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散文阅读 > 正文

延安记忆

作者: 吴晓波2017/03/10散文阅读

张思德,一截红心的木炭 

西北延安的冬天好冷哟,冷得阳光迟迟不肯露头,冷得呵口气能结成一块冰,冷得北风里能掏出雪白的刀子。

人民的好战士张思德,心却热得像一团火,手提锯子、斧头,上山伐木装窑,他要让这些青冈木,变成一截截黑木炭,为革命事业驱寒。

烧炭,烧炭。他全身都是黑的,牙是白的,心是红的。

窑洞坍塌了,一枚年轻的叶子枯萎了。一阵刺骨的痛穿过大地,延安颤抖了一下,960万平方公里颤抖了一下。

张思德和他手里的青冈木一样,变成一截红心的木炭,掏出了身体里的火,为新中国添温加热。

一位伟人潸然泪下,亲笔题词:“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从此,每每打开历史册页,翻至1944年的冬天,我们都会被那一截永远戳在历史丰碑中的红心木炭灼痛了眼。

南泥湾,一个美丽的动词

红旗招展,山川呼啸,铁稿飞扬。

一个名叫“王胡子”的人,带着一支红色队伍,开进了南泥湾,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悲壮而又豪迈。

镰刀赶着镰刀,纺车赶着纺车,羊群赶着羊群。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拿枪的手种出了绿油油诗行,握笔的手纺出了五彩的霓裳,曾经的荒芜变成人间天堂。

麦浪滚滚,硕果累累。耀眼的黄,醉人的红,流油的绿,把一排排爽朗的笑声送上了天。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打破围追堵截,饱满的籽粒和子弹一样有力量。

“南泥湾,好地方,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南泥湾,从此变成一个美丽的动词,在全国军民嘴唇上永久地飞。

宝塔,一个沉甸甸的名词

这是一柄挚天的宝剑,被一位历史巨人高举头顶,蘸着悠悠长长的延河水,蘸着中华好儿女的满腔热血,蘸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之魂,在延安这块巨大磨盘上打磨,磨出无坚不摧的利刃,划破乌云,划破黑夜,露出解放区明朗的天。

这是一座指引胜利的灯塔。杨家岭灯光点了又熄,熄了又点。一代伟人在这里鞠躬尽鞠、呕心沥血,瘦了青衫,瘦了袍带。炕头上厚厚书卷里燃烧出的真知灼见,照亮了苍茫中华大地。

这是一面鼓舞士气的旗帜。在革命斗争最黑暗的日子,你以气吞山河的胸襟,高扬革命圣地的旗帜,以中流砥柱的基石托起一轮喷薄日出;在最艰苦的岁月,你高仰头颅,以你坚强的意志,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之钙,激励华夏儿女,积极向上。

你亲耳倾听八年抗战的欢庆锣鼓,亲眼目睹三大战役百万雄师直捣黄龙,把新中国的缔造者送过黄河,送进了北京。

历史风烟散尽。你铸剑为犁,化为一个沉甸甸的名词,躺进历史册页,供世人世代品读。

更多散文阅读

猜你喜欢

更多散文阅读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