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美文 > 美文推荐 > 正文

精耕细作

作者: 许松华2022/06/10美文推荐

还在腊月里,阳光明亮的午后,农人们家家扛出半人高的大木桶,小心地放在院场的中央。几担水进去,就淹了大木桶的腰,白亮亮的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金黄的稻谷早已晒在大木桶前的深口竹席上。这些谷子是作为谷种存留的,打谷时用圆口簸箕簸过,又用风车吹过,扬弃了秕谷,基本是颗粒饱满的。晚秋时节又拿出来晒过几次,因为在家中木柜里存放了两个月,怕生虫子,腊月里再拿出来晒。

谷种要浸水,打泡,催芽,播种前还要再选一次,不能有秕谷,种子轻的也不行。选种的事,都是男人做,女人打些下手:拿来男人坐的马扎、淘谷的长柄平口筛、锅形滤筛和接水的脚盆。

男人坐在大木桶前,用瓢把谷子铲进盛水大木桶里,左手搅动,右手用长柄平底竹筛捞去浮谷。把泡过的谷盛进脚盆上面的锅形筛,又把浮谷再捞一次。两满筛装一小袋,约摸三十斤。袋子是特制的,外层是蛇皮袋,里面垫了旧布,又透气又保温。

四五袋谷种搁在梯子边,男人拎着谷种袋上房,把谷种悬空挂在房檐上,老鼠吃不到,又阴凉通风。

谷种需要泡开催种两三天。农人选朝阳的熟地,用锄头刨开,把石子都捡去,连指头大的土颗粒都要捻碎。地整好了,再在上面平铺上一层细沙。沙层不能厚也不能太薄。太厚,谷种不能吸土层的营养和水,秧苗又细又黄;太薄,就不好起苗。再在沙层上,均匀地撒上谷种,在畦边插上弧形篾片,最后覆盖上尼龙薄膜。谷种生芽后,每天把薄膜掀开个把钟头,让谷芽吹风透气。

谷种暗暗孕育生机。

“过了正月半,人人勤事干。”春寒料峭,水田里还冷得刺骨,农人们已经坐不住了,下田把田角都挖了,把田畦开出来,待春雨浓时,把歇了一冬、喂得饱饱的黄牛水牛牵出来遛田,把泥踩烂;性急地开始披蓑戴笠地犁田了。

田平整得像镜子一样。管田水也是个费心的事儿。田里蓄多少水是有讲究的,水多了浮苗,再一下雨,大多数秧苗都是白插的;水少了,刚好碰上晴两天,秧苗就蔫了。手掌厚的水刚刚好,内行的农人总是有准头的。

看看田里肥得冒油,天气又晴好,农人们开始起苗了。在育秧地里,他们像起草皮一样,一锄下去,恰好落在沙层,连根带苗地提取满满一锄,放进土筐里码好,再挑到田里。这时候,村前田头,到处飞动着一担担绿油油的秧苗,真是喜煞人也。

插秧就更讲究了。捏秧苗的左手,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开秧苗用中指压,插一棵下去,秧苗不能少于三根,不能多于六根,苗数要大致均匀。右手插秧不能深也不能浅,秧根要落进泥里两厘米左右。太深了,连着几天晴,就烧秧苗;太浅了,刮场大风下几天雨,不是吹倒就是冲走。过细的农人,注意到前面插深了或者浅了,还会走上去补一下。

秧苗插下田后,如果某天刮了大风,下了一天雨,农人就会提着秧苗筐,下田去检视秧苗,看见吹倒或冲走的秧苗,就趟着泥水走过去,补上一棵,或把倒伏的秧苗扶正。直起身,放眼远眺,春风舞起了绿纱,在层层田畴上滚动。

就是凭着这种精耕细作的精神,养活了广大乡村,繁衍着人间烟火。

美文推荐

猜你喜欢

美文推荐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