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情感散文 > 正文

新年,我要写封家书

作者: 陈柏清2016/01/06情感散文

每周我都给爸爸打电话,这周也不例外。我:“喂?爸爸,是我。”电话那头爸爸很熟悉的声音,“柏清啊,在哪呢?”这是爸爸例行的开场白,我说我刚下班,我问他身体好吗,最近有没有感冒,还坚持锻炼身体吗?爸爸说,没感冒,这些天天气不好,没敢出去,在家里溜溜。他问我还好吗,我说很好,这些常说的话问完了,听筒出现短暂的沉默,爸爸说,没事儿挂了吧,好好工作,不用担心家里。

挂了电话,我愣了好一会神,其实我跟爸爸有好多话要说,每次都是这种感觉,可是一握住听筒,就不知从何说起,中国人都是慢热的,不如外国人那么直接,除非是恋人,亲人之间的电话沟通很容易流于形式,内心的话无法表达。

心里突然想给老爸写封家书。

上一封家书是什么时候?十多年前,那是我大学毕业前夕,我给爸爸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跟他说起自己毕业后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那时写信大多是因为电话费太贵,而心里又有好多话要说。“马上相逢无纸笔”,除了书信只能靠人传话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家书抵万金也成了一种意向代指。

此时,我铺一张纸笺,写下一行字,“亲爱的爸爸,我想你……”这句话连同以后的句子我写好后,要出去,买信封邮票封好,投到邮筒,寄出去,然后经过几个昼夜,也许还经过天上地下,再经过邮递员的手,到了我爸爸那里。信件传递很慢,可是这种慢带来的是,我相信我爸爸打开这封信,看见“爸爸我想你”,他一定是激动万分,甚至会泪盈于眶。他抚摸着精致的信封,内心会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温度,那些从不便在电话里说出口的话,会使他明了我的感情,明了女儿藏在心底对父亲的心意。所以,这种慢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那些深浅不一的字句,大大小小拐弯抹角的笔画是他熟悉的,这些文字在入眼之际,都会带给心灵感动,勾起某些回忆,温暖彼此。

打电话,发微信,甚至视频都很便捷,但多了轻率,少了许多郑重,浓厚。现代化的沟通方式像一杯饮料,酸甜苦辣入口便知。而书信却像甘醇的葡萄酒,会令你久久回味,这就是书信的意义。现在,我的笔在纸上快乐地游走,我回忆起从前许多有趣的事情,也跟爸爸谈到目前的状况,我发现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比握着听筒轻松得多,我可以自由地表达许多东西。而父亲,看信时候也不必过多考虑语气表情是否合适听筒那边的我。书信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而且适合回味。书信会把我们就都没有体会过的感动找回来,是我们的内心除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除了面对的琐事与工作,还可以去领会一下感动和回忆,这些也许被认为无关紧要的心理活动,但其实,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这些无关紧要的情绪,那还称之为人吗?

所以,如果时间允许,就写一封家信吧,也许成不了《傅雷家书》那么留名千古,也不会像《曾国藩家书》给世人那么多教育意义,可是那一封封家书,书里那些揉进思念亲情的字句,会激活你内心的柔软,会带给你感动,多年后,世事也许变迁,可是你或者你的亲人会在这些信中感受到岁月的温暖。也许人生最浪漫的事,就是坐在摇椅上,读着过去的信件,一起慢慢变老。

更多情感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情感散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