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生活散文 > 正文

水车咿呀

作者: 张林琪2015/12/11生活散文

水是生命之源。江南的水稻,因为有了丰富的水源而名声大震。

记得上小学时曾反复诵读过“一粒谷,七担水”的美文。文学作品虽然有些夸张,但水稻一生需水量较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现代科学测算,每长成1斤稻谷,约需水500~800斤。试想,万顷良田出产一熟稻子,该需要多少水啊。当然,水稻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是有规律的,如果需水的时候缺水,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如果不需要水的时候多水,又会构成致命的威胁。

从务农第一天起,长辈就告诉我,插秧之前,稻田应一次性灌足水,以后浅水勤灌,干干湿湿,这既有利于水稻生长,又节约水源。苗期足水,肥料释放快,分蘖好;小暑后轻搁田,能控制无效分蘖,搭建丰产骨架;立秋起重搁田,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处暑后水稻处于孕穗期,田间要湿润,干不得,涝不得;白露至秋分,水稻抽穗扬花,田间应脱水,“湿膛肚,干秀稻”;寒露前后,是稻穗灌浆期,不能缺水,“多灌一朝水,多长一层皮”。

水稻,从栽插到收割,历经芒种至霜降10个农时节气,对水的要求,顺应生长规律,张驰有度,节制而不贪婪,其淳朴和厚道的品格,是多么地令人肃然起敬。

旧时没有机电灌溉,戽水只能依靠龙骨水车。元代《王祯农书》记载,龙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工具。该车发明使用于西汉末年,后经过东汉及三国魏时的革新,最终普及民间,堪称灌溉工具史上的一个重大创造,一直沿袭使用至1950年代末,与旧时农民世代相伴,患难与共。

龙骨水车的应用,方便了农民的稻作生产。正常年景,通过千家万户起早摸黑的辛劳,日夜流淌的汩汩清水,还是能够基本满足稻苗需求的。如果遇上大旱年景,龙骨水车的低效益就暴露无遗了。清末蒋士瑛《南园戽水谣》云:“日脚杲杲晒平地,东家插秧西家莳。养苗蓄水水易干,农夫踏车声如沸。车轴欲折心摇摇,脚跟皲裂皮肤焦。堤水如汗汗如雨,中田依旧成槁土。农夫尔弗忧,天心或怜汝,尔不见南门已阖铁治闭,即看好雨西畴至。”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农民烈日下挥汗抗旱的凄婉和无奈。

我自幼跟随爷爷奶奶,在龙骨水车的咿呀声中长大,体会过祖辈的悲欢,见证过水车的兴衰。全家十来亩耕地,分散于三处。父辈们每年冬春,都要劳心费神,保养车具,修链头,添板子,抹桐油。水车转动了,全家高兴;水车搬场了,男人齐出动。爷爷身体单薄,在一次搬运水车时,压坏了腰椎;婶妈于烈日下踏水车,晕倒车旁而半日不醒;本人生性顽皮,曾趴在转动的荷叶车顶上戏耍,结果左脚拇指卡于车轴而残损。1960年,机械化灌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于水乡,咿呀咿呀地运转了一千九百余年的龙骨水车,终于枯槁老去,从田野消失,走进了博物馆,存储于人们的记忆。

“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数顷黄云香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光”。乾隆一生写诗无数,唯独该诗写出了他对水与水稻的依依感受,为后人所传颂,也算稻之一幸。

更多生活散文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散文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