几树,等上了天垴上几乎就一树红叶也看不到了。

确实如此,等我们启程前往天垴山时,才发现,虽然暖阳高照,这里却是深秋的萧瑟。不论是黄叶或是红叶全部凋零,依稀有几片干枯的叶子还勉强地挂在树梢徙费力气地使劲延展着生命。登山以前,就知道安陵寺的天垴山是海拔很高的,因为当地有民谚:上了天垴山,伸手可探天。海拔1200余米。无知者无畏,开始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数字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带着相机高高兴兴地与朋友们出发了,刚开始的一段路,对当时那还能称为路,虽然不是标准石阶路,但起码能容一个人走过,即便是两旁偶有荆棘伸来,用手稍微一拨拉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走着走着路就失去了其字面意义。我们脚下走过的地方,或石阶、或小道,也不过是牧羊人和他的羊群踩过的一尺左右的印迹,且荆棘横生。就像高书记说得那样,这时来安陵寺看秋景确实有些晚了,山上树枝上的叶子已全部脱落,光秃秃的枝杈上露着触目惊心的疙针,不管是如何的累都不能随手拽旁边的枝杈借一下力,因为一旦那样,你肯定会鲜血直流。刚爬了四分之一不到,我已经是气喘如牛,大脑缺氧了,身上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成了负累,朋友们替我背起了相机,又把一根仅有登山杖让给我使用。此时午后的阳光分外暖和,照在我身上转化的热量又成为了一种负担,我走一步歇三步,害得前面背着几十斤重器材仍健步如飞的朋友不时停下来等我,怕我掉队,两个朋友主动跟在我后面,在这样前带后拥的局势下,我总算勉强走过了三分之一路程,胜利到达了天池。

与安陵寺村相识二年来,“天池圣水”这四个字如雷贯耳。因为据听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泉水,村里人才会健康长寿,人们整体上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年轻。临到天池跟前时,当地的朋友说,“可能你们会失望的!”走过去,即刻就明白了他所说的意思。山间的一块平地上,有一个几米宽的方形水池,水是山泉,只是由于人迹罕至,池里长满了水草,看起来有些荒凉,水面上还飘浮着黑色的羊粪蛋,眼前这一切看起来确实与想象中大有出入。可再一想这一路上本是山骨嶙峋、斧削刀劈的自然景况,行至天垴山约三分之一处,忽现一处平地,还有一汪活水清泉(如果人为稍加保护的话),山水相间,原本是美丽的。

天池仿佛一个分水岭,过天池继续前行,行路难的感觉愈来愈浓。山体的斜度越来越小,有时几乎是直线攀登。我快要站立不住了,可每向前一步都得手脚并用,意识已跳出了大脑,只有原始的讯号在指挥着身体,“不行了,我走不动了,”脑海里始终回旋着这样的字眼,这样消极的信息也终于由嘴巴表达出来,“我不走了,你们走吧!”“不远了,再加把劲,我们在后面托着你!”朋友们的鼓励终于又重新鼓起了我的勇气。虽然再起程时,感觉很吃力,但却是心无旁骛地做着一件事。全身贯注地为了这一件事而努力着,此时的我看起来可能是狼狈不堪的,脚上的鞋时不时地被绊得掉了下来,由于一直是垂直上爬的姿势,上衣是往上挺的,弄得我繁忙中还得时不时地拽拽衣服,系系鞋带,还有什么形象?我的手脚全用在行路上了,根本顾不上去拍照。偶而停下歇息时,回头一望,雾茫茫的绵延群山逐渐在由仰视变为俯视,而下面就是悬崖绝壁,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使人变得渺小。一路上,时常见到光滑的青石面上是清晰可见的鱼类、蜗牛的化石,这些自然变化的印迹,让时空愈发地厚重。

就这样连走带爬得,终于历经近二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天垴山顶端,在仅容几人站立的山尖,我们围着卫星定位器欢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古人情怀,今天我们也终于亲身体验,怎能不兴奋?

下山时,心里是说不出的轻松与愉悦,一路欢快地奔下山来。此时的幸福是缘于自己坚持过后的胜利,

在与支部书记高志义挥手告别时,晚霞已染红了天边。此时,他的客人已走了,我没有问他今天谈的结果如何,认识他以来,我就知道他一直在为安陵寺村的旅游开发奔走努力着。这天中午,他还曾对我们说,有个老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志义你太执着了!”高志义也确实执着,为了把安陵寺村推介出去,他带领全村老百姓修通了“天路”,甚至搭上自己的全部积蓄。

我想,执着也许是因为热爱。他和四十多位村民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想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是不是就像我攀登天垴山一样,因为坚持到达了目的地,然后就收获了幸福?我希望在支部书记高志义的带领下,安陵寺村的群众最终会梦想成真。就像高志义说的那样,“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美丽的安陵寺!”  

更多游记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游记散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