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社 > 经典文章 > 生活随笔 > 正文

绿色的海洋

作者: 李文江2022/03/21生活随笔

读书能陶冶情操,也能开拓视野。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足可以窥见一个作家的灵魂。

听一位写网络小说的大姐讲,她有一位朋友,把他刚完成的一部小说分享给她欣赏,看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她质问作者,你敢把它拿给你自己的孙子看吗?这话问得作者面红耳赤,无话可说。这样的小说是不健康的,有的作者却还要向外传播,可见其内心之龌龊。

在当今这个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在个人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而有些作品,有的编者和作者不懂文体,不懂语法和修辞,多数是语无伦次,没有一点章法。读了,让人啼笑皆非。我喜欢读期刊及日报公众号上推出的文学作品,作品质量上都比较上乘。当然,有个别文学作品有时也令人费解。

去年,有位作家朋友发来一个在省级文学杂志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的链接。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表现手法,讲述一位背景离乡的务工者,来到“我”所在的这座城市,“我”的妻子经常找他帮忙搬一些沉重的物品。一来二去,“我”与他相识,成了朋友。“我”第一次去务工者的出租屋时,务工者却以各种理由不肯让我进屋。后来,“我”又一次去了务工者住的地方,房东告诉“我”,务工者老家的亲人病了,他回乡下去了。而“我”在那间出租屋里,看到了他不想让“我”看到的“狼藉”。小说到此结束了。

读完这篇小说,与其说里面充斥着人性的思考,不如说里面蕴涵着作者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们的蔑视和嘲讽。

记得《人民文学》杂志上有篇去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老疯头》。小说讲述“我”下海去捞海参,被老疯头发现了,“我”想避开老疯头的视线,找机会上岸,可一连几次都未能如愿。因为我在海里游,他在岸边以同样的速度行走。等我最终拖着疲惫和冰冷的身躯上岸时,老疯头搀扶着我,来到为我点燃的火堆旁,让我烤火取暧,只说了我几句,就离开了。抛下我,还有地上袋子里的海参。乍一看,老疯头没有对集体的财产尽职尽责,但他心底的善意一下子呈现出来了。

同样是欣赏作品,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就会忽略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宗旨。还有的作品篇幅过长,经过巧妙构思和语言垂炼,几千字就可以写就的一篇散文,却足足写了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那篇幅长度从东海之滨,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的脚下。甚至,恨不得绕着地球转一圈儿。试想,谁有时间和耐心读这么长篇幅的东西呢?

文学是个百花园,有鲜花,还有小草,喜欢什么的都有。而我渴望读到的文学作品,是清新的,积极向上的,是充满了正能量的,更应该是凝聚精华的。

如果让我遨游在浩瀚的书海里,我愿泛舟摇撸驶向那片绿色的海洋。

更多生活随笔

猜你喜欢

更多生活随笔

好文章

更多好文章