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日志 > 心情日志 > 正文

追剧的少年

作者: 张秋琴2022/04/03心情日志

电影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青葱岁月中的美好记忆。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我还在读中学时,年轻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电影爱好者,她常常在课上向我们推荐好电影。那些经典影片《牧马人》《甜蜜的事业》《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一个个精彩情节,一段段人物对白,在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下,让我们心驰神往。为了看电影,我们匆匆完成手头的作业,背着书包走进早已向往的音画世界。

镇江城里的几家电影院,无处不留下少年的我们追剧的足迹。电影院门口站着严肃的检票员,手里拿着一把专用剪刀,咔嚓一声剪过票,观众就可以进去了。进了电影院,掀开厚厚的门帘,里面一片漆黑。带着“执勤”字样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握着手电筒忙碌不停,他们压低嗓音,时不时领着找不到位置的观众,熟练地穿梭于一排排座位之间。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年轻人找对象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介绍人各给青年男女一张电影票,让他们自己对号入座找到另一半。看电影让一对又一对青年男女由此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记得那时候每家电影院门口的墙上都画着一个一米高的标尺,低于一米的儿童可以免票入场,超过一米必须购票进场。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师,我喊她翟姐。有一次,她费尽周折托学生家长弄来了船院大礼堂的电影票,约我一同观看《甲午风云》。听说有电影看,我兴奋得像中了大奖,天还没黑就早早守在大礼堂门口了。寒风中站着许多等着买二手票的人,他们看到我们手里捏着票,不断地问:有没有多余的票?就在刚要进电影院时,我遇到了表叔。他裹着一件鼓鼓囊囊的军大衣,眼神却是慌慌张张的。后来才知道,他家半大的儿子,闹着也要来看电影,一票难求难倒了孩子的父亲。磨蹭很久后,这位父亲穿上军大衣把孩子裹在里面企图蒙混过关。他很不自然地用一只手捂在胸前,那只手的位置恰好是孩子的头。俗话说:做贼心虚。孩子大气不敢喘,两条腿全凭感觉跟着大人小心地进进退退。乘检票口工作人员低头检票的一刹那,父亲拖着孩子成功闯入了第一道门。进了门,父子两个慌不择路往里钻,生怕工作人员把他们揪出去。听说之前,他们已经被揪出去过一次了。座无虚席的电影院内,父子两个只有一张票一个位置,另一个人不得不坐在中间过道的台阶上。偶尔有人从他们面前来来回回经过,他们只好缩起身体。一旦看到工作人员,又如惊弓之鸟眼里露出惊慌的眼神。那对父子大冬天坐在冰冷的水泥台阶上,居然断断续续看完了电影。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几个追星族通过帮助家里卖废品以及省下所有的零花钱,努力地实现着自己课余时间到电影院追剧的小小愿望。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导演谢晋、谢铁骊的10多部获奖影片《小花》《芙蓉镇》《庐山恋》《阿诗玛》《甜蜜的事业》等,都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的经典影片都是由观众投票产生的,当然也有我们认真的一票。

现在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谁也没有想到少不更事时不经意间追过的一部部电影,一直滋润着我们后来的人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饱满厚重。更值得欣慰的是,几十年过去了,《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些经典的影片插曲一直在传唱。

心情日志

猜你喜欢

心情日志

好文章

优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