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心情日记 > 随感 > 正文

深入灵魂的热爱

作者: Cocatrice2015/06/24随感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英语书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是咿呀学语时母亲手中的绘本,还是小学三年级时的英语教材,记不清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小学的时候最喜欢上英语课,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把英语书在课桌上认真的摆好,一笔一笔仔细地记着笔记。小学毕业的时候,英语成绩非常优秀,也成了父母谈起我平庸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时,唯一的一点安慰。

初中的时候英语成了必修课,又因为自己还算不错的英语成绩成了英语课代表,于是对英语书的感情,就又深了一些。还记得那时看着英语教材,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在脑海中浮现:“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是从哪里找的?”“这个配图真好看,是谁画的?”“这个练习题出的重复了,要是换成另一种该多好。”经常思考这些问题的孩子,英语成绩自然不会差,所以中学六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本英语教材,就陪伴着我度过了每一个愉快的英语课堂。里面的某些篇章,至今仍能随口背诵。

大学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在众多院系里选择了英语语言文学系。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英语书的概念对于我而言开始变得宽泛起来。不再是教材的单一形式,马克吐温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都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记得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一口气通读三十几本爱默生和梭罗的超验主义着作,仿佛我自己的生活,就成了瓦尔登湖畔的隐居生活。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匆匆而过。

毕业之后毫无悬念的成了一名英语教师,在一所培训机构任教,英语书又成了我手里的教材,只不过这一次是教,而不是学。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对教材不熟悉,闹过很多笑话。转眼十年经过,我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名师”,但是对英语书和英语教材的敬畏之心,却从未减轻一丝一毫。直到成为教师的角色,我才意识到教材这本英语书里,蕴含着多少编写者的心血。每一篇文章的精挑细选,每一个配图的仔细权衡,每一道习题的精心设计,背后都是教材编写者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真挚的情感。也许对于学生而言,这只是一本面目可憎令人昏昏欲睡的教材,但是对教材编写者而言,它就是全世界,充满了理想、热爱、情怀的美丽新世界。

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也开始着手编纂高考英语的教材。七年以来,在很多个不眠的深夜,我在键盘上敲下一行行文字,字斟句酌,我在每一幅配图的挑选上锱铢必较,我在每一次的版式设计上几易其稿,只为让这本教材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上课时的需要。我还在每一本教材的扉页上放上对学生激励的话语,希望能够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打动这些美丽的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付出情感专注的做每件事,是多么的美好和重要。

今年是我任教的第十一年,也是最后一年。最近有幸见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当年那套英语教材的老编辑们,几近白发苍苍。还有些早已辞世,今生无缘得见,唏嘘不已。对于这些前辈,唯有鞠躬,再鞠躬,再鞠躬,再鞠躬……

为了感谢,为了传承,这一份对英语书、对教材、对学生、对教学事业,深入灵魂的热爱。

更多随感日记

猜你喜欢

更多随感日记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