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水豆腐

作者: 支贤2022/05/27生活随笔

水豆腐,方方正正,白白净净,笑容可掬。我历来认为它低调奢华,是食品中的白衣侠客。形容一个人心地纯正,都说“刀子嘴,豆腐心”,可见豆腐的本质是良善的。

豆腐无味,虚怀,有着无限的包容性,左右逢源,终得百味。清水煮颇得佛家禅意,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烩菜烧肉别有法家风貌,可炖,可煮,可煎,可凉拌,所谓“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有人说,找到豆腐,就找到中国的味道,找到道教文化的切入口,因为豆腐颇有“道味”。据史书记载,豆腐是道士刘安发明的,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在山上谈仙论道,炼丹著书。刘安炼丹不成却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这部道教的重要经典,豆腐自然就成了道家的养生仙膏。

豆腐虽带仙气也藏人间烟火,因为它的豆娘亲接地气,来自广袤的原野。就连大名鼎鼎的陶渊明想表达自己的田园情怀,都是选择种豆子的,虽然他南山“草盛豆苗稀”。他“戴月荷锄归”,很勤奋,很可能种田技术不行,因为文人多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就算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老百姓种的黑豆却也是颗粒饱满,个大色美,质优味佳。

豆腐技法从高高在上的道家流入民间,便广为传用。豆腐,不仅百姓餐桌渴求,就是文人骚客、王公贵族也喜闻乐见,便有了“东坡豆腐”,有了“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档中滚雪花”的闲情。豆腐因有了庙堂、江湖和民间的机缘,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大江南北的饮食文化,稳坐第一把交椅,就不足为奇了。

陕北榆林城里的“豆腐巷”就是因为做豆腐最早而出名。公元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武宗巡视榆林,住在凯歌楼。地方官将豆腐献上,武宗食后非常满意,赞叹为京城所不及,于是在榆林期间,每日必食。从此,榆林豆腐誉满京华。清康熙皇帝巡视榆林,吃了榆林豆腐后,吟出了“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鹅”的诗句。康熙回京后,有一日忽然想起在榆林用过的美肴,命御厨仿做,御厨不知所措,派人赴榆林调查,方知是“菠菜烩豆腐”。有了这些故事,榆林豆腐更是名扬天下。

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始创年代有待考证。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老百姓用“桃花泉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如今,真正的榆林人,山珍海味甚至新鲜蔬菜可以不吃,但豆腐却非吃不可;远方来客,都以品尝榆林豆腐为佳趣。

水豆腐在舌尖更在心头。在榆林参观旧时的老街豆腐坊,我总是想象大缸里玉屑飞溅,蒸汽腾腾,有力的臂膀,挥汗淋漓,劳动与力量,那种画面的震人心魄。我只有揣紧几张豆腐票、拿个小搪瓷盆排在水蛇一般扭动的长长队伍尾巴买豆腐的记忆。豆子怎么变成了水淋淋白嫩嫩的豆腐了呢?这样的想象,足以在一个孩子心里产生崇拜,因此幼年对于豆腐,吃的时候,是带着好奇的。现在仍然无限地羡慕这里的水豆腐和吃水豆腐的孩子们。一位大姐笑我,这有什么,因为水豆腐自己家就可以做,豆腐块嘛,家里秋天收了豆子,小毛驴一套,磨了豆子,就可以做顿水豆腐吃。

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生活随笔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