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散文 > 原创散文 > 正文

梦回老家小镇

作者: 任崇海2022/08/29原创散文

离开老家小镇已有65载,从小在小镇生活了十二三年,中途回老家的学校只工作过二三年。但是,留在我脑海中的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比上她,让我魂牵梦萦,常“回”小镇。

老家小镇地处盐都、大丰、兴化三市(区)交界处,名叫曹家庙。据传,历史上庄上李姓住户较多,后又繁衍分支,一支迁往三里外东北上居住,叫北李庄,曹家庙当时叫南李庄。清初,一曹姓人家在庄上的东河边砌了一座家庙,故以曹家庙取代了南李庄,一直延续至今。独特的地域优势,使曹家庙成为方圆数十里内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边的刘庄镇、西边的大冈镇,都是日伪军的据点,距曹家庙都有二三十里,虽然日伪军也是三天两头地来“扫荡”,但还算是较为安全。尤其是1946年9月,冈南区成立,管辖大冈的冈沟河以东、便仓的串场河以西及三圩这一带的大片区域,区政府就设在曹家庙。小镇成为当时领导革命斗争的中心,新四军四师所属部队当年曾在此设立后方医院。 1952年以后,由于小镇是区政府所在地,供销合作社、粮管所、卫生所、银行、食品站、农具社等也逐步办了起来,小镇顿时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小镇上有一条东西街,长大约二百米,中间有条夹沟,夹沟上有座拱桥,砖头砌成,同夹沟成“十”字型,名为中兴桥,把南北巷连接起来,也有近两百米长。中兴桥桥北西侧是冈南区第一家供销社的门市部。夹沟南最西头是刘家轧花厂机米厂,在抗日战争时期,刘老板热心抗日,一次就捐献了二十担黄豆,给二区区长倪大成买回两支步枪。在夹沟东边的李记浴室,曾发生了震惊盐阜地区,日寇残杀当地居民的“五刀七个疤”惨案。

那是1943年12月2日上午,驻扎在刘庄的一群鬼子下乡“扫荡”到了曹家庙,18岁的李国臣刚从自家开的浴室里走出来,被一个鬼子抓住,在他身上搜出一个记账用的折子,鬼子见折子上写着“张某一班、王某一班、李某一班……”认定他是民兵干部,将他绑在夹沟边的一棵树上,用刺刀对准他的胸口连戳了三刀。李国臣胸口顿时鲜血涌出,昏死过去。鬼子一脚将他踢入夹沟的污水里,又残忍地对他戳了两刀。幸好,这五刀没有刺中要害。最后在家人的极力抢救下,李国臣才挽回了生命。

南北巷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回忆和留恋。从中兴桥向北约二十米,有一座李氏故居,据说建于两百多年前。整座老宅青灰水磨砖墙体,嵌线细白均匀,横平竖直,十分精细。当时,冈南区成立,区政府机关就设于此。1956年,冈南区撤并后,这里成了抬头生产大队部、村部。从中兴桥向南约五十米,座落于巷子西侧的王家公馆,解放后已改造成了盐城县曹庙小学,这也是我的母校。校长崔秉之是坚持敌后抗日教育的老教育家,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学校斜对面是国营抬头油米加工厂,老百姓可以用黄豆菜籽芝麻换油,很方便。有时传出“秃秃秃”的机器声,那是大头机在轧稻米。如今这种大头机早已进了“博物馆”。

时光如梭,如今老家小镇也与时俱进,早不是当年记忆中那个小镇。现在市面更加繁荣,公交车直通盐城,但记忆中的“小镇”仍值得我回忆、思念

原创散文

猜你喜欢

原创散文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