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必读社 > 感情日记 > 哲理 > 正文

越忙越需要静下心来

作者: 兰棋妈2016/03/21哲理

我平时一直处于忙碌之中,忙完工作,忙家务、忙孩子,为了小鳅我居然又学起数学和物理,虽然都请了老师。

而周末的值班,我却是很享受的。在忙完了该忙的工作之余,我难得能够静下心来,让心情享受片刻的悠闲。

今天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时,突然发觉,自己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的事,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当时那些事恐怕并不值得我那么地投入。然而,当局者迷,这种顿悟的感受往往只能事后产生。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也不由地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一些过往。

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小鳅当初小升初的准备为例,当年花了十个月猛攻奥数,小升初是见效了,但对于初中后续的数学学习并没有大用处;现在为了四月份的区定位考,又开始猛攻数学、物理,很累,效果或多或少都会有,对于中考肯定会有不小的帮助,然而小鳅失去了用于发展特长的时间和闲暇,整个人都处于学习的忙碌之中,每天疲于应对,充足的睡眠都成了奢求。

小鳅已经有好一阵没写诗了,她说写不出来。我和鳅爸都觉得诗是需要闲情逸致的,时间排得这么满,哪里还会有诗情啊?

前几天看到一篇博文,很有感触,于是发给鳅爸:

“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推崇的是热情和天赋(passion),孩子因为对某件事有兴趣、有天赋、有热情而去从事它,这个前提下进行努力,过程充满了兴致和乐趣,孩子乐在其中。

美国人向孩子灌输的是你要去发现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和热情去探索。这个梦想可能是名利地位,也可能是些非常虚幻飘渺的东西,也可能是具体可操作的项目,但是不管如何,孩子都是为他自己在做,他不用背负任何负担和恐惧,全凭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喜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天赋,他因此会在那个领域里快乐地努力着,奋斗着。

美国人的方式适合于中产阶层以上家庭的孩子。父母有条件让孩子自由发展,孩子不会被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约束住,可以去发现并专注于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所在,成功只是兴趣的副产品。

现在中国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都已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了,但是中国父母还在用穷人的思维方式养孩子,尤其是那些天资聪颖有着各种天才素质的小孩,本来拥有天马行空般的超级好奇心和创造力,硬生生地被钉在书桌上反复做题,参加各种补习班,为了把成绩从九十八分提高到一百分而每天多做好几个小时的重复练习,背诵标准答案,孩子最初灵动的,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兴奋的眼神,一点点地变得木然,变得僵化,里面的火苗渐渐熄灭。因为天资聪颖,他们还是能够上名校,只是生活的原动力在他们身上消失了,不仅创造力无从谈起,很多人对生活都是兴趣缺缺。

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让孩子自由发展,他们不仅可以上名校,还会热爱生活,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放异彩。”

我问鳅爸:“最后两段说的是不是小鳅啊?”

鳅爸回复“唉,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生的台阶还是得一步步走。”

我回复:“相对来说,我们还算做得比较好的。尽可能都兼顾,也就可以了。”

是啊,人生的路还得一步步走,每个人只能做出当时认为最好的选择,还真不一定经得起事后的检验。

我想这就是人生的真谛吧!不过,要记得,越忙越需要静下心来,把思绪理理清,时不时抬头看看我们是否正在赶往我们的目标。

更多哲理日记

猜你喜欢

更多哲理日记

必读文章

更多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