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故事 > 生活故事 > 正文

小岗的“金昌食府”

作者: 温跃渊2022/01/21生活故事

我在小岗的第一位老友,是严宏昌。而新近联系较多的,则是张秀华、关友江、严金昌几位。8号那天,画家黄小舟、韦君琳和他的一位学妹小朱,我们又来小岗。沈浩在世时,还兼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而张秀华和关友江两人,一是副支书,一是副主任,就是沈浩的左膀右臂。沈浩去世后,我到小岗,都是先与张秀华联系。小岗的4 A景区,是在沈浩手里争取到的。现在建立游客中心了,要先去领票,而每次去,都是张秀华手握参观券等着我们。

参观过“两馆”后,我们去给沈浩上坟。每次来小岗,我都要来坟上看看。江苏扬州大学的师生们已经给沈浩送过花圈了。纪念馆的讲解员小涂告诉我,每年“七一”前后,她们都忙死了,累坏了,游客特别特别多,嗓子都讲哑了!

秀华说,今天安排在“老金子”的“金昌食府”吃农家乐土菜。我说好。

金昌还未来,我就给几位朋友介绍“老金子”“暴发户”的故事。小岗村40年前几乎家家都讨过饭,大多是女人去。但金昌的女人韩秀英就不去,那金昌只得去。金昌个头高大,一表人才。金昌讨饭也“式子不倒”,他不穿破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村上人还和他调侃说,金昌,你这是走亲戚呢,还是去“查门楼子”(指挨门要饭)?他当然也背着袋子,拿着讨饭碗。到了人家门口,他也不吭声,也不做苦脸,只是微微地笑着,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就这样,他反而比别人讨饭讨得多些。

金昌家屋前屋后还有两三分地生姜,一二分地辣椒、大葱,还喂了两口猪。自祖父传下的一二十棵柿子树,一个柿子能卖5分钱,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他再把生姜弄到淮北去换山芋干,一斤生姜能换三斤山芋干。一次他和严俊昌在固镇换了128斤山芋干,往家挑,挑不动了,就数着电线杆子挪脚步。这样相对来说,金昌虽然也是讨饭户,他的日子要比其他社员好那么一点点,也就是睡地上垫席子——高一篾片吧。

但就这样也不行。“学大寨”宣传队“割资本主义尾巴”割到他头上了,说他的收入超过了集体收入。确也是。他一年的收入在千把块钱上下,这在当时的小岗,也真的是个“出头鸟”,不打你又哪有阶级斗争可抓呢?宣传队的老张,是个法官,会讲,人称张铁嘴。张铁嘴办金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学习班。金昌当然也要申辩。他说,你光看到鱼喝水,可看到鳃里漏?我一家八九口,一天一人一斤粮总该要吧?一斤粮三角六,一天是多少?一月是多少?一年又是多少?冬天了,该添件把棉衣吧;夏天了,也该有件把换洗的单衣吧?……说得张铁嘴直点头,只得说,严金昌也仅仅是个只够吃、不够穿的“暴发户”。

当年严金昌家有四间草屋,但只有三块门板。另一扇门是用芦苇杆扎的。1981年2 月,县委书记陈庭元陪我到小岗。到了严金昌家时,对我说,这就是没有板门的“暴发户”。

在小岗村的红手印中,金昌和他的父亲严家芝都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手印的。

后来在小岗村,金昌一直养猪,还有个猪场,我也去看过,猪也养得不错。

沈浩去世后,省里组织个报告团,选上了金昌。我因是报告团的“统稿”人,这样,与金昌又多了一些往来。2010年1月,沈浩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习近平同志接见报告团全体成员。

这张大照片就放在金昌食府东墙上。去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来到金昌家里看望,首先也看到了这幅大照片,指着照片上的人,叙起了家常……

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在金昌家庆贺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走。

说话间,金昌听到我的声音,来了,一把抱住我,老大!你什时来的?

我说,老金子,如今,你可成了小岗村真正的暴发户了!

金昌也不遮掩,说,不瞒你们,明天我这就预订了十八桌!够忙着呢。

如今是信息时代。巧得很,8号这天,刚好《人民日报》(海外版)发了一篇《小岗村记》的散文,张秀华就传到我的手机上了。我滚动着浏览了一下,上面独独只提到老金子的“金昌食府”,金昌说,光农家乐这一块,他一年就收入二十多万。

金昌说,习总书记来我家时,我说我这是农家乐,习总书记还重复着说了一句:农家乐,乐农家……

小岗正在打造5A景区,新近还准备搞一个“弘浩书院”的文化景点。出发前,我特请两位画家都带幅画,拟请张秀华转给他们,以增加一点文化氛围。君琳画梅,小舟画竹。小舟多备了一幅,我说,另外一幅就送给“金昌食府”吧。老金子也很高兴,众人说,和画合个影吧。我说,小舟你送他接,你俩合个影。小舟说,温老你就站当中吧,众人皆说好。于是我也就又当了一回“陪客”,夹在他俩当中照了一张像,一种“农家乐,乐农家”的其乐融融的氛围,也都弥漫在这欢乐的小院了。

更多生活故事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故事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